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娟 《海外英语》2016,(15):219-220
作为一种特殊的隐喻形式,通感运用有关某一感官印象的词语去描述其他感官印象,长此以往,在概念隐喻的认知基础上形成了通感式词义引申。该文通过实证研究,旨在验证学习者了解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认知理据是否能有效促进通感式多义词的短时习得、长时习得和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三个重要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以及框架语义理论,探讨英语多义词的认知本质以及认知机制,旨在构建英语多义词的多维认知观和拓展多义词的认知视角研究,以期对多义词的习得和教学产生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丽君  陈昌勇 《海外英语》2012,(10):123-125
在几乎所有的语言中,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义特征。该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为依据,以实证为基础,通过对中国某大学英语专业约50名学生的实验研究和定量分析,探析大学生英语多义词习得能力,并根据测试结果探讨核心义项在多义词习得中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大学生多义词习得的障碍。实验结果表明,原型范畴理论能促进多义词习得,提供多义词的核心义项更有利于学生准确猜测其在句中的相关义项。在多义词习得中,学习者忽视了核心义项的重要性,未能充分利用隐喻与转喻两大认知手段掌握其他派生义项。该研究能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认知隐喻理论应用于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成果,通过教学实验,以检验认知隐喻的词汇教学策略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认知隐喻的词汇教学策略能够:(1)扩大学生词汇习得的广度;(2)促进学生多义单词、动词短语和习语的习得;(3)促进基本词汇、多义词及英语习语的长时记忆。  相似文献   

5.
王莲 《华章》2010,(23)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常见现象,也是造成外语词汇教学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历时和认知的角度,原型范畴理论和概念隐喻的研究都为多义词语义范畴的形成和各语义之间的衍射延伸过程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在教学中,关注多义词的原型语义和培养学生的目的语隐喻能力,都是习得多义词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隐喻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进行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认知和语言的纽带,和词汇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运用隐喻理论,对高职生英语多义词的习得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结合隐喻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尤其是英语多义词的各义项的隐喻理解。  相似文献   

7.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在论述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隐喻理论的词汇习得与教学:重视基本范畴词汇习得及其隐喻意义;借助隐喻深入理解一词多义,把握多义词的语义理据;熟悉英语的隐喻思维,注意英汉词汇隐喻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英语存在着众多的多义词,传统的英语多义词习得较多地专注于追求词型与词义的简单对等,而随着语言学的认知转向,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给英语多义词的习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该理论,多义词的多个义项是以语义原型为基础的;多义词表现出"家族相似性"特征;多义词的词义范畴产生裂变,分化出次原型;多义词的词义范畴具有开放性特征。由此,英语多义词的习得应当注重掌握基本范畴词汇及其原型义项;采用认知策略对多义词进行信息深加工;结合语境习得多义词。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而认知隐喻机制有助于学生更经济地习得词汇,提高学习兴趣.依据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和认知隐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以及多义词的核心义项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的认知现象,是一种思雏方式。文章将概念隐喻理论具体运用到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中,探讨了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来学习英语多义词、英语习语以及如何通过概念隐喻将相关词汇联系起来习得。  相似文献   

11.
谢文英 《考试周刊》2010,(9):119-120
本文在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模式的前提下,对隐喻在词汇学习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探讨了隐喻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即隐喻促进学习者对多义词的习得隐喻和对词汇构成和词义发展的理解,进一步揭示了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简要概述了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过程,并指出原型语义理论是它的进一步发展,然后以实证研究方式论证了原型语义理论在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树立学生的原型词义观、辐射观和隐喻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和自主学习意识,真正改变学生的多义词习得模式,从而大大增加多义词习得的数量,并提高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隐喻的运作机制是隐喻理论的核心。从认知角度考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因此,通感隐喻的运作机制是隐喻及隐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从语义冲突、相似性、双重影像等方面对通感隐喻的运作机制进行研究,以加深对隐喻及通感隐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义学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加工,鼓励习得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语言内部规律。习得者应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认知隐喻思维能力,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了解多义词的形成过程,理解并科学地、熟练地掌握词的各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多义词研究一向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polysemy)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身体和思维及词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多义词的扩展是以人的身体在客观世界中的体验为基础的意象图式基础上,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方式形成的。文章试图用认知中的原型理论、意象图式、隐喻和转喻理论来着重探析"打"的众多意义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众多义项衍生的理据。  相似文献   

16.
华庆 《海外英语》2012,(1):92-93
为了进一步认识多义词形成的原因和认知手段,讨论了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观与英语多义词的关系以及为英语多义词教学带来的重要启示,旨在提高多义词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通感"的认知性立体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珍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1):103-106
通感大量存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通感也是一种隐喻。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阐述了通感的思维与认知方式,指出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是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的相识性心理联想,在通感隐喻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联想推理机制有着总体的共性和民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多义词的习得是英语学习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词义由单一到多义的演变是通过隐喻机制实现的。从认知语言学隐喻角度讨论学习型词典怎样再现多义词演变过程、揭示各义项间的语义联系,从而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掌握词义。  相似文献   

19.
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及隐喻认知模式,对通感形容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阐释,并从中探讨通感形容词词义引申的规律。结果表明:通感形容词的词义以原型义项为中心,以意象图式为基础,一方面通过通感隐喻映射到其它感官领域;另一方面,通过隐喻从感官领域投射到其它领域。同时还探讨了通感的规律和原理以及通感与隐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的产生给语言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尤其是以Lakoff为代表的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对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英语中的多义词现象为切入点,运用概念隐喻探讨多义词的形成以及对教学方法产生的启示,能够推动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