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给课文或故事接续结尾,激发想象;采用开放型问题训练学生”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熊卫珍 《成才之路》2014,(14):53-5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是构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密切关注着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经常结合语言文字的特点,精心预设想象训练点,让学生在想象中生成美的画面、美的感受、美的语言。一、紧扣词句,展开想象,生成美的画面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编排的。课文中优美的景色、生动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对学生有着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最活跃的,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黄金时期。文章以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一课的教学为例,从“创设情境,引发联想”“精读课文,放飞想象”“内化迁移,提升想象力”“拓展思维,发展想象力”等方面,探索激发小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海南教育》2013,(2):109-109
<正>想象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激发学生想象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从感知形象开始。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就是针对学生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这些图画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凭借,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为各种各样的形象是想象的支柱,如果没有这些形象,学生就会失去想象的基础。而文中的插图恰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凭借。因此,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引导学生运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教材中所选的一些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生动丰满,作品内容感染力强,思想意蕴极其深邃,足以引发学生的种种联想和想象。但想象力并非全然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掘教材的有利因素,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巧用课文插图,启发学生想象;通过赏析语言文字,丰富学生想象;抓住文本空白,引导学生想象;根据情节绘图,展开学生想象。  相似文献   

6.
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首先我们要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想象的兴趣,鼓励学生想象的意识。其次我们要通过美读和语言描绘,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利用课文插图和多媒体手段,通过开展课本剧表演,进行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想象,丰富的想象能带着学生感受大千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在语文教学中从下面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1.观察插图,展开想象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配有很多插图,这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充分的感性材料。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看图,根据课文展开想象,用与课文相近或不同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8.
杨焕玲 《考试周刊》2012,(23):43-44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等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通过丰富表象、开阔想象,培养情感、激发想象,加强训练、强化想象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郑国宣蔡子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深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般是凭借教材来进行的,即想象课文描写的环境和场面,想象课文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想象课文中可能...  相似文献   

10.
想象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激发学生想象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从感知形象开始。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就是针对学生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这些图画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凭借,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为各种各样的形象是想象的支柱,如果没有这些形象,学生就会失去想象的基础。而文中的插图恰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凭借。因此,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引导学生运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能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教学中凭借形象的插图、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巧设悬念、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丰富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等方面对低年级语文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创设情境,进行训练;凭借形象材料,启发想象;补充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古诗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立足文本,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说话、写话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实践活动,因为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属于文学作品,作者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与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极为重要。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想象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总结出以下一些方法。一、延伸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新思维离不开想象,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结尾言已尽,但意无限,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延伸情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想象是人脑在已有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等都有重要意义,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一、从课文插图着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有看图学文,还有配着插图的课文。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想象,或让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让学生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让学生谈谈自己进入插图的感受……总之,就是尽力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16.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更有活力,更加形象生动。训练想象力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最为切实便利。一、扩想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用扩想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所谓扩想,就是对教材文句的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扩展。如教看图学  相似文献   

17.
正学龄前儿童的想象大多是无目的、不自觉的无意想象,进入小学后,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按照教学的目标和教材内容进行想象,这就必然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一、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根据阅读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年级的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创造性复述课文、续编课文等,都是培养想象力的手段。在《会摇尾巴的狼》一课的教学中,我用假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一个非常重要、有效的途径。只要我们凭借教材,联系学生生活,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一切条件锻炼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想象的时间、空间,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在学生的意识表象中经加工而创造出形象,是语文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可通过精心设疑,激发想象;重视朗读,激活想象;填补留白,丰富想象;改写创作,拓展想象。  相似文献   

20.
刘纪玲 《考试周刊》2011,(29):72-73
本文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主要有:利用词句,激发想象;巧妙扩展,激发想象;创设情景,激发想象;启发思维,激发想象;借助图画,激发想象,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