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与写密不可分。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文体的语篇.了解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有助于透彻地理解文章。本文讨论了如何借助记叙文的写作特点指导记叙文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教学多年,我一直对诗歌教学不以为然,认为初中阶段对学生诗歌鉴赏的要求不高.加之诗歌较之小说等文体不够通俗易懂.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又不浓,因而,忽视了对诗歌教学的研究,在平时,我往往让学生读读、背背,概括主题就草草了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写好“读后感”的五步法“读后感”这种文体,是近几年来高考。中考作文题常见题型。怎样写好它,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三步法:一是”读”.先要读懂原作。这是前提和基础,因“感”是由“读”而生。只有深入细致地读们原文.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准确把握其中心,获得真...  相似文献   

4.
张海侠 《考试周刊》2013,(90):28-28
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独特文体.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为主.引导学生在听读、朗读、宽读、品读、诵读中提高文学素养.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一、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一)思维陈旧,老牛破车新课改教材的显著特点是:五个必修模块按照不同的文体组合成不同的单元,讲读与自读相衔接相迁移。四个选修模块按照不同的专题编成系列。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新课改课堂教学的精髓。而我们有些语文老师不管教材怎么变,我自岿然不动,选修课和必修课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都一样:起始导入阶段都是先写课题,再介绍作者;整体感知阶段就是划分段落大意,  相似文献   

6.
杨国泰 《农村教育》2007,(7):118-118
读.在文言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由于文言文大都具有声韵美和节奏感,且篇幅短小.特别适合于读。学生通过读.达到理解词义.把握主旨.辨别文体风格.借鉴写作技巧的目的。而熟读成诵.可使学生随时回味,加深理解,受用终生。因此.教师教文言,应着力在“读”上下功夫。大体说来.文言教学中的“读”,可起到以下作用。  相似文献   

7.
阅读能力既是高考英语重点考查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是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本文结合高考阅读不同文体的特征,总结相应的阅读策略.反思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间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人高二暑假时读《红楼梦》,读出的是一群人在一起的日子,是四大家族的势力;读大学时又读《红楼梦》,读出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历史;工作后再读《红楼梦》,读出的是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不同,是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是四大家族的肮脏。三个阶段的阅读.给本人带来三次不同的感悟。  相似文献   

9.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08,(11):52-52
就阅读而言,自主阅读与阅读教学是有所不同的。自主阅读一般是先内容再形式,而阅读教学大体上是先形式再内容。形式的层面,包括文体、结构、技法、语言等,都可作为阅读教学的依据。其中最主要的是文体,文体不同,结构与技法及语言等都有不同。反映到教学中来,文体便成为教学的一个依托,且依托于文体来展开阅读教学,可以说借助了一个最为便利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0.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举要银川师范张欣中师语文教学应重视对中师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我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分别采用读、概述、复述和背诵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能力训练。其目的有三:1.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使之条理清楚,逻辑性强;2.加强记忆;3.在记忆的...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另类文体,指的是有别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常规文体的其他文体,如公开信、倡议书、慰问信、贺电、日记、书信、演讲稿等应用文体,以及聊天记录、微博、访谈体等。因为不同的文体具有各具特色的结构方式,所以通过选择使用另类文体来成文,无疑也是一种可以让谋篇布局更加巧妙、更为精彩的好方法。让我们读例文、悟写法。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文体意识最主要的途径,是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言语实践。在实践中感知文体和培养文体意识,在文体意识下开展实践。言语实践,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根据不同文体的言语表达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使之有所体认和心得,进而逐步形成文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由对语言进行单纯的节奏、韵律、语法等外在形式的关注转向对人类的精神的探索.大大拓展了文体研究的视野,为对于复杂变幻的文本的文体作出规律性的揭示打开了一条通道。自白、自我、自然在内核上是相互关联和统一的.又从语言特征、人格理想和审美意识等人类文化的不同层面展示了散文的文体特点.显示了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不同的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新高考英语题型的改变,不论是对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无疑是全新的挑战,因此改革传统套路式阅读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读后续写的教学实践要注意材料的选择、段落开头句的编写及关键词的选择;概要写作的教学实践要考虑到不同文体的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多样性。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贯穿在长期有意识、有目的的以读促写的课堂当中,让学生真正从怕写到愿写再到会写、悦写。  相似文献   

15.
唐松 《学子》2012,(4):52-53
一、研读议论文阅读的中考考点。预测命题趋势近几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考点固定,形式多样。议论文文体阅读能力的主要考点有:1.提取归纳短文的中心论点或者提取归纳某一段的论点;2.论据分析、补写;3.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作用:4.论证结构的理解;5.议论文语言风格的体会。6.读议论文写启示。当然考点是死的,  相似文献   

16.
徐秀艳 《山东教育》2005,(28):35-35
一、导读课题,引导超前思维 所渭超前思维,是指阅读一篇文章前.根据文章的题目自己先行构思,想象其内容和情节,然后再阅读文章内容。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先领学生读题、解题.然后让学生看看这个课题,借助自己从电视、书刊中见到的、听到的战争年代的情况及英雄人物的特点,想一想应该写什么,怎样写,(可以启发全员思考、口头交流)最后让学生读课文,进行比较。看看自己想的与文中写的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通过教师的点拨,  相似文献   

17.
案例描述 1.学习g、k、h读音。(出示课件,看画中藏着哪个字母宝宝,师分别教读,再齐读检查。) 2.学习拼读音节。(新内容是学习三拼音)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委颁布的新编中学语文通用教材已使用一年了。老师们都说中学语文新教材构成方式好,是以讲读、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三类课文为经,以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大文体为纬,以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为培养目标构成的。三类课文,横向分布;三大文体,纵向排列;四种能力的形成是通过三类课文的教学由三大文体逐课延伸而完成的。但老师们也普遍反映,语文教材内容多、分量重、时间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教会学生读文章,而要真正教会学生读文章,首先必须有一位会读文章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自身的阅读能力,是教学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如果教师读好了课文,得之于心而不是仅仅求之于现成的参考和教案,到课堂教学时,自然就能游刃有余,不会再感到枯燥、机械或困惑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课文共计280多篇,占据比例最大的是以下五类文体。笔者根据文体特征,列举相关课文来浅谈有效解读文本的实践研究,即"会  相似文献   

20.
赵家菊 《江西教育》2004,(11):33-33,37
读书,顾名思义,书是要通过“读”来达到理解的、相对其它文体而言,诗歌言简意赅、高度凝炼.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它进行正确的朗读必须有较为丰厚的文学功底作基础。从好几次诗歌教学的听课中发现.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文学功底.致使学生有些宁音读得不准、语调读得不妥、停顿读得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