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现代话语的多模态性,传统语法教学“讲授——学习”的单一模式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培养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势在必行,合理利用各种多模态资源,从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学习者的语法学习以及实践中充分发挥各种模态的优势,从而达到多种模态协同表达信息,最终实现英语语法教学中培养多模态识读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秦心蔚 《英语教师》2024,(3):134-136+141
阐释多模态及多模态教学的定义。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2 Traveling Integrated skills为例,论述如何进行多模态听说教学设计与实践。认为多模态教学方式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提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视、听、说等多种模态融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系统参与学习,智慧利用多种模态,发挥模态组合的最优效果,打造听说教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3.
基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基础上的语言、图像、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形式和媒介构成了计算机演示教学的多模状态。计算机演示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能整合多模态形式,使不同模态间交互作用,共同构建多模态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模态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引入丰富了外语教学模式,多种模态的综合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多模态认知手段。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各个模态,并加强不同模态之间的协同关系。要通过构建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随着语言学理论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形成并发展的,它强调综合运用多种模态以提高教学效率。军校英语教师应该以提高英语教学、学习效率为自己最终的目标,将多模态英语教学、学习模式引入课堂,深入英语教学改革,扭转英语学习费时低效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多模态教学提倡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多媒体及其他各种媒介,通过多种模态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运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将多模态应用于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中,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多模态教学研究原理的基础之上,文章提出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教学多模态框架,其中包括听觉模态、视觉模态、触觉模态以及文化模态之间的协作与互补,同时裹挟教师多模态教学因素、学生多模态学习因素和学科因素.根据对100名学生为期一年的实证研究,证明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商务场景下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融合教育与技术,建设“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是现今教育发展新趋势。运用多模态理论框架结合线上教学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本将多模态理论运用于国际中文在线教学中,以语音、汉字、词语、课文、语法等内容多模态教学设计为例,充分调用学习者多模态感官,以提高学习者语言学习成效。文本进一步指出在多模态运用上应注重各种模态的供用特征、模态间的相互协同和调用模态资源以构建意义等。旨在为教师进行多模态选择提供依据,并为多样化、个性化的国际中文在线教学开发提供有益参考,以期提高国际中文在线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外语教育领域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多模态英语课堂教学日益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多模态英语课堂教学中,传统的以关注语言模态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信息资源的优化输入及师生更好地交际表达。因此非语言模态与语言模态的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及非语言模态自身的配合引起不容小觑的作用,最终使多模态英语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以多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充分发挥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最佳效果,高职英语教学实践应遵循多模态选择原则,避免模态间相互抑制;营造多模态适用环境,发挥多模态教学效果;优化多模态教学活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学考核制度,顺利推进多模态教学.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从单一模态向多模态融合的通用人工智能演变,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有望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在技术进步的推动和智能时代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多模态大模型有望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之间的有机结合,并彻底转变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方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教育环境的实际限制等诸多挑战。为此,提出了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精准教学支持系统框架和面向个性化教育的云边协同基础设施架构。这两个互补架构能够协同工作,为构建更高效、规模化且个性化的精准教学体系奠定基础。此外,为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教育模式变革提供了更广泛的对话起点,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韩佳 《海外英语》2014,(21):127-128,133
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多模态交际能力,需要教师在口语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多模态话语输入,完成对多模态调用和协同。该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和多模态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为基础,按照模态调用的基本原则和口语教学的特点将口语教学过程划分为情景体验、多元习得、能力拓展和实战演练四个环节,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态选择,设计相应的训练手段和评估方式,从而形成优化的多模态口语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多模态交际能力,需要教师在口语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多模态话语输入,完成对多模态调用和协同。该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和多模态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为基础,按照模态调用的基本原则和口语教学的特点将口语教学过程划分为情景体验、多元习得、能力拓展和实战演练四个环节,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态选择,设计相应的训练手段和评估方式,从而形成优化的多模态口语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大力倡导多模态教学理念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今天,多模态互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文章以多层次多模态互动分析框架为基础,研究大学英语多模态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性。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这种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为了更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施多模态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模态结构配置,利用各种媒介,整合教学资源以及适当干预,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  相似文献   

15.
王颖彦 《海外英语》2023,(6):135-137
合格的英语师范生需具有较高的英语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基于高校师范专业认证和现代化教育技术背景,多模态教学为师范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该文从教学课堂和学生能力两个层面探讨师范英语教学现状。将多模态教学运用到师范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整合不同模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在多模态师范英语课堂中,注重培养多元识读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形式、打造立体化教学环境和增加教学互动多模态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平台,将支架式教学理论和多模态教学理论结合起来,应用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去,构建多模态辅助支架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兼具支架式教学和多模态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什么样的话语,对教学效果能够产生重要的作用。利用多模态话语指导语言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模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多模态化教学这一概念是由New London Group在1996年提出的新术语,它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主张利用网络、图片、角色扮演等多种渠道、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参与语言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各模态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职综合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Forceville为代表的国外学者把原本仅限制于纯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研究拓展到跨学科的多模态研究领域,并提出了多模态隐喻理论,受到各个研究领域学者的普遍关注。本研究在多模态话语课件的辅助下将隐喻理论引入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并结合教学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旨在探讨大学生对多模态隐喻教学模式在大学词汇教学应用的适应性。通过协调多种模态,从多种视角来增强学生对隐喻的识别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朱露 《小学教学研究》2024,(4):47-48+51
多模态阅读是指利用文字符号、视频、声频、图画等多种模态符号表征意义的阅读方式。新课标指出,语篇还包含除文字以外的声频、视频等模态,寻找利用多模态来帮助教学、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新方法、新思路非常有意义。文章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的教学实践为例,从感知符号表征意义、链接经验理解意义、融入生活深化意义三个角度来分析和总结多模态阅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