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堀辰雄是日本昭和时代新心理主义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秉承了日本文学历来对"生"与"死"这个主题的讨论。作家擅长用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从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入手,讨论人物对于生死的选择转变。在作家致力终身的代表作《菜穗子》中,他用鲜明的对比成功地描写了三村、黑川两家两代人的不同命运,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菜穗子——这个旧时代的知识女性形象。在小说当中,菜穗子的生死选择几经变化。她也曾逃避现实,选择孤寂落寞的避世生活。然而童年玩伴的人生悲剧和丈夫的转变最终使她选择了勇敢地面对现实。她对于"新生"的追求犹如凤凰涅槃,冲破了小说中现实环境的桎梏,展示了堀氏小说主题从"死"到"生"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堀辰雄是日本昭和时代新心理主义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秉承了日本文学历来对“生”与“死”这个主题的讨论。作家擅长用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从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入手,讨论人物对于生死的选择转变。在作家致力终身的代表作《菜穗子》中,他用鲜明的对比成功地描写了三村、黑川两家两代人的不同命运,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菜穗子——这个旧时代的知识女性形象。在小说当中,菜穗子的生死选择几经变化。她也曾逃避现实,选择孤寂落寞的避世生活。然而童年玩伴的人生悲剧和丈夫的转变最终使她选择了勇敢地面对现实。她对于“新生”的追求犹如凤凰涅柴,冲破了小说中现实环境的桎梏,展示了堀氏小说主题从“死”到“生”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3.
日本小说家堀辰雄是昭和初期的新心理主义的代表作家。在其为数不多的中篇小说中,「風立ちぬ」堪称是一部杰出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哀而不伤,给现代日本青少年树立了一个较为积极的生死观,也成为堀氏文学作品的一个里程碑。从"自画像"式的小说入手,透过自白式的文字进而浅析堀辰雄自身精神的再生。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代日本文坛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家大江健三郎 ,他的作品呈现出扑朔迷离和怪异的征候 ,对其主题的理解往往产生较大的差异。从不同层面深入研究他的“乌托邦—森林意识”小说的主题 ,可看出他的乌托邦存在于“森林和山谷”,但又不等同于现实 ,虚构与现实泾渭分明 ,却又随意叠加 ,反映了“死与再生”的共同主题。作为一位民主主义者 ,大江始终以理性的头脑思索对象 ,他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日本纯文学 ,体现了日本新文学的社会性、理想性和批判性的特点。他是一位从故乡走向世界的日本作家  相似文献   

5.
试论川端康成作品的日本传统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端康成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其作品具有“物哀”、幽玄、风雅的日本传统美学特征,这是他获得世界文坛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研读他的作品,开掘其作品的民族特质,对于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平静的生活》主题充满了"死之痛"和"生之厌",是集中表现作家杜拉斯死亡观的一本小说,也是作家一系列表达"爱与死"小说的前奏。小说主人公在他人之死的观照中,体会到人生的虚无与幻灭;在感受自我之死中,完成了对爱和生命意义的找寻。这与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死亡哲学殊途同归。从小说叙事中,作家杜拉斯完成了对死亡、生命、爱情的富有哲学意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命运与责任"是石黑一雄文学创作的一贯主题,透过《别让我走》揭示的人体器官捐献者的命运与伦理困境,作品对克隆人"顺从"与"责任"的伦理意识书写,不免使我们联想到日本传统"效忠"文化,感受到作家对日本民族二战历史悲剧成因的无言悲悯与诘问。基于这样的认识,文章以文学伦理批评视角,透过小说特定伦理环境中克隆人的伦理选择能指,探赜形成克隆人伦理意识的文化渊源,索隐克隆人"责任"伦理表现与日本"效忠"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作家与作品的深层所指。  相似文献   

8.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回忆过去"的风格。他的作品以主人公的回忆为线索,通过充满回忆色彩的语言和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主题,讲述特定历史时期的日本故事。本文主要以石黑一雄的《浮世画家》为例,通过作品所表现的重要主题,从个人创伤、家庭、社会等方面解读石黑一雄笔下呈现的日本战后社会景观,阐释作者对战争、族裔身份等进行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9.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以哲思性著称的作家,"文革"后他有着与其他知青作家一样的精神追求,同时他又从自身的残疾体验出发,走向更深更广的生命意义的追寻。其作品中的困境主题,大致分为"形而下的困境"和"形而上的困境",探讨这一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史铁生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旨归。  相似文献   

