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灵运对山水文化的推进表现在他对山水园林的建设和山水诗文的引领两个方面。他将山水诗从玄言诗中分离出来,使以自然山水为独立表现对象的诗歌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味的文学形式;他的庄园建设和庄园山水诗,对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和园林艺术的发展都有着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
谢灵运对山水文化的推进表现在他对山水园林的建设和山水诗文的引领两个方面。他将山水诗从玄言诗中分离出来,使以自然山水为独立表现对象的诗歌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味的文学形式;他的庄园建设和庄园山水诗,对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和园林艺术的发展都有着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3.
谢灵运钟情自然山水,他悟乐于山水、得自由于山水、融创造于山水,并认为美在山水,乐在山水,这不仅增添了他山水诗的诗意色彩,而且彰显了山水诗的审美特质。文章从美形引人、美情感人、美理服人三个方面探索其山水诗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4.
谢灵运作为时代美学思想变迁的敏锐感受者,是第一个在诗里用全力刻划山水的人,完美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他的山水诗创作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为成功的美学实践之一。谢灵运在山水诗领域所展现的审美特质与运思模式对中国的山水诗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宋世家大族杰出作家谢灵运之所以在山水文学创作中取得如此突出成就,其经济生活状况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谢灵运富足奢华的庄园经济生活催生了他的山水诗,还影响其山水诗的创作题材、情感状态、精神境界和审美取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山水诗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和表现对象,抒发诗人对山水的感受的诗歌,它是人们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达到一定水准的反映。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创作的先河,他的山水诗歌作品洋溢着清新恬静的蕴味,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对后世古典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然山水是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象,而其山水诗在诗歌中完全确立地位主要还是归功于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是自然山水诗的"开山鼻祖"。《楚辞》对谢灵运诗歌的影响是十分深厚的,谢灵运对屈原的身世具有认同感,这对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他继承发展了兴寄的艺术手法,将情、景、理三者结合在一起。谢灵运的诗歌开启了后代山水诗歌繁荣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谢灵运是六朝时代一位有着多方面才能和素养的悲剧性诗人。他在仕途受阻、进身乏路的“幽愤”之中 ,为寻找“所泄处” ,便转而走向山水自然 ,以他独到的审美情调、趋向所创造出来的山水审美诗篇 ,挣脱玄言的桎梏 ,走向诗的审美独立机制 ,成为刘宋诗美学转型期的关捩人物。谢灵运山水诗的成就 ,主要表现为审美主体深微的审美敏感 ,极貌追新 ,兼声兼色 ,出水芙蓉。然透过章句 ,兴喻存焉。杜甫所看到的谢灵运重掩的肺腑内有着深深的“幽愤” ,才是对谢氏山水诗的精当把握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以谢灵运为代表的晋宋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方式以及他们的山水诗中所表现出来尚真的审美追求与“山水 玄言”的结构模式等特点,探究道家思想对晋宋山水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白葵阳 《常州师专学报》2002,20(3):16-18,37
谢灵运的山水诗是他不遇于世的象征,其山水形象多客观性,缺乏完美的意境,语言精工妍丽,用典广博晦涩,以求悟玄理为审美指归;谢Tiao的山水诗是他向往隐逸又不能忘情于利禄的人生追求的外化,其山水形象主观情意较深,重视意境的创造,语言清新自然,用典旨意较显豁,玄理色彩冲淡,以审美创造为指归。  相似文献   

11.
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景与理,在抚慰他的忧虑苦闷上获得一致,并进而统一在一起。景与理都是谢灵运用来消忧的工具,二者的地位是相等的,谢灵运的山水诗与玄言诗中的景色描写有很大的不同,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多的还是学习当时的山水之作,而不是玄言诗中的山水描写。  相似文献   

12.
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朓在谢灵运的基础上发展了山水诗,使山水诗创作彻底地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并对唐代山水诗歌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从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分析其创作的不同从而阐释谢朓在谢灵运创作的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谢灵运以清新秀丽的笔调描绘山水,其山水诗在文学史上可谓成就不凡;杜甫虽不以山水诗闻名,但其山水诗亦成就斐然。就山水诗而言,杜甫对谢灵运有继承又有发展,两人均重视对山水景物的描摹刻画,杜甫更是将写实手法推向高峰。除此之外,杜甫笔下的山水诗更注重情景关系,达到了浑融的艺术境界,此乃对谢灵运山水诗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山水诗诞生于南北朝,开创者是谢灵运。在此之前,山水只是作为诗歌的背景出现的,谢灵运首先将自然景物当作主体进行描绘,开风气之先。但是,谢灵运对山水的描摹还仅仅停留在模山范  相似文献   

15.
晋宋之际,在玄言诗之后,出现了山水诗,谢灵运被公认为山水诗的创始人。在谢灵运以前,山水诗只是作为背景出现的,谢灵运开始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创造出真正的山水诗.到了南齐的谢眺,山水诗有了新的发展。谢灵运、谢眺人称“大谢”、  相似文献   

16.
王维的山水诗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典型代表。山水意识是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通过观照山水以获取美感的心理活动,山水诗是山水意识的产物,中国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自然景物为审美对象的诗歌作品。王维的山水诗体现了中国山水诗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山水诗人。山水诗自谢灵运之后成为华夏诗歌的第一表现主题,开创了借山水表达内心主观色彩的思想主题的先例。谢灵运是一位杰出而又成功的山水诗人,但却又是一位十足的政治失败者。他一方面执着于仕途而紧抓不放,但一生仕途蹉跎。另一方面又对隐居生活表现极强的愿望,但一生时官时隐。他把那种仕途失意的愁绪和悲伤,传递给山水让其洋溢着浓郁的主观情感。  相似文献   

18.
从创作手法、精神气韵、才情个性等角度深入剖析了从谢灵运到韩愈在审美追求及诗歌风格方面停承及发展的轨迹。就传承而言,谢灵运以功力为诗,这在中唐时得到了空前响应;就发展而言,谢灵运的时代,山水态美尚未被人感知和表现,他以细致的体物传达山水精神,使山水诗蔚为大观。韩愈的时代,人们所能感受到的山水美在诗篇里已趋饱和,他的体物是要表现事物的丑陋、冷森、充满戾气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山水诗人,开创了借山水表达内心主观情感的思想主题的先例。山水诗自谢灵运之后成为华夏诗歌的重要表现主题,具有强烈的抒情韵味,可以说这一主题的呈现对他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文章辨析了谢灵运山水诗歌中的主观抒情色彩的成因,以及这一思想主题与诗人本身的遭遇、性格、家族和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谢灵运曾是东晋末期谢家子弟"乌衣之游"的重要人物,他在仕途屡遭坎坷后,转而寄情山水,与谢惠连、何长瑜等人结为"四友",共为"山泽之游"。谢灵运在山泽之游中创作了大量情、景、理相融的山水诗,这标志着谢灵运诗歌创作由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