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应体现在医疗服务全过程中.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创造最佳健康状态,促进医患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包括文化类型、基本价值观,语言系统和非语言交流系统等许多方面,文化背景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只有当人们从不同的文化系统了解目标文化的文化背景,他们才能够实现一个有效的沟通。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的交流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3.
殷红 《华章》2013,(25)
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一种关系。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的医学教育长期只注重对医学知识的教育,忽视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严重欠缺,由此而导致的医患纠纷也时有发生。因此,医学院校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目前,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同时"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共识,这都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医患沟通成为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一名口腔医师的必备技能,因此培养口腔本科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医患纠纷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损害了医患双方的利益。导致医患纠纷的大背景是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后政府投入相对不足,造成医疗资源供给短缺。少数医生的不良医德和医术水平低是医患纠纷产生的直接原因,医患沟通不足产生的不信任是纠纷产生的心理根源。对医患纠纷原因的探讨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6.
现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医生的职业具有如下特点:工作强度较大、职业风险性较高、医疗环境不容乐观等。因此,作为医生除了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品质和身体素质,需要学会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学会如何合理安排工作和加强团队协作,这也对医生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了这些素养,医生才能更好的适应医生这个职业,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才能有效减少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7.
过去,患者在传统的就医方式面前只有两种选择——接受与否。近十年中,随着互联网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加大,旧有的医患关系已经被打破。通过互联网医疗服务,任何人花费少许时间和金钱就可与医生直接对话,就能得到许多与住院就诊几乎同等效果的医疗信息。信息化的患者和可以选择的医生组合成一个新的集合,互联网时代不会再持续以往模糊的医患关系,一种新兴的医疗新途径由此而生。全新的医疗方式Internet使得很多医疗资源得以为更多的人所共享,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诊断并设计适当的治疗方案,患者因而拥有了新的自…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我国的医疗体制下,医生这个职业工作强度大、风险性也较高、医疗环境不容乐观,因此对医学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生除了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和身体素质,学会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团队协作,需要对医患纠纷有防范之心等。只有具备了以上素质,医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医生这个职业。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医患关系中,医生主导医疗决策,患者屈从于医生的权威。随着社会发展,个人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人们开始强调自己对医疗活动的掌控,医疗主义的变迁推动患者自治由理论到实践。医疗个人主义模式下的医疗决策尊重患者的自主决定,而中国社会在儒家“家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医疗决策更强调家庭整体智慧的参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中西方社会医疗决策范式的分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某高校附属医院医学生医患沟通现状的调查,从患者及家属视角下了解其对医患沟通的认识,分析医学生在医患沟通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探讨改进的具体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对某高校附属医院的住院病人或家属共200名进行调查,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及家属对目前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总体不太满意,希望医学生重点能从切身理解患者心理、提高人文技巧及媒体正面宣传几种途径来提高沟通能力。结论:加强了解患方心理、提高医患沟通人文技巧及加强媒体正面宣传是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音乐人类学与跨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3):108-109
当今世界各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加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可以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更好地沟通。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对交流方式的多样化和交流能力提升的要求也日益强烈,而音乐是增进沟通的最好方式之一,加强国人对“世界音乐文化”的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医疗法规与医患沟通》课程目标是培养医学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和对医疗相关法规理解、掌握并应用的能力,最终获得医疗相应岗位的职业沟通技能和职业法律素养,为将来从事医疗服务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早期接触临床"的初衷包括培养医学生与病人的交流沟通能力,这与本课程的开设目的一致。将两者有机结合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很多教师和家长对英语教学的了解都停留在表面,都认为英语教学的内容无非是听说读写译等最基本技能的教授,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学习英语仅仅只要掌握了英语的基础知识,比如词汇、语法、语音以及发音规则等等,就可以与外国人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了。但是在学生真正和外国人进行交流的时候,虽然学生能够进行顺畅的沟通,但是由于学生不了解外国的文化,所以导致学生和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误会和矛盾。基于此种情况,笔者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未来的医学教育将面临很大危机,进而会对我国培养优秀的医疗人才造成深远影响。医患关系中习惯对医生和患者投向关注,却忽略了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医患关系现状分析,不能仅局限于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尝试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探索当前医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主要注重对医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却严重缺乏。因此,医学院校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侧重点,提升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改善医学生的职业认知教育。  相似文献   

15.
医患交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生为获取和传达医疗信息、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与患者进行的交际活动.它相对于日常交际具有五方面的独特特征,即医患交际过程中运用大量的医学词汇以及相关表达;医患交际过程采用特定的序列结构;医患交际会话主要表现为访谈、信息传达和服务交谈三种格式;医患交际的内容是医患双方疾病信息的交流;医患交际呈现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6.
门诊既是病人就诊的地方,也是医患进行交流的场所.为了以病人为中心医院根据病人及其家属就诊时,情绪焦虑紧张.如何选择医生、医疗信息渴求等特点.开展门诊导诊服务,通过多年的运转、探索、医院注重对门诊导诊护士的综合素质培养,礼仪的培养,沟通技巧的培养等等.通过这些有益尝试,使我们导诊护士成了真正的“白衣天使”,使我院的门诊成了真正的文明窗口.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医学生对医患沟通伦理责任的认知情况,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意识和提升其医患沟通能力,课题组通过自制问卷对N大学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影像医学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等四个专业的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的理解及重视程度、对知情同意权的了解情况、对医学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面对医患沟通困难情形的应对方式等方面进行医患沟通伦理责任认知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由调查结果可知,医学生对医患沟通伦理责任的正向认知程度较高,在面对医患沟通问题时多数医学生持正向的处理态度,但部分医学生对知情同意原则了解不够,对医学人文科目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医学院校应重视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改革医患沟通教学模式,探索理论教学质量向沟通能力教学质量提升转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医患沟通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8.
在医疗诊断询问中使用备选项的询问策略可以为患者的回答提供模式,引导患者提供医生所期望得到的信息,提高交际效率;同时可以显示出医生对病例的熟悉,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就诊氛围,改善医患交际。  相似文献   

19.
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医患交流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要贯穿于医学教育全程,落实在医疗服务实践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医患沟通学课程质量,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实践与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教学过程由知识的掌握向知识的发现、探究与运用过渡。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现行医疗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医患双方是医疗服务市场的博弈的主体。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使患者在医患双方博弈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中国目前的报销制是:患者先就医,交全款,再到医保机构报销。这可看成患者与医院(医生)和医保机构之间的双重博弈,而在两次博弈中,患者总是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利益受到双重侵害。引入第三方购买有效控制的只是医患信息不对称导致医疗服务提供方的道德风险,而对医患信息不对称导致医疗服务需求方的道德风险作用不大,并有可能扩大这种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