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冰 《黑河学院学报》2023,(12):175-177+184
花鼓灯是一种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民间艺术,花鼓灯舞蹈是通过模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劳动场景,将当地人民群众的劳动过程、生活状态等内容融入到舞蹈动作中,从而表达出人们内心真实的情感。花鼓灯舞蹈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一朵奇葩。花鼓灯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肢体语言,精湛的表演技巧等,在民间歌舞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审美价值。淮河流域花鼓灯舞蹈的审美特点、形态演变、传承策略事关文化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舞蹈是一门美妙的艺术,但是它又与其他的艺术有不同的地方,舞蹈是指人通过肢体表演和人体排列等方式来表达一种思想或情感,引导观众深入表演当中,从中获得共鸣,而在表演中,仅仅靠舞蹈是不能完全诠释出来的,还需要音乐来辅助表演,比如说需要钢琴伴奏。演员每天都需要训练,而在舞蹈训练时,钢琴伴奏是不可少的,那么就需要教师来伴奏,因此就对于钢琴伴奏的教师有文化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雅舞蹈艺术反映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是先进文化的一个缩影,充分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因此,作为一名学校的舞蹈教师,我在完成舞蹈教学的同时,还注重利用舞蹈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4.
舞蹈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美的教育,对接受舞蹈教育者在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舞蹈艺术就像是一颗苍劲的大树,其分枝也是多样的.而民族民间舞作为舞蹈分支之一,至今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传承着.民族民间舞在祖国的艺术大花园中是一束光彩夺目奇葩,不论在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还是在表演的舞台上,总是保持着它应有的、旺盛的生命力,热情奔放的激情,传神优雅的英姿,传递着祖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和文化艺术的日新月异,起着用艺术形象鼓励人们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伟大的艺术创造力。蒙古族舞蹈作为现代中华民族文化代表之一,现在已经成为舞台表演节目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在各个时期,由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舞蹈艺术的表演形式也发生着变化,它经历了从原始图腾舞蹈到宫廷舞蹈再到民间的宗教舞蹈的发展变化。蒙古族舞蹈表演形式的演变,不仅体现着舞蹈作为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也在根本上体现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演变。研究舞蹈的表演形式的演变,就是对蒙古族社会文化的一个发展进步历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焱 《教育导刊》2003,(5):56-58
幼儿舞蹈是浩瀚的舞蹈艺术长河中的一个分支,除去其舞蹈艺术的本质与内涵,它还存在着生理年龄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质。幼儿舞蹈的艺术范畴就年龄来划分,通常是指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的舞蹈。从表演形式上界定,它分勾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自娱性舞蹈,另一种是表演性舞蹈。长期以来,舞台上高超动作技巧使舞蹈艺术注定了只有少数人方能成为这  相似文献   

7.
以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舞蹈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形式.群众舞蹈来自广大人民群众,是从日常生活中创作、提炼而表现社会现实的艺术精华.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群众舞蹈创编只有在对现代社会新时期特性的把握、突破传统舞蹈内容和范围以及舞台表现手段变化等方面大胆探索,才能不断创作出优秀作品,适应与满足现代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  相似文献   

8.
幼儿的智力发展迅速,求知欲加强,表现出好奇、好问、好模仿。幼儿舞蹈是利用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幼儿歌舞。因此让孩子参加适宜的各种舞蹈教育,在舞蹈的学习、排练、表演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伶俐。一、幼儿舞蹈教育对想象力的开发舞蹈作为一种艺术,为人们提供了发展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因为艺术教育给幼儿的“知觉触动”会使幼儿以其自身的能力对艺术进行把握、阐释、解疑和改进。我们可以启发孩子们在舞蹈中展开想象,给他们讲述舞蹈所表达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深具美感的艺术形式,舞蹈音乐和舞蹈表演能够将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进行完美的结合。舞蹈音乐将舞蹈的视觉形式进行动人的刻画,舞蹈表演将音乐的听觉效果进行肢体的诠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舞蹈音乐塑造了舞蹈的形象,舞蹈表演升华了舞蹈音乐的内涵。舞蹈音乐的结构在舞蹈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结构的巧妙安排,能够使舞蹈表演形成完整的框架,进而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升华。因此,舞蹈音乐的结构对舞蹈表演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0.
民间舞蹈最先在人类劳动中产生,它由人民群众自由创作自由表演,它是一种表达了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以及精神面貌的舞蹈活动,被认为是最原生态的舞蹈。民族民间舞蹈在高校当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也是舞蹈专业主要的课程之一。在高校开设民族民间舞课程,不仅能使学生领略到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舞蹈艺术,还能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然而,有的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开展并没有很好地将民间舞蹈的精髓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教学方法存在众多缺陷,比较呆板单一。通过研究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研究舞蹈教学过程中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此对理论提出相关建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一、舞蹈技巧的运用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一)能够更容易表演舞蹈中蕴含的情感。舞蹈是一种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只有灵动的舞蹈动作才能更好地去传达情感,因此,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想要将故事形象展现的更加完美,就需要运用到舞蹈技巧,舞蹈技巧并不是简单的动作叠加,而是在动作地基础上更自然地去表达感情、人物心理,让舞蹈表演有了灵魂,更能  相似文献   

