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竹枝词创作发达。作为记录徽州风土人情的重要载体,竹枝词中描述了众多的徽州民俗,包括农业及手工业生产、人文教育、岁时节日、婚丧嫁娶、民间信仰等多个方面,构成了徽州地区独有的人文景观,为探析古代徽州民间生活的真实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醒世姻缘传》和《歧路灯》是明清时期两部重要的家庭长篇小说,作者比较宏观地展现了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家庭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其中所写的婆媳关系与传统的伦理道德大相径庭,《醒世姻缘传》中的薛素姐和《歧路灯》中的巫翠姐都是“恶媳妇”的典型。这种“恶媳妇”的出现,与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心理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福建是通交琉球的门户,福州琉球馆在当时的中琉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本文利用中日有关史料,考察了琉球馆名称的由来,梳理了明清时期琉球馆的历史沿革,并从政治,经贸,文化诸方面再现中琉间,尤其是琉球与福州地方间友好交往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明清竹枝词与地方志关系密切。竹枝词或多引地方志作注,以增强竹枝词存史作用;或在注中补充、记述史实,以补地方志之不足。清乾隆时期余上泗亲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采风作成《蛮峒竹枝词》100首,其诗注部分保存的大量一手史料补充了清代贵州许多地方志史料的不足,成为史学研究者做以诗证史研究时的重要参考材料。然经考辨发现《蛮峒竹枝词》中有39首吟咏乾隆时期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服饰文化、婚丧嫁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竹枝词诗注是其引用《炎徼纪闻》《黔记》《黔书》《贵州通志》等地方志作成,是为二手史料。兹特考辨其诗注所引地方志出处,以为后人研究提供史料参考,即利用此部分诗注作历史研究时应谨慎对待,将之与一手史料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5.
向轼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2):43-45,53
竹枝词是由民歌发展而来的一种绝句体诗歌,从流传范围的广度和抒写生活的深度来看,其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大的时期:唐宋的移植期、元的壮大期和明清的繁荣期.本文简略地梳理了这一发展线索,突出竹枝词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的轨迹,力求揭示出其繁荣至今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创作于清代雍正初年的《姑妄言》,除了给我们讲叙曲折离奇的故事外,小说家曹去晶相对地忠实记录了当时南京的世风人情与社会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对南京回族的民俗文化、宗教生活、经济活动等方面多有涉及,这就为明清时期的回族研究尤其南京回族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生动史料。  相似文献   

7.
福州是明清时期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出现了一批客籍会馆。这些会馆主要分为行政会馆、商业会馆、科举会馆三种类型,并根据自身特征和业务需求进行城市的选址分布。在福州近代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这些会馆起到良好的联络乡谊、促进商贸、传承文化、倡导信义等作用,同时也是福州明清时期社会管理的重要补充力量。  相似文献   