10.
这一讲的主题是谁在写。一个人以怎样的目的和方式写作,写出怎样的作品,归根到底取决于他是个怎样的人。在一定意义上,每个作家都是在写自己,而这个自己有深浅宽窄之分,写出来的结果也就大不一样。造就一个人的因素很多,我只说一个方面,就是读书。  相似文献   

11.
作家海明威曾亲历两次世界大战,他创作的关于战争主题的作品表明了他对战争有着深刻的理解。其早期的代表作品《永别了,武器》就是战争主题作品中的突出代表。《永别了,武器》是对战争罪恶的控诉,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本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的深切的渴望与热切的呼唤。环境描写在作品中很好地"映衬"了反战主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是美国一位极具影响力而又颇受争议的作家。他的小说以性爱、信仰危机、非理性主义等为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色彩。他的新作《每个人》叩问死亡,由小说的无名主人公死后回顾自己一生来揭示人生的终极意义。凸现的主题十分悲观:生与死都没有意义,生是人的身体日益衰落,倍受疾病折磨的过程;死则是身体残骸埋葬于坟墓之中,人生的终点。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分析小说的人物性格,并进而探讨小说的死亡主题和性主题,从而揭示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东野圭吾是当代日本备受瞩目的推理小说作家,在他创作的众多小说中,最具人气与影响力的作品是以社会问题和人性为主题的社会派推理小说。  相似文献   

14.
周国平是一位用灵魂写作的作家,他对死亡的思考贯穿在他的作品中,从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中对挚友郭世英之死的怀念,到<父亲的死>一文中对父亲未尽孝道的内疚,再到纪实散文<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父女诀别的悲痛,无不与死亡进行深度接触,这也使他对于死亡有了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在<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一文中他集中对死亡进行探讨,他认为思考死对于生却是有价值的,对于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批评家之死》是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的争议之作,以往对该作品多从其社会话题性上讨论,鲜少有研究者注意到其中的疯癫主题及其与权力运作机制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福柯的疯癫与权力理论为视角,分析《批评家之死》中"疯癫与权力"这一主题,以探索疯癫在现代语境下的归宿。  相似文献   

16.
周国平是一位用灵魂写作的作家,他对死亡的思考贯穿在他的作品中,从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中对挚友郭世英之死的怀念,到《父亲的死》一文中对父亲未尽孝道的内疚,再到纪实散文《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父女诀别的悲痛,无不与死亡进行深度接触,这也使他对于死亡有了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在《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一文中他集中对死亡进行探讨,他认为思考死对于生却是有价值的,对于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善于关注男性世界、塑造"硬汉"形象而著称的作家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也刻画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人物.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他几部重点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在男主人公形象塑造中存在的作用与影响,来表明这些女性的地位并非是一味的从属与附庸,女性也是构成人类世界的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对男性有着无法估量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莫莉 《文教资料》2010,(7):11-12
“死亡”在文学中历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甚至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中众多作家始终坚持的一个母题,鲁迅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很多小说中,他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及其不幸的遭遇来阐释他对“死亡”的理解,透露出强烈的死亡意识。而这种死亡意识有着深刻的内涵。那就是对文化之死的痛斥。对生命之生的唤醒。  相似文献   

19.
朱琼彦 《海外英语》2011,(11):269-270
房子是石黑一雄的小说《浮世画家》中的重要意象。小说记述二战前后日本的社会状况及画家小野松尾的生活变化。作品中的房子是主人公小野松尾大半辈子的居住场所,但却不是他的情感归宿地。房子意象在石黑一雄的作品中尤为突出,且与作品主题息息相关。该文着重房子这个意象子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情感。  相似文献   

20.
"乱伦"这一主题以其独特的魅力长期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叙事文学中,特别是日本文学,对这一主题的演绎经久不衰,其数量之多是其他国家相关文学作品无可比拟的。日本叙事文学史中关涉"乱伦"主题的文学作品类型繁多,在这些分类当中,母子乱伦从古至今都是作家们爱用的题材之一,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因此,本文拟从日本母子乱伦相关的作品出发,分析日本乱伦作品的特点以及日本乱伦作品如此丰富发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