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体系和自由融合的角度分析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即"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本文认为"心即理"主要成就在"立言"本文认为这个理主要是指一种抽象的原则。即每个人心中有理,本性如此。"理"本来自由,即每个人按照心中的理,尽性而为就是自由。"致良知"主要成就是"立德",每个人都有良知,只是在体系中迷失而已。所以每个人应该立志改过,学做好人。"知行合一"主要是指实践,在实践中"立功",每个人都应该在社会中好好做人、好好工作,做出一番事业。总之,本文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即能修养心灵又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学问,是体系与自由融合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2.
自由:教育的伦理之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是指向人的,而人应当是自由的。自由是教育价值合理性的内在根据,是教育德性的根基。一切教育的核心或关键就在于使人成为自由的存在者,教育价值合理性的依据应当指向人的解放与自由。培养自由能力、塑造自由精神、养成自由人格是教育自由的内在规定。善的教育必须致力于为人类自由而斗争。  相似文献   

3.
孤独的自由——论托克维尔的自由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自由主义的思想家,托克维尔一生矢志追求自由,反对专制,认为自由是与专制暴政相对立的一种政治体制,是人的权利和生存状态。从政治体制而言,必须做到制度性的安排,确保每个个人的自由;就每个人来说,要有对自由追求和热爱的心态。由此,才能防止专制暴政的出现,保证自由的实现。他还认为民主必须与自由相结合,并以自由作基础,否则这种民主将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蜕变为“民主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4.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学说,把自由的获得与自由的丧失视为是共生的两极,人类越是获得自由,也就意 味着越是丧失自由。正是人类自由的最终获取,导致人类陷入了法西斯主义的困境。这一结果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心 理机制造成的,这就把问题引向了歧途。但弗洛姆的这一学说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自由、民主的讨论必须与社会制 度结合起来,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现实地、具体地、实践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斯宾诺莎把自由与必然统一起来,区分了“强制的必然”(外在的必然)和“自由的必然”(内在的必然),自由就是一种必然,是“自由的必然”。人具有自我保存的本性,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存在,这是人的自然权利,这种自我保存的力量是人获得自由的基础。人们要成为自由人,就必须依据理性的指导而生活。  相似文献   

6.
虽然近代自由思想产生于西方文化,但是它要想在中国文化中成长,必须与中国文化进行交汇融合。当《新民丛报》学人传播西方自由思想时,形成了对中国文化中有无自由精神的复杂认识。一些人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自由精神,另一些人则认为中国文化中有自由精神,还有一些人有时认为中国文化中有自由精神,有时又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自由精神。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本身对自由精神的认识标准不一样。一些《新民丛报》学人为了使自由在中国扎根,认为中国文化中有自由精神,特别是儒家学说中有与近代自由主义相通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自由价值理念,这一理念可以追根寻源。然而,在一段时期,一股自由主义观念打着西方的标签涌入我国,认为自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事实上,我国古代思想家对自由价值理念充分研究,比西方国家要早得多,看法更全面深刻。通过分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价值理念的认知根源,阐明儒家、道家、佛家等自由价值理念,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自由价值理念的丰富内涵。要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必须辩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收集其中蕴含的自由观念的养分,发展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在全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探索分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通过人的心灵净化与实践努力完成。传统自由价值理念必须融合时代发展步伐,促进人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要自由,就要犯自由主义;如果反对自由主义,就没有自由”。稍有常识的人,是不会说这话的,但这种人确实存在着。由于他对自由没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就必然片面地强调个人自由,就必然犯自由主义,就必然认为自由主义反不得。这是自私自利的绝对自由论。为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这种论调,必须加以批驳。  相似文献   

9.
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的最本质属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类本质随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人的本质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解放过程,也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随着劳动体系的扩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这是一个动态的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斯宾诺莎把自由与必然统一起来,区分了"强制的必然"(外在的必然)和"自由的必然"(内在的必然),自由就是一种必然,是"自由的必然".人具有自我保存的本性,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存在,这是人的自然权利,这种自我保存的力量是人获得自由的基础.人们要成为自由人,就必须依据理性的指导而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哲学史上,关于自由问题曾有一个迷人的误区:夸大个人自由。为了解决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他们又不得不把自由界定于精神领域,到头来,他们实际上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由,不能把自由给予人。 根据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自由观,自由必须要以秩序作为其客观环境。秩序是自由本身的应有之义,是自由的内在要求。没有秩序就没有自由。社会主义法制在维护秩序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才能从制度上保证一个社会长治久安。 改革是社会主义秩序的自我改造与自我完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自由,但必须有秩序地进行。要使改革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克服命令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它们都是对社会秩序的否定。克服命令主义,建立严格的法制,无政府主义就难以滋生,改革也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的最本质属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类本质随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人的本质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解放过程,也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随着劳动体系的扩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这是一个动态的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略论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是教育管理的首要因素。进行教育管理活动必须要树立人本观念,以人性的弘扬为基调,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充分实现人的价值、尊严、自由、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个体自我实现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形成面向人的非理性管理与理性管理的融合,是教育管理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统一体,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想突破这个难点,就必须以新课改理念和大作文观为指导,实施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开放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相融合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在全方位开放的作文教学的空间自由驰骋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认为,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前提。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重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同理,和谐校园的构建,必须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离不开健康的心理。从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如果缺乏健康的心理,就会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而健康的人格是一个人立身做人处事的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优良的“港湾”。  相似文献   

16.
托克维尔认为民主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然而现代民主存在着“盲目的本能”,若现代民主失去自由的保障,就极易走向多数人的暴政,从而失去对个体的关怀,在社会秩序与个体精神的自由两种层面上造成扭曲。而克服现代民主的盲目本能,就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制度形式,以自由来规范民主本身,从而实现对于民主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略论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教育管理的首要因素.进行教育管理活动必须要树立人本观念,以人性的弘扬为基调,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辨证统一,充分实现人的价值、尊严、自由、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个体自我实现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形成面向人的非理性管理与理性管理的融合,是教育管理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自由离不开知性、德性和理性。在网络时代,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无限性,使人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了自由;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人的自由又出现了日趋背离的趋势。要走出这种困境,进一步发展人的的自由,就必须提高人的知性,修炼人的德性和培养人的理性。  相似文献   

19.
开放式作文教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是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统一体,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就必须以大作文观为指导,实施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学校与家庭、杜会、自然界相融合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大空间,让学生在全方位开放的作文教学的空间里自由驰骋,得到良好的训练和提高。 一、作文教学的目标要开放 人的智力有优中差,人的智力发展有先后,这是不容忽视的客观规律。以往的作文教学在教学要求的制定上忽视了这一规律,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给许多学…  相似文献   

20.
所谓自由的边界就是警戒线,也就是禁区的边界。自由多,也就意味着规则多,犯规的机会多。譬如一个乡下人有了进城打工的自由,就必须学会在城市生活的规则;一个中国人有了出国的自由,他就必须学会国际社会的规则;孩子,则更需要家长、老师为他们的行为设定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