12.
舞蹈属于众多艺术形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民族舞蹈近年来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民族舞蹈的表演过程中,除了重视舞蹈技巧、舞姿、节奏等方面的把握之外,还较为重视气息的合理运用,民族舞蹈表演中气息一般是指舞蹈表演过程中通过呼吸掌握动作的流畅性,让舞蹈看起来更加自由、活跃及奔放,提高民族舞蹈表演的水平。为了分析民族舞蹈表演中气息的合理运用,笔者针对气息对于民族舞蹈表演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其艺术表现形式有多种,其中面部表情对于舞蹈表演中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表演中要表演的舞蹈形象的内心世界都要借助面部表情来表达出来。舞蹈形象内心的喜怒哀乐的表达也是舞蹈美感的重要体现。笔者通过分析舞蹈表演面部表情的虚拟化、感性化、类型化的特点。最后通过面部表情特点的分析论证了其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间舞蹈是我国的文化传承,也是文化精神、民族审美的心理传承。舞蹈来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舞蹈可说是与众不同的一种文化象征。在特殊的文化象征下,它主要是以人体作为表演的中介动态艺术,它有着语言文字的功能,传承着民族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5.
作为行为表演艺术之一的舞蹈,是在特定的肢体动作下形象化抽象的艺术,表现出一种生动的表演艺术。当前时代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以往对物质的追求也逐渐向艺术、美学转移,观众在观看舞蹈表演时,不仅对表演者的专业舞蹈技巧有所期望,同时也希望透过舞蹈表演能观看到表演者自身的理解,在享受艺术的同时领会舞蹈艺术魅力。因此,舞蹈教学中有必要着重培养学生舞蹈意识。本文阐述了舞蹈教学与表演意识的联系及培养重要性,并指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舞蹈是动的艺术,它是通过动作来传情达意的,可以说舞蹈是擅长抒发人的情感的一种艺术。艺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能跳舞,还必须知道和掌握一些有关舞蹈表演的常识和方法,才能算得上是学会了舞蹈。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传统民间舞蹈中越来越透露出现代流行舞蹈的文化元素,而流行舞蹈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更应该不断吸取传统民间舞蹈的文化优势。因此,两种舞蹈之间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融合,是文章探讨的方向。两种舞蹈文化合理融合,使我国非物质文化得以良好传承发扬,还能够改良高校舞蹈教学思路,从而推动旅游艺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舞蹈艺术中的静态造型是舞蹈艺术家按照舞蹈表演的具体需求,从舞蹈的规律中提炼而成,它能在一定程度中反映出人们的情感以及神态,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静态的方式更好地向人们展示舞蹈艺术的美感,因此舞蹈艺术中的静态造型具有很强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了一个舞蹈作品是否具有灵魂。舞蹈表演时的面部表情具有感性化、类型化和虚拟化的特点。艺术表现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但追求完美是所有艺术形式的目标,舞蹈表演也是这样,只有把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结合起来,才能展现出趋于完美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落实,舞蹈已然成为我国高校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舞蹈教学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如何以肢体语言的方式将作品内容及蕴含的情感因素直观地表现出来,吸引更多的受众对此产生情感共鸣,提高舞蹈艺术的渲染力。同时,通过舞蹈教学活动能够为社会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艺术人才,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国舞蹈艺术,从而促进我国全面艺术文化素养水平的提高。在大学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是展开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需针对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工作展开细致分析,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培养策略,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