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学与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叙事媒介,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与叙事方式,但二者也有相通的审美意义和叙事效果,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叙事不一定高于或者低于小说本身的文字叙事.成功的改编往往使二者各显神通又相得益彰.通过对小说《可爱的骨头》及由其改编的同名电影的对比分析,探讨文学与电影所显示的不同的叙事魅力,阐明电影改编是对文学原著的再创造,既和原著呈现多重交叉的互文性关系,又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电影《模仿游戏》根据安德鲁·霍奇斯编著的《艾伦·图灵传》改编而成,故事主要聚焦艾伦·图灵设计密码解码机、协助盟军破译德国密码系统并扭转二战战局的传奇人生。该电影将二战期间英国传统文化、艾伦·图灵的命运与反法西斯胜利紧密结合,生动刻画了其内心世界的人性历程,深度诠释了艾伦·图灵对真爱的奢望、理想的执着、对信念的笃定、对善良的恪守、对生活的希望、对知识女性的尊重,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思考,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3.
徐健钊 《考试周刊》2014,(80):41-42
小说《追风筝的人》和电影讲述了相同的故事,但二者效果却不同,这主要由于二者在叙事结构、叙事手段和人物形象塑造上存在差异。从叙事结构上看,电影《追风筝的人》保留了小说中的顺序结构,但对小说中独特的二元对立结构诠释得不够;从叙事手段上看,虽然二者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但电影特有的叙事手法要比小说丰富;从人物形象塑造角度分析,改编电影重现了小说中的一部分人物形象,对一些重要人物的处理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4.
小说和电影都属于叙事艺术,很多电影的拍摄都离不开小说。但是电影又不是对小说文本的直接复制,而是根据电影拍摄的需要,或者创作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对小说文本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改动,这样的变化对于不同文本情感的表达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活着》这部笼罩在悲剧之中的小说和以这部小说为基础改编拍摄的电影悲剧情感的表达也不尽相同。本文从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中的"个体体验"与"叙事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两个文本之间悲剧精神表达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电影版《活着》和电视剧版《福贵》都是以余华的小说《活着》为故事原型改编的。电影的叙事主题是活着不易,电视剧的叙事主题既有活着不易,也有可贵的人性。电影的叙事策略张力十足,扣人心弦,电视剧的叙事策略张力不足,平实舒缓。电影的细节描写很少,电视剧的细节描写处处皆是,生动具体。电影的人物塑造符号化定性,电视剧的人物塑造立体丰满。电影呈现出来的是表现性质的内容,电视呈现出来的是再现性质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电影《色·戒》的成功,与其同名改编的张爱玲原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色·戒》小说与电影改编的差异出发,重新审视《色·戒》文学与电影艺术性的差异,来探索文学艺术和电影艺术在当今文化时代的紧密结合。小说和电影这两种艺术形态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文本叙事策略和意识形态上,此类现象在两类文体中很多例子与之相对应。本文主要从小说的文本解读和电影的叙事结构分析并介入《色·戒》的主题,摒弃了以作者经验、印象和感觉为依托的传统批评,主张精细化的科学主义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7.
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发表于1969年,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在1981年上映。小说采用了元叙事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并使人物获得生命,新的叙事模式与小说在故事层上设置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三种结局形成一种对应关系。电影为尽可能接近小说的叙述方式,采取了戏中戏的叙述,在故事层也打破了时空界限,设置了三种结局。本文通过对《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与电影进行段落式的对比分析,探讨更深入的对照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8.
《达芬奇密码》作为悬疑推理电影,小说以及电影改编中的密码符号和文本符号链的编码内容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但是该影片取得巨大的成功,也与电影严谨的叙事风格和语言特色密不可分。本文以《达芬奇密码》在小说和电影上的具体成就为依托,进一步分析了《达芬奇密码》小说独特的叙事模式和语言特色,最后从语言风格和叙事角度上对该电影改编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广受好评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潘莉 《教育评论》2007,(5):126-129
所谓道德叙事,是指教育者以口头或文字的方式,叙述蕴涵着道德价值的故事,如寓言、童话、神话、历史故事、生活事件等,从而促进受教育者道德成长的过程。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存在方式,道德叙事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千百年来,道德叙事以其教育内容的直观、教育过程的自然以及与生命意义的关联,而受到西方道德教育家的青睐。《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圣经》、《美德书》、《父母听不到的故事》等,都在讲述故事中传递着人类道德与价值。不同时期的教育家们虽然都给予道德故事以重要的地位,但他们对于道德故事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和运用的认…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小说有着独特的风格,其中许多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而这种改编会引起许多变化。以《倾城之恋》为例,它既被改编为电影,又被改编为电视剧,具有代表性。从故事情节的变化、作者导演风格的不同、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这三个方面可以比较出《倾城之恋》从小说到电影再到电视剧的变迁,从这种变迁中又可以看出小说、电影、电视剧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呈现故事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曾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的《肖申克的救赎》,是电影作品对小说作品进行成功改编的范例。对比小说的叙事特征,电影则根据自身的叙事交流模式,侧重利用其特有的叙事结构元素来营造视觉幻象以表达主题。《肖申克的救赎》改编的成功,体现了小说与电影的可转化性。  相似文献   

12.
