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之一,佛教文化作为唐代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达到了鼎盛阶段。随着唐代中日交流日益频繁,佛教文化以及唐代饮食习惯也东传日本,在日本生根发芽,这使得日本的佛教文化有了新突破,也使得日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新变化。本文从面食、豆腐、食疗三个方面出发,介绍日本饮食文化与唐代饮食文化的关联,从而加深对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新疆丰富的物产资源、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各民族习俗的诸多差异,使新疆饮食文化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区域性,交融性和继承性的特征.研究这些特征,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饮食精致、口味清淡,讲究就餐礼节、食物的形与色、食器和用餐环境等。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日本饮食代表一种纤细精致的文化,反映出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以及严格的上下级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日本江户时期的饮食文化特点主要有:海产鱼类取代淡水鱼类成为副食的主角,传统日式点心制作技术成熟,怀石料理的膳食模式被日本民众普遍接受,城市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图书市场上与菜谱和面点相关的书籍种类繁多,以开放性心态吸收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精华。江户时期是日本传统饮食文化最终成熟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6.
现代饮食理念是希望通过提高日常饮食的营养、合理食用各种食物和均衡营养素的摄取来达到饮食健康的目的。在普通人的印象之中,日本料理的菜品通常是诸如关东煮这种味道单一的炖菜;刺身、寿司这种生食类菜品;又或是天妇罗这种油炸食品。事实上,在这些表象之下,日本料理所体现出的日本饮食文化中有许多与现代饮食观念不谋而合之处。日本料理作为中国大众广为接受的一类外国料理,其对外扩展和备受大家青睐的原因离不开料理本身的特色。日本料理中以生食、海产品、清淡以及乳制品为主的多种类饮食文化,是日本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更是蕴含了许多健康元素。  相似文献   

7.
德宏傣族的饮食文化是傣族长期适应其地理环境的能动成果。德宏傣族主要分布在德宏海拔 130 0米以下的河谷、平坝 ,气候为干湿季分明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此地理环境相适应 ,德宏傣族的饮食文化表现出九个显著的能动适应地理环境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浅议云南省德宏州傣族饮食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宏傣族的饮食文化是傣族长期适应其地理环境的能动成果。德宏傣族主要分布在德宏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平坝,气候为干湿季分明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此地理环境相适应,德宏傣族的饮食文化表现出九个显著的能动适应地理环境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两国在各自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有很多相似的特点。特别是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日本,从遣唐使时期开始,一直到江户时代,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日本的饮食文化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10.
纵观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历程,由于受生存环境、民族文化乃或个体认知等因素的影响,饮食活动往往呈现出多种文化形态。子弟书的作者众多,他们从不同的个体出发,看待世间万物的视角自有所不同,接触到的清代饮食不同,作品中体现出的饮食文化就不同,这些不同恰好体现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民俗性、地域性等特征。在呈现这些饮食文化特性时,子弟书作者从文学话语、审美意象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架构,精准地反映了满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师专学报》2019,(5):25-27
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物种从生到长的规律,同时与饮食文化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安徽节气饮食文化饱含了养生保健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同时也是提高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了解二十四节气理论下的安徽饮食特征,能更好地振兴和传承传统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和果子被称为五感的艺术,其外观、名称、材料、色彩和包装都让人联想到四季景观和醇美的口感。由于日本人对于色彩与外观的敏锐直觉,使得和果子从点心的高度上升到艺术品的高度,奠定了和果子在日本饮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果子成为日本独特的饮食文化符号,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汉字作为古代日本人阅读和写作的主要文字中介,成为日本汉诗产生和发展的独特土壤。汉语与和语一体互动的双语环境,对日本汉诗产生了悠久深刻的影响,使其呈现出独特的双语特征。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汉诗的双语性性质,探求双语环境在日本汉诗本土特征生成过程中的核心功能。东亚汉字文化圈造就了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主体的经典范式,而日本汉诗则成为这一东亚汉诗体系中的忠实追随者及创新之秀。同时,日本本土语言文字对日本汉诗的隐性影响也是非常深刻而持久的。中日双语的长期交融,形成了日本汉诗文特有的训读方式,这一特殊的汉文阅读及写作方式,既有利于日本汉诗汉文的创作繁荣,也隐藏着突破中国诗歌范式的内在动力。本文认为,日本汉诗双语性特性贯穿始终,促进了日本汉诗独特风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日本传统饮食文化受中国影响很深,但却至今能够保存自己独特的一些饮食习惯与传统。本文讨论日本饮食中的鲣鱼干,酱汤,赤饭,梅干,寿司,纳豆等传统食品,探讨为何在被称为世界饮食文化大熔炉的日本,日本传统饮食文化还能得以保存,延续与发展。并期望通过这些探讨,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15.
饮食文化     
《中文自修》2005,(12):48-50
“民以食为天”。所以吃喝是人类生存一个永恒的话题。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宣者,不足以存生也。”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人必须先吃饭而后思维,而不是先思维而后吃饭。”然而,吃喝并不是一个物质层面的简单的温饱问题,更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精神问题,还时时刻刻折射着社会风尚和时代的变迁。在当代中国,吃喝同样是透视中国的成长,变化与问题的一扇极好的窗口。让我们对吃喝的问题进行一番审视和辨析,使我们的精神世界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丰富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使广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港口,广州经济得到重大发展,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市内街道纵横,商业繁荣,人口众多,街市饮食品种丰富,饮食场所林立,夜市热闹非凡,各地风味盛行,再加上广州人精湛的烹饪技艺和精致的点心食品,造就了广州城市饮食行业的兴旺。  相似文献   

17.
18.
丁丁:我们国家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也形成了一定的菜名文化,仔细品味,倒也很有乐趣。  相似文献   

19.
系统介绍日本人传统的饮食习惯及日本料理的精细、美观和日本人的"职人精神",传达了师傅传达的不只是厨艺,料理也等于处世之道的理念,找寻其中欲表达的日本传统文化。同时探讨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文化必然受到时代洪流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日本人的表现同样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人们就将饮食归类为文化和艺术发展的范畴,饮食不仅是为了满足单纯的心灵和生理所欲,更是为了要求其颜色、味、道、形、器,乃至与周围的环境、习俗等保持协调,也是为了与戏曲游戏、诗词歌赋等各种艺术形式紧密融合起来。将地方饮食文化融入幼儿游戏,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而且也是推动地方特色游戏文化创新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