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角度划分,中国梦是其目标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其价值维度。中国梦的主体分为国家、民族及个人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三个倡导"。中国梦用共同梦想的方式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因而中国梦内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思想保证,因而承载了中国梦。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依存,在互动中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概念教育价值观是教育价值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它反映的不是教育本身的属性,而是这种属性与人的社会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导致不同的教育价值观_高等教育价值观是指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人们观念或意识中的反映。它是人们对高教价值功能的系统认识和基本看法,也是对高教客观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在主体观念上的反映。以高教价值主要在于个人,还是在于社会作为划分标准,形成了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两种价值观。二、高等教育的两种价值观高等教育究竟是为了满…  相似文献   

3.
休谟在其情感论中,以人性为基础研究道德。我们也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可以作为一种情感来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要以对象心灵间的互动交流为形成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邓礼坤 《高教研究》2004,20(1):8-10
价值观作为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信念与观点,是个体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从不同的需要和认识角度出发,对某一事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判断后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通过客观事物的价值目标、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活动,决定着其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是青少年(又特别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先导。  相似文献   

5.
党和国家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核心价值所在和主要内容,需要中学政治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即信仰是精神领域的最高主宰,是人们关于生命和宇宙最高价值的信念,是主体对于某种思想的真诚信服,它是一种附着于一定对象的相信心态。中学政治教师的理想信念集中表现在坚守、自信、践行、创新等方面,从学习者、探索者、实践者三方面去努力,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用行动去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康真 《现代企业教育》2009,(14):188-190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显著特征把对象划分为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并具有从属关系的小类的逻辑方法。分类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掌握分类这一科学方法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可以把分类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分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价值观传播,包括紧密相连的两个层面:一是以来华留学生为对象的价值观传播,以培养其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为主要目标;二是以来华留学生为主体进行的价值观传播,即为其搭建多元化平台,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从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角度,对来华留学教育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与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价值和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任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价值危机,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失去本真。走出价值危机,改变教育异化的现状,需要从人本角度进行反思,通过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阶层形成了特有的价值、信仰、习俗和传统,形成了与主流文化相区别的阶层亚文化。阶层亚文化通过不同机制和媒介,不同程度地支持或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们可以通过公共利益和共同体感的培养,以及通过利益的聚合、表达和对分歧排解过程的控制,消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负面因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大程度上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从价值观的视角来看,人们对大学的认识和评价主要还是关注大学对个人、知识和社会的价值.相应的,我们可以归纳出三种不同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理念,即个人本位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理念、知识本位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理念、社会本位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理念.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西方大学理念有助于我们对西方大学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在一定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内在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诸要素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辩证运动过程。构建价值观形成发展与作用机理的链式分析模型可以从意识形态——价值观——理想信念——个体人格——价值践行五位一体的角度,探寻价值观形成发展规律。构建社会——文化——人格——价值观系统结构模型,可以从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人格系统等视角深入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推动大学生的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意志和价值践行四个要素均衡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和整个话语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展现方式,看似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实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内核,这种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对个体与整个社会的相处方式意义重大。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取向和准则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同时概述了其中的内在逻辑体系,进而研究了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随后,从人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等方面探究了内在消化模式。最后,从人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气神、努力提高自身价值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总结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指导思想和现实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了人民的价值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有:针对特定群体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活动;运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人的思想导向,因此二者在研究对象、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实现路径等方面都具有一致性。现实的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立论基础和逻辑起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旨归;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取向;立足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研究,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回归人的本质,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价值意识的主要特点是感性、多元、无序,而且缺乏科学的价值理念。价值意识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价值观属于最高层次。理想、信仰、信念是科学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科学价值观的建构,就是根据它们的构成条件和关系,组建成为一个系统。科学价值观建构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国华 《江苏高教》2008,(1):125-126
价值观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知识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网络价值观以及婚恋性价值观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进行了扫描,从价值认知、价值取向、价值实现、价值目标、价值主体角度对时代特征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存在着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怎样的?其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怎样的?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文章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而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的指引;“四个方面”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也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是从思想认识上教育人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文章认为在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已经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的基础上,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最重要的理论任务。文章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价值载体原则、价值特色原则和价值基础原则。在这三条原则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可以从价值认知、价值认同、价值实践三个维度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这三个维度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知行合一"的进程出发使其精神实质为社会成员所认知、所认同、所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从客体性角度、主体性角度、动态的角度和价值论的角度看,实事求是蕴含着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现的丰富内容,因而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实事求是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与建设的价值活动中,回答和解决革命与建设中的价值问题、总结革命与建设中的价值经验而形成的科学价值观。该价值观由实事求是的价值要素现、价值活动环节现、价值活动形式现及其共同的核心和不同层次组成。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研究实事求是既是世界观又是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知识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价值观是价值观领域的新命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知识价值观的涵义,它是实践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知识价值观的基本成分包括知识价值目标、知识价值手段和知识价值评价三个方面并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个别差异性等特征。知识价值观是一个多维度、多侧面的系统,可以根据知识的属性、知识在教育中的价值、知识促进人的发展等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