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题目]按照课本上的办法,把一个圆形纸片剪开、拼成了一个近似长方形。近似长方形的长是25.12厘米,圆形纸片的面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2.
<正>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可我认为,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风景,只是你审美疲劳,眼睛麻木罢了。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套用罗丹的话,熟悉的地方不是没有风景,而是缺少一双审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的心。那么,如何从我们最熟悉的地  相似文献   

3.
<正>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可我认为,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风景,只是你审美疲劳,眼睛麻木罢了。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套用罗丹的话,熟悉的地方不是没有风景,而是缺少一双审美的眼睛,一颗  相似文献   

4.
在"已经"一词的发展过程中,把"经"看做"词尾化"并不合适,因为从副词词尾化的原则入手,"经"并不符合条件,它不完全等同于"-自"、"-为"、"-在"、"-地"、"-来"、"-然"等一系列词尾化的现象。只能说,"经"具有词尾化倾向,由于"经"的虚化,引起了"已经"的重新分析,即"已经"的结构层次改变了,而这也是"已经"成词的基础和必由之路。义素分析法可以证明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副词难道是由原本分立的两个语言单位难与道,因句法位置的相邻而线性地组合到一起,在双音化大趋势以及人们心理组块的作用下,通过取消二者之间的语法边界而逐渐融合并凝固成双音节复合词的。其词义经历了由实而虚的演变过程,由最初的难以言说演变为说不定的意义之后,难道便可引入一个具体而有疑问的命题,以此来表达说话人的某种主观判断或推测。后来在表判断或推测的基础上,词义又得以进一步虚化。当难道引入的是说话人无疑而问的真值判断时,难道就逐渐失去其具体的词汇意义而演变成一个表反诘的语法标记。  相似文献   

6.
"经"作为时间副词,辞书多训为"曾经"义,但是早在西晋"经"就已有表示"已经"义的用例,至隋唐之际用例增多."已经"成词是"已"、"经"同义复合的结果,至迟在晚唐五代"已经"就已完全成词.  相似文献   

7.
发展至现代汉语的"相亲"实为两个词。通过描述相亲相爱的相亲1、"议婚时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婚姻对象是否合意"的相亲2的成词过程,我们发现相亲1的词汇化衍生方式分别是偏正短语词汇化和动宾短语词汇化。词汇化程度是有等级的,相亲1词汇化程度低些,相亲2词汇化程度高些。探讨"相亲2"的词义发展变化及其原因,可为语文辞书编纂提供新的线索和解释方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将就"一词的成词,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短语"将就"的词汇化,一是动词"就"的词义制约,一是"将就"语源义及认知的影响。最早在南宋时期"将就"凝固成词,最初表示的是"迁就"义,到了元代才产生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勉强"义。从历时层面来看,其词义由多样性向单一性集中。  相似文献   

9.
流行的单音节语素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表达中,它们大多具有高度的能产性和丰富的表意功能。本文从类推机制入手,考察这些单音节语素如何在复制及变异的过程中生成新的流行词语。通过考察类推这种成词方式的灵活性和能产性,揭示这些新词语在成词过程中的内部动因。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的"企业"一词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领域,本文通过对"企"和"业"的字义分析,发现两者字义间存在关联,为两字连用成词提供了基础。"企业"成词于1896年,最早见于《和英大词典》,其词义经历了从"事业开始"义到"期盼事业"义,再到"经济活动的部门"义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1.
"要紧"和"紧要"作为一组同素异序词并行于普通话中。两者的并行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晚唐五代的文献中。"紧要"先于"要紧"出现,它的产生是由两个近义语素"紧"和"要"并列组合而成,没有经过句法上的短语到词的演变阶段。"要紧"是在"紧要"的基础上运用同素异序构成。两者先后出现,后长期并存。随着语言的发展,两者的词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演变。其词义演变与联想作用、人的思维的发展变化以及"紧"的虚化义的产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着”是现代汉语中新出现的书面形式,目前,大部分字典辞书还未将其以词的身份收录。本文将通过对“本着”的形成溯源,来认识它的产生,并尝试着分析其成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觉”作动量用法及“睡觉”成词的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觉”的出现年代已有明代中叶、北宋两说。通过地“觉”作动量词时间的考查,可以推论“睡觉”的成词当在之前,年代为晚唐五代。  相似文献   

14.
“往”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主要用作介词。作为连接处所名词的成分,“往”最初其实是个表示趋向的动词。“往”大概在唐宋年代开始虚化,到了明清年代,用作介词的例子已经比较多见。但其完全作为介词来使用,还是近一百年的事。其语法化的动因,首先是处所词语的出现,再就是连谓结构的形成,这是从结构上说的。从语义上讲,处所词表示的语义指向由“往”移到了后面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的转折连词"然而",是一个由两个单音单纯词逐渐发展演变而成双音合成词。在上古汉语中,起初它们只是在表层形式上相临近的两个成分的组合,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以单音词的身份临时组合出现在话语当中,使得这个表层组合逐步结合为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本文打算对这一成词过程作一个说明,并试图解释成为合成词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的三音词“了不得”与“不得了”在否定词组“不得”词汇化后再词汇化,由否定式的动补词组和偏正词组分别凝固成词,经历了一个词组特性不断弱化以至最终消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杨义凤 《文教资料》2012,(34):110-111
《北齐书.刑卲传》"带领"为词组,同义连用,为"兼任,兼职",但该义在词汇发展史上词义消失,并没有进入词"带领"的义项中,文章对"带领"成词与非成词命运作了分析。明确表义、韵律表达、重新分析、韵律表达等因素促使"带领"成词。  相似文献   

18.
假设连词"即"成词于战国时期,语法化完成的标志是:位于假设复句从句的句首,且在分句主语前。从用法上看,连词"即"所领的假设分句常表示"不如意"的情况。其语法化过程经历了从动词—时间副词—假设连词的历程,从时间副词到假设连词的语法化过程则体现了从可能性认识情态到虚拟性认识情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许多”一词由唐五代“如许+多”结构而来,北宋时“许多”在“这样多”义项上成词,南宋时“许多”在“很多”义项上成词。《祖堂集》保存了“如许+多”结构早期而丰富的例子,对探索“许多”的成词过程功不可没。唐代诗歌的格律化要求加速了“许多”的成词。  相似文献   

20.
动词"爱"的语义发展沿着两条路径来进行。一条是在词义层面,表层义素[+积极]的凸显使动词"爱"发生了初步语法化,但这个语法化过程没有继续下去,初步语法化的结果又重新分析为实词;另一条是在语素义层面,语法义素[-可控]的凸显使"爱"的语素义进一步虚化,语法化过程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