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2014,(11):57-57
<正>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山围故国,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所以说山围故国。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  相似文献   

2.
吕继红 《现代语文》2006,(11):116-116
李白的《望天门山》像启蒙诗一样,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老幼能详。小学《语》课本第九册就收入了这首诗,各种参考辅导书因版本的不同对这首诗的注释与讲解也不尽相同。但都无一例外的认为:《望天门山》描述了天门山夹水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相似文献   

3.
江南水记     
沈兰芳 《华章》2011,(9):44-44
或许是因为读过江南的诗,所以梦里的江南总有滔滔的江水,山被水绕着,山水相连,绵延不绝……因为有了这样的向往,于是就有了去江南走一走的冲动,决意要去江南看水的缱绻,听水的幽幽。如今终于梦想成真,有机会去江南一游……  相似文献   

4.
王维有诗曰:客路青山处,行舟绿水前。水有水的飘逸灵动,但始终只有一种单调的蔚蓝;山有山的沉稳厚重,但一年四季以不同的迷人风景展示山的风采。活泼的有单调的一面,安静的有精彩的面孔。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映衬,单调与精彩的变幻,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行舟,如在画中游。  相似文献   

5.
有一首流传民间的咏山诗,它的形式排列就像一座峻峭的山: 开 山满 桃山杏  相似文献   

6.
禅宗对于悟道,认为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没有“不是山,不是水”的过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就不过是简单的、没有意义的回归,或者说“倒退”。当新课程已行进到第6个年头的时候,有些人却常常抑制不住“简单回归”的冲动。  相似文献   

7.
2006: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以语文教学实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宗对于悟道,认为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没有“不是山,不是水”的过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就不过是简单的、没有意义的回归,或者说“倒退”。当新课程已行进到第6个年头的时候,有些人却常常抑制不住“简单回归”的冲  相似文献   

8.
人生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相似文献   

9.
王维有诗曰: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水有水的飘逸灵动,但始终只有一种单调的蔚蓝;山有山的沉稳厚重,但一年四季以不同的迷人风景展示山的风采。活泼的有单调的一面,安静的有精彩的面孔。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映射,单调与精彩的变幻,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行舟,如在画中游。人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母爱有母爱  相似文献   

10.
读过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人都十分熟悉“环滁皆山”一句。可是到滁县(即古滁州的治所)一看,却不尽然。滁县除了城西南和西北方向有山之外,东西和东北方向都见不到山。所谓“环滁皆山”,只不过是艺术夸张的写法。  相似文献   

11.
读诗问答诗的特点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有时候,诗句简直就像是谜语的谜面,而诗的内涵却像是谜底让你去猜。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来猜猜看,以下这三节(首)诗说的分别是什么。1.难道大渡河水都无法吞没的/井冈山火种/竟要熄灭在/你的/茅台酒杯之中?(叶永福诗)  相似文献   

12.
这里有山,这里有云;这里有梦,这里有魂;这里有爱,这里有心。郁郁的青山,淡淡的白云;白云绕着青山,青山恋粉白云。诗之心,爱之魂。诗如其爱,爱如其人。诗坛泰斗,如山。诗歌女神,如云。史家之绝唱,梦传承。无韵之离骚,诗含韵。诗如高瑛的心:“我的心,是一把琴,只要真诚地拨动,就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她的一生,如梦中诗,如诗中梦;又如梦后云伴山,山绕云。诗中有感情魅力的意象,诗中有理性光辉的隐喻;诗中有情思的熔铸,有情感节奏与智慧节奏的交合!诗讴歌赞颂藤:“属你最多情,爱上了谁,就和谁缠绵一生。”她给膏年一首诗,…  相似文献   

13.
诗坛圣手,往往都是高明的画师,诗人以隽美秀丽的语言文字摹状景色,写得气韵生动,逼真入微,给人以无限美的感受。读之犹如倘徉在湖光山色之间,流连于四时胜景之前,此时,你是不能不惊叹诗作者们那一支支生花妙笔。而这些绝妙小诗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它在摹写山水风景中特别讲究表现的艺术手法。一、捕捉特点。大千世界,万象纷陈,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各自有其独具的形体和特征。诗贵有画中态,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就须善于发挥诗歌语言的绘画功能,敏锐地捕捉事物的形态和特征,随物赋形,使客观风物的形貌、状态和特征跃然纸上。如果不注意它们的独特风貌,写山就是一种山,写水就是一种水,就不可能绘形传神,尽态极妍。例如,春天是一个柳眼桃腮,姹紫嫣红,富有生机的季节,  相似文献   

14.
有一首流传民间的咏山诗,它的形式排列就像一座峻峭的山:开山满桃山杏山好景山来山客看山里山僧山客山山中山路转山涯初看,这段文字很难  相似文献   

15.
读王维的诗,就象是欣赏秾丽多姿、清秀淡雅的图画,使人赏心悦目。王维是用诗的形式来绘画的,他用多种对立的方式创造了优美的诗歌意境,诗情和哲理和谐地融汇在一起,充满着艺术的辩证法。下面,仅从五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试作分析。一、静与动、-"山静泉逾响,松高枝转硫" "山静泉逾响"(见《赠东岳焦炼师》,以下引诗均据《王右垂集笺注》)这句诗,不仅有静有动,动静结合,而且是以动写静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深  相似文献   

16.
学中文     
练习拼音词语练习 古诗欣赏 ──赞画── 这是一首赞美画的诗。每一句诗的第三个字分别介绍了画面的内容:高山、流水、鲜花、飞鸟。山,远看有颜色;水,近听无声音;花,不随春去而凋落,依然怒放;鸟,不因人来而受惊吓,依然嬉闹枝头。 本诗既然是赞画,画面的景物当然无声,也不会随着时令、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可是画家笔下的水似乎有声;鲜花艳丽,似有旺盛的生命力;小鸟依人,似有灵性。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迷人的画啊!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可娜的故事 可娜来到北京,参加短期汉语学习班,就住在我家。可娜是个很随和、很可爱…  相似文献   

17.
绿色的瑶里     
春天的瑶里,是一幅绿色的画,是一首绿色的诗。这方水土养这方人,这方人也养这方水土。多少年来,瑶里人禁渔禁猎、育林护林,精心呵护这里的山,这里的水。于是,才有了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才有了“瓷茶古镇”演绎的和谐与美丽。  相似文献   

18.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这首诗是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出任杭州通判时所作。原为组诗,共五首,这是其一。诗题原冠有“六月二十七日”字样,编入课本时略去。  相似文献   

19.
在诗的自由的王国,吴玉磊的诗写的厚重大气、坚实,具有史诗化的倾向;吴玉磊的诗又是轻盈飘逸的、充满诗性的,他的诗想象奇特、意境空灵,显得隐逸超脱。从整个诗风来看,他的诗既有着山的厚重和粗犷,又有着水的轻盈和婉约。诗人较好地把握了"虚"与"实"的关系,曾提出了"有距离的写作"的审美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三境界     
这一期的“作文材料宝典”有了一点小小的改动——一部分文章后面加了编辑的提示,又增加了几段“名人睿语”。对于这种改变,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欢迎写信来!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