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一九一五年《新青年》刊行而发端的“五四”文学革命,无论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上,对于中国古代、近代文学,都是一次全面、彻底的否定.当时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推翻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的主张.新文学的拓荒者们几乎都对中国古典文学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要创建新文学,必须“推翻”古典文学,向外国文学学习,并把这一看法付诸创作实践.因此,新文学所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十分明显.这一点,不少论者已有阐述.但是,外国文学只能部分地作用于中国新文学.新文学的源只能是当时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思潮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国文学中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文章从三个方面,即关注人生的社会主题、突出典型人物的心理刻画、注重宏大结构和客观冷静描写,分析了法国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思潮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国文学中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文章从三个方面,即关注人生的社会主题、突出典型人物的心理刻画、注重宏大结构和客观冷静描写,分析了法国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旷世奇才张爱玲以她"传奇"的身世和传奇式的作品共同演绎了华美而苍凉的婚恋戏剧。她的小说世界犹如一面面活生生的浮华世事饮食男女的明镜,其中折射的婚恋思想在现代生活中都能找到一些影子,其小说思想价值对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仍有较大启示。对其小说的观照审视可以提高现代人的婚恋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世情。  相似文献   

5.
小说研究是钱钟书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散见于他的学术著作《管锥编》中。他把小说抬到与经史同等的地位,打通文体界限,“以解颐资解诂”,用小说来觇人情征人心,他挖掘梳理了中国古代大量的学术资源,通过中西比较观照中国小说,用西方心理学、文艺学来阐释中国小说中的心理现象。他解构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方法,对中国小说中许多具体与微观的问题都做了详尽的考据阐释  相似文献   

6.
若将传奇小说视为一种文言创作的小说体裁,它在五四前后可以说已基本消亡,然而它所蕴涵的许多审美风格、母题原型和叙事模式,结构框架等则仍然留存在中国现代小说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传奇作为一种风格和内在叙事要素,是依然留存在现代小说当中并得到了新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是一种诗歌文化,中国诸艺术形式有着诗化的趋势: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抒情化的叙事,意境化的描写,创作的主情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3个方面讨论新时期乡村小说创作的文化审视的嬗变:在70年代末至1984年这段期间内,新时期乡村小说创作的文化审视经历了一个从促狭的政治文化视域到开阔的文化空间的过程;文化寻根思潮的兴起促使乡村小说创作完成了由政治视角到文化视角的转换;在文化寻根思潮消退之后,乡村小说的文化审视由视角的迁移变为文化透视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讽刺,是不平、不满而又不得直言的产物,是人类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智慧的特殊结晶。讽刺艺术,是现实生活中如鲁迅所说的那些“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的事物的折光反映。 中国的讽刺艺术源远流长,在讨论鲁迅对中国讽刺艺术的贡献之前,有必要对中国讽刺艺术发展史作一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10.
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及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他的小说理论开创性特色主要表现在:小说观念的创新———"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小说观;小说本体艺术的典型化理论;多样开放的小说创作方法;小说体式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小说理论,是小说理论家借西学东渐之势变革传统文学观念的初步成效,林纾、严复和梁启超等人从情、理、事三个不同方面与西学构成纽带,使得小说开始了近代转型,确立了近代品格,产生巍然可观的理论成果。这一时期的小说理论以开启民智为主导思想,强调小说的政治功用与社会地位,并对小说的文体特征及创作手法作了多方面的阐述,成为整个近代文学思想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陈才斌  凌娟 《文教资料》2007,(19):90-91
新时期以来,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坛出现了数量可观的荒诞小说,但人们在寻求其外来影响时大都把目光盯在存在主义文学、黑色幽默小说,特别是荒诞派戏剧上,而忽略了卡夫卡的荒诞小说。其实卡夫卡的小说与中国新时期荒诞小说有更多的可比性。卡夫卡小说与新时期荒诞小说具有许多相似性,但笔者将重点论述二者差异性并从东西文化的背景层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13.
李彪 《九江师专学报》2004,23(1):25-29,56
鲁迅肯定、主张文学艺术的功利性。创作是为了改造社会和改良人生。他的小说创作,实践着他的文艺功利性的主张。鲁迅小说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面镜子,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写出了中国的特别国情,形象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鲁迅又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审美结构完成创作,感染读者,折服人心。审美价值受到功利的制约,功利价值又是建立在认识价值的基础上,而认识价值又是通过审美价值表现出来,最后达到功利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启蒙读物是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以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缩影,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材体系薪火传承的物质载体。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跨入21世纪的今天,如何审视传统启蒙读物的多元价值,建构一个检索、评价、提取、应用的坐标系,使得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教育传统有机地融人中国现代教育机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就影响而论,连与之并称的李白也无法与之匹敌,因而在杜甫研究史上,关于杜甫影响的研究不乏其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研究者将范围锁定在清末之前,关于近代与现代诗歌史上杜甫的影响,则少有人涉及。这给人一种这样的印象,似乎在近现代诗歌史上,杜甫的身影已悄然隐退,渐渐消失在诗人的视野之外了,  相似文献   