《湘南学院学报》2019,(3):57-59
电影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极具个性化的精神作品,小说到电影中间存在着改编剧的叙事转换问题。从冯小刚导演改编严歌苓小说《芳华》的叙事转换入手,分析两种不同叙事类型在叙事视角、叙事时空、情节方面发生的转换,以及两者之间的微妙差异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让子弹飞》: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电影改编的典型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让子弹飞》的改编是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电影改编的典型案例,消费文化的各种要素深刻地影响了它的改编策略:充分发掘文学原著中故事元素,用电影的方式重写文学原著中的故事,保持流行艺术中"大团圆"的结构模式,对原著中的人物角色重新设置,突出丑角人物与理想人物,发挥电影的视觉文化功能,创制视觉奇观,变原著的评书体语言为戏谑化的对白。  相似文献   

14.
高玥 《宜宾学院学报》2014,14(8):98-102
电影与文学是两种表达与接受方式截然不同的艺术,却都通过叙事反映人类的思想和情感。两者独立发展,却又始终互动,电影改编文学的实践突出地体现着这一互动关系。《一九四二》的改编成功地实现了纪实散文向电影剧本的创造性转化,并对原作传递的精神保持了高度忠实。但文学改编电影不能仅仅止于对原作的影像化再现,改编创作的成功更需要在吸取、整合原作精华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影像叙事的独特优势,实现风格、内涵上的超越,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15.
当今华语电影市场下,出现改编文学作品的热潮.中法合拍影片《狼图腾》,改编自姜戎的同名小说,通过比较《狼图腾》原著及改编电影,分析电影叙事手法,和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以期让观众和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作品和改编电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由万玛才旦的同名小说改编电影《气球》融合了文学和电影的多重叙事视角。采用双线并行的结构叙事方式,打造唯美真实的叙事画面,进行多种主题的表达,让整部电影呈现出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年代感,增加了电影的深度和厚度。应用叙事结构分析这部电影的叙事艺术,有助于挖掘该电影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红海行动》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成功,这种独特的影视制作方式既把真实事件再次拉入人们的视野,引发人们的深思,又因其国家叙事的立场和角度,激发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红海行动》通过对"也门撤侨"事件的改编,再现历史事件,讲述了中国海军海外撤侨的英勇故事。尽管是战争片,该影片还是饱含着浓郁的人道主义精神,本文将着重分析影片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凌濛初的"二拍"中有一些作品是根据杂剧改编而来,比较文本之间的改编,可以看出拟话本小说与杂剧这两种文体特质的不同。改编之后,一人主唱的形式发生改变,故事的主叙事角色可非正面角色;同时在原故事基础上,增加了与叙事有关的情节或场景以延长叙事的长度,并删减一些审美场景和功能场景,从而使叙事节奏加快;叙事立场的变化也带来了叙事情绪与议论方式的区别。改编作者以对戏曲文体舞台性的脱落,对小说叙事日常化和流畅化的展现,以及创作者身份在作品中的凸显,表现了其对两种不同文体特质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跨界传播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语境日趋重要,这需要兼顾媒介意识和意义诉求。《聊斋志异》以其丰富成熟的叙事手法和社会批判意识不断被改编成电影,其改编凸显了电影语言的魅力,张扬了世俗救赎的乌托邦诉求,也展现了世俗认同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实和未来的电影改编应该在对中国叙事传统保持耐心的前提下,发掘具有超越世俗的精神力量,以个人化、想象性的方式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20.
以电影改编艺术为重点,以约瑟夫.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之心》(1899)以及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电影《现代启示录(2001年新版)》的部分材料为佐证,探讨如何运用叙事理论分析文学文本和以之为题材或改编而来的电影之间的关系。为了强调批判重心,本文将重点放在电影文本的开篇叙事方式上,通过简要讨论《黑暗之心》开篇中的叙事情境,以及叙述者从无名的外层框架叙事者(frame narrator)到内层框架叙事者船长马洛的过渡,详细解读《现代启示录(新版)》中的"智能复合"场景。援用道利.安德鲁的术语,本文认为《现代启示录》是科波拉运用交叉模式对康拉德小说《黑暗之心》进行极其有趣的改编而成的,因此它在叙事方式和主题表现方面与小说形成了一种间接、但又富有暗示的有力呼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