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接受美学自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兴起,一经问世就激起了巨大的理论反响。它的读者中心论不仅对创作产生了影响,对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也不无启示作用。本文认为从读者这一维度出发,能避免古代文学争论中使众多说法趋于一致的企图,并从伊瑟尔的意义空白论和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两方面出发,探析了同一问题不同理解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同时为读者提供几种合理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是使作品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一维因素,读者的阅读是文学再创作的动力源泉。读者对文本的解读,会因作品的创作方式、主体的修养与经历的不同主要表现为“正解”和“误读”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及其出现的原因都应是我们研究与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要求研究文学与文学史须侧重读者的接受过程。姚斯站在接受者的角度研究文学史;伊瑟尔研究读者与本文的关系;其他学者对其有所研究并有其独到见解。解读接受美学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董福君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1):61-63,60
接受美学产生之前,人们在研究文艺现象的时候很少关注到读者的因素.是接受美学将读者这一维因素置于突出的位置进行研究,开拓了文艺理论的新空间.对接受视域下的文学进行解读,可以进一步强化其在文学解读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是译者在理解、解释原文基础上的创造性叛逆与读者对译文创造性叛逆的理解和反应的过程。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创造性叛逆的程度与可接受性必须以如下标准为依据;符合知识的客观性,符合理解的合理性、解释的普遍有效性,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接受模式,这对于民族文学传统的形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是它也日趋显露出僵化和保守的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一接受模式已成为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章太炎的有关理论为参照,观照历代关于该模式的不同意见,提出对该问题的见解与思考,力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学提供新的思维和接受视角。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关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译读是学翻译过程中一个能动的主体,读对译语本的阅读和接受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行为。由于读的审美行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不同时期的主流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会有所不同。译对译读语言和化审美特征的关照以及对译读情感需求的关注是影响学翻译活动成功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形式上看.翻译好像只是一种原语与译语之间的代码转换。因此一些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家要克服自身的因素(包括历史、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局限,抛弃自己熟悉的信仰和期望.抛弃自己熟悉的世界.进入原文文本那个“陌生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屈原及其作品在两汉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及评论中都留有痕迹.本文从屈原作品时汉代文学创作的影响、不同阶段评论者对屈原作品的评论两方面探讨两汉文学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读者对北岛诗歌的接受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中国读者对北岛诗歌的关注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影响,而国外读者则一直倾向于从政治性角度出发解读北岛诗歌。造成两者接受理解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1.
《文学教育(上)》2010,(19):159-160
藏族作家阿来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者来说,应时刻牢记这样一条:文学是靠它拥有的艺术魅力去征服读者的,在各民族读者眼里,惟有艺术的魅力,才是真正让人心悦诚服的。  相似文献   

12.
13.
<江雪>这一首千秋绝调是历代诗论家们说不尽的,其丰富的意蕴至少被概括为"自寓"说、"傲然独往"说、"得天趣"说、"和谐"说、"禅意"说等五种说法,<江雪>一直作为"经典"篇目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和大学文科教材,文章从文本和读者接受这一角度切入,认为柳宗元这一首诗深奥的内容、复杂的句型、沉郁的情感既不利于小学教师把课文内容教学化,又难以令小学生把教学内容经验化,故不宜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14.
贾静静 《成才之路》2009,(15):24-25
语言交流实际上是为了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翻译的实质是为了取得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文化具有持久性、永恒性,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翻译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一个社会的文化无疑会对另一社会的文化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接受对象所处的文化,否则,就不能在另一文化体系中为他的翻译找到合适的位置,不能被读者所了解,也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使文学阅读、接受方式发生了由限制到非限制的变化。由于文学传播环境及文学阅读接受方式的变化,文学接受主体的心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正统心态的潜隐和审美心态的变异。  相似文献   

16.
作为19世纪法国文坛上与雨果比肩而立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家,乔治.桑在世界范围内一直享有广泛的文学声誉。近年来,欧美学界掀起了乔治.桑研究新热潮,国内外国文学领域也呈现出普遍重视态势。全面梳理八十多年来中日读者对乔治.桑的接受历程,不仅有助于透析其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及人们期待视野中的演变动因,为进一步推动其流播的多维和深化提供谱系学的借鉴,而且也是拓展研究空间、寻求新的突破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我们一向有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传统,那就是通过对作品的笺订、评点和对作品的本事的反复考察等手段和方法,努力去还原作品产生的原始状态,以达到和实现对作品的内涵和意义的准确把握和理解。尽管中国传统的文学解读理论包括了“以意逆志”和“诗无达诂”两个不同的方面,但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18.
接受美学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及读者的积极参与作用,文学翻译是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在于:文学翻译在题材选择上要考虑现实目标读者,翻译策略取舍要满足不同期待视野的读者,文学译本要有未定性及意义空白等.同时,接受美学也存在过分强调读者主体性,忽视作者和作品地位的局限.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应择其善者而从之,让文学翻译更好地发挥沟通中外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于对抗僵化的文学批评范式而产生的,但是由于接受美学理论家们过于夸大接受者的作用,导致了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无从谈起,进一步导致了对文学自身是什么的问题无从谈起,从而构成了对文学自身的消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文学形式的认知意味为探讨视角,认为文学形式的意味是一种认知构建,呈现了对现实社会能动的理解和认知,而非一味地反映现实。在文学关系或文学作品的流传中,往往得以流传的也是文学形式及其对现实的认知,以《百年孤独》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能对寻根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归根结底是这种文学形式为中国受众提供了一个理解现实的认知方式,提供了一个解决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以及过去与当下对立冲突的写作范式。由于具体现实困境和文学传统的相异,以《九月寓言》为代表的寻根文学在继承《百年孤独》的基础上,在形式上进行了富有本土化意义的变异,而这种本土化塑造了寻根文学的独特性。本文从文学形式的认知意味来探讨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文学的关系,以期提供一个探索20世纪复杂文学关系的视角,理清外来影响与本土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