16.
1.在教育目的观上,反对理性主义的教育目的。后现代主义对以理性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目的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在他们看来,由于现代主义对理性、集体、制度和秩序的强调,教育目的是把个人塑造成现代性工程的零部件,其结果必然是忽视人的个性,导致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个人生活意义的丧失。因此,后现代主义者在反思理性主义文化的基础上,反对确立任何理性原则,主张对学校教育目的采取较为宽泛的态度,不局限于单一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是一个极具创作个性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作家所处的是一个历史转折时代,一个大的时代更新,也会带来文学艺术观念的更新。郁达夫将自我的个性和气质融进小说创作之中,从而大大扩展了小说的体式及表现能力,也就意味着现代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的樊篱而真正开始。他的小说观念、创作方法虽仍有某种不稳定性,但他毕竟是当时小说界最富有探索精神的先锋。(一)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基本形态,开创了“自新传”小说的新模式中国传统小说是在说书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叙事性”成为其最主要的特征,即作家以说书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展…  相似文献   

18.
与鲁迅乡村小说相较,赵树理创作于40年代的乡村小说的化批判有三大特点;对农民化的认同使赵树理以平视的目光审视农民化,五四人精神和阶级论构成其化批判的双重视角,而以故事负载化内涵,以直觉思维构建本和在政治学社会学层面展开批判等特点使其小说具有形而下的批判格调,这三大特点是赵树理乡村小说的成功之处。但这些特点也带来了其化批判的两大缺憾,自足的化心态限制了作的化视野。“问题小说”的创作模式影响其批判深度,赵树理小说化批判的形象性,具体性与鲁迅小说化批判的抽象性,形而上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的小说理论,既丰富又多采。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曾相继出现过一批著名的小说理论家、批评家,他们从各个方面审视小说、思考小说、评点小说,对小说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艺术技巧、、美学风貌等,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发表了见地深刻的精彩论述。但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着严重的重诗文而轻小说的倾向,诗文被视为正宗,小说则被蔑称为“稗官”,在小说的发展历程中,曾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百般禁绝和正统文人的多方排斥,这一现实造成了小说的理论批评在我国的文学批评史上几无立足之地。金圣叹是公认的清朝著名的小说批评家,可是他的同朝人袁枚却说“金圣叹好批小说,人多薄之”。  相似文献   

20.
<正> 周扬同志曾讲:“……由于中国工人数量的稀少,年龄的幼稚,作家和工厂接触不多,虽然前进的作家对这个新的社会力量极其憧憬,在思想上力图接近,但是要把这些新的人物描上艺术的画布,对于他们的面目,还不够十分地熟悉。这就造成了描写工人作品的缺少”,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我国革命不同于苏联十分革命,首先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城市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