8.
王丽琴 《文教资料》2006,(23):73-74
竹枝词是古代的民歌,内容以描写风土民情为主,兼咏爱情。到了唐朝,经过文人的加工创作,逐渐实现民歌竹枝词向文人竹枝词的转变。刘禹锡在竹枝词的这一转变上功不可没。他的《竹枝词九首》和《竹枝词二首》充分反映了当时巴蜀地区的风俗民情和特有的自然风景,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巴蜀风俗民情图,也为今天的民俗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地方志及竹枝词等史料对沙市明清时期的商品市场进行了探讨。沙市在明清以前是作为贸易中转站而出现的,这与文明的积累和外来刺激有关。到明清时期,作为商品集散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沙市商业经济在发达的航运、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及封建政策的调节所创造的良好环境等基础上呈现了新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0.
民俗是带有地方特色的群体性思维及行为模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是我国流传最久的文化,源于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并随着人口的流动、民族的融合而不断得到归纳、完善。早期中医的发展离不开民间习俗的影响,民俗中许多关于饮食养生、文娱活动、防病除害的内容,也反映出中医所提倡的"顺应天时"、"治未病"等养生观念。通过对福州明清时期流传的竹枝词的赏析,从岁时习俗与物质民俗两方面探讨了福州民俗中蕴含的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11.
邓君  周武庆 《文教资料》2006,(33):183-184
民间宗教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流行于社会底层不为政府认可的多种宗教的统称,明清民间宗教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反映当时社会的本质,是其社会最真实的反映。研究这些民间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可以最大程度地研读当时社会的最为本质的面貌。国内外学者对明清时期的民间宗教研究已越来越引起重视,视角业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本文拟从明清民间宗教中各个民间教门的研究,明清民间宗教与民众运动,明清民间宗教与国家政权等几个方面来了解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张文雯 《文教资料》2013,(31):149-151
明清女剧作家有见于史料记载的至少27人,留下现存约24种剧作,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闺阁才女的生活、情感与理想。本文粗略统计了明清女剧作家及其作品概况,并通过具体作品分析她们的创作特征,发现此时期的女剧作家更注重自我才华和内心情感的呈现,并多运用非现实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当时女性的生存状态及情感欲望。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革,女性开始逐渐走向历史的舞台,女性的才华也逐渐显现出来,在文学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明清时代文坛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中国女性文学在明清时期发展至高峰。本文对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做了整理,从创作群体分布、创作意识发展以及与外界交往的变化等多方面阐释了女性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明代著名诗人徐渭认为文学创作应“自适其趣”,故对竹枝词尤为推重,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作品。徐渭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竹枝词的题材范围,利用其格律较为灵活的特点来表现政治历史、社会人生、风土人情。徐渭创作的竹枝词在题材选择、思想内容、艺术水平等方面都已经超越了刘禹锡等人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的才子佳人小说塑造了性情真挚、文采飞扬的女性群像,展现了女性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颂扬女子之才华是这类作品的鲜明特征。才子佳人小说继承了传统小说郎才女貌的爱情观和创作观,同时在新的审美观照和新的女性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展现了佳人富有才华才情的一面,在某种意义上鼓舞了女子冲破礼教藩篱和开展文学创作的热情与勇气。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的嬗变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女性所处的文化环境与社会生活状态的变化。可以说,才子佳人小说中的才女们与社会中的知识女性相得益彰,表现了明清时期女子对生活的梦想和对文学的热爱,为女性文学的繁荣乃至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禹锡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民歌体诗。他一生创作分三个时期,受自身遭遇、创作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诗歌内容主要表现五彩缤纷的生活画面,纯真质朴的男女婚恋情歌,怨愤伤感的思归叹世之情和杨柳桃李的朴素辩证哲理。他的民歌体诗作尤以《竹枝词》和《杨柳枝词》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刘禹锡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民歌体诗。他一生创作分三个时期,受自身遭遇、创作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诗歌内容主要表现五彩缤纷的生活画面,纯真质朴的男女婚恋情歌,怨愤伤感的思归叹世之情和杨柳桃李的朴素辩证哲理。他的民歌体诗作尤以《竹枝词》和《杨柳枝词》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竹枝词是一种由民歌演变而成的诗体。该文首先概述竹枝词的基本特点和演变的历史,潮汕历代、当代竹枝词创作的基本概况,进而从潮汕诗人在竹枝词的创作的丰硕成果中,探索、总结竹枝词的写作手法与创作启示。作者推崇这一诗体,提出学习和研究这一诗体,既要取其所长,又要避其所短,选优鉴劣,古为今用,创作出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新竹枝。  相似文献   

19.
福州三坊七巷保存了大量的古典园林,其中以明清私家古典园林最具有代表性。明清时期,随着许多文人墨客相继在福州出现,福州私家园林逐渐兴盛。三坊七巷明清私家古典园林作为明清私家古典园林的典范,它融合了传统古典园林追求意境、伦理秩序的特点与西方文化实用性的特点,在造园理念、造园选址和造园意境等方面集中体现了闽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相生。温州在中国古代是灾害比较多发的地域。明清时期温州的灾害,主要包括飓风、暴雨、海溢等类型。虽然这些灾害发生时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发生的频率不同,但给当时民众的生命、生产、生活,国家的赋税收入、国库费用支出,社会稳定等都带来很大危害。面对灾害,国家和地方士绅积极应对,包括灾前预防、灾后赈恤等。明清时期温州灾害应对的经验,对今天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