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课后服务是为学生课后活动提供的服务,由政府经费补贴、学校酌情收费、教师获取适当劳酬的课后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课后服务不仅具有解决小学“三点半难题”的本体价值,还具有预防校园欺凌、践行素质教育、保证教育公平的育人价值和增加人民幸福感、缓解社会矛盾的发展价值。我国已形成了学校、学校家委会、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和社区主导的四种课后服务基本方式,也存在部分地区未开展课后服务、服务性质定位不明确、服务主体权责不明、服务的教育功能彰显不够、课后服务配套缺失等问题。改进课后服务还需明确定性收费、建立公正合理的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重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遵循自愿原则的同时对亟需服务群体给予优先保障,严格教育目标取向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加强课后服务过程管理与课后服务质量评估,健全课后服务统筹配套管理制度、整体联动化解课后服务难题。  相似文献   

2.
刘宇佳 《中学教育》2021,18(2):71-82
小学生课后服务区域发展经验是优化我国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宝贵资源.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W市中心城区小学生课后服务管理的现实考察发现,课后服务主体以学校和在职教师为主,课后服务对象基本遵循学生自愿原则;课后服务制度建设状况良好,但家长、教师等群体对课后服务相关规定与办法的熟悉度有待增强;课后服务内容较丰富,能适应不同年级...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是稳健推动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重要举措,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仍面临课后服务制度规范亟待完善,课后服务人员权责有待厘清,课后服务保障体系有待健全等现实难题。面向未来,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应优化完善制度规范,夯实稳固政策根基;明确多元主体权责,形成教育治理格局;建立健全服务体制机制,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实施课后服务是一项教育惠民工程,不仅能够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的难题,而且可以为实现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其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此,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已在我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亟须得到关注与解决。为此,本文基于“活动”主角地位,阐述我国对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的政策扶持,深入剖析、客观论述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以问题为基本导向,尝试从不同层面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充分发挥课后服务的全方位育人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课后三点半”活动自“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在各地广泛开展,是中小学课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减轻家长负担,启动后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在助推学生健康成长方面成效显著。目前,“课后三点半”活动的内容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出于学生自愿并符合其兴趣,及其能否缓解家长焦虑是影响学生活动选择的主要因素。据此,明确质量标准和健全教师保障制度并均衡优质资源,细化“课后三点半”活动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家校社多元治理平台是推进“课后三点半”活动积极健康发展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怎么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解决"三点半"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政策目标。事实上,孩子放学与家长下班作息时间不匹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相比较而言,一些发达国家对此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文化、制度和技术解决方案。虽然各国不尽一致,但在对课后服务的认识定位、经费保障机制、场所供给、内容设计、师资配置、质量监管等方面还是表现出了一些共通的特征。这些问题恰恰是全民课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发达国家的很多具体做法值得研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9.
瞿林 《教师》2020,(4):7-8
“三点半”课后服务在我国中小学的普遍开展,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时间保障、经费支撑和师资队伍等资源的优化。“三点半”课后服务中,校本课程的发展面临着规划目标不明确、教师积极性不高、课程连贯性系统性有待提高等难题。“三点半”课后服务进一步促进校本课程发展需注重三点:学校课后管理需更为规范;教师开发课程需更为主动;校本课程开发设计需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与义务教育紧密相关的一种教育延伸服务,属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畴,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涉及政府管理权、学校办学自主权、家长监护权、教师休息权等的交叉与嵌套。在此过程中,政府应修订自身边界,发挥主导而非主体作用,使市场与政府提供的学生课后服务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平衡与活力。学校是课后服务的主要责任主体,应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但也要科学界定学校的课后服务责任限度,促使其积极履行与教育、管理职责相对应的安全保护职责的同时,避免因过于强调安全责任而弱化课后服务的教育功能。此外,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中教师的休息权、获得合理报酬权、家长的选择权等也应得到保障和尊重。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学继续教育是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但这项工作的开展当前面临着认识不够到位、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制度不够完善、经费不能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正确认识存在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对搞好新形势下的师训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新疆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始终把反分裂反渗透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摆在首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必须认识到,当前教育领域反分裂反渗透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的工作还存在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筑牢中小学反分裂反渗透的防线。  相似文献   

13.
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短板与不足。“双减”格局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成为了新的目标导向。课后服务与其他环节相联动,教育信息化2.0也给我国课后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特提出制定和完善课后服务实施细则、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体制机制、加强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因地制宜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推动课后服务均衡发展、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对提高全社会的信息生存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认识问题,资金投入问题,信息技术师资问题,以及对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应用的研究问题等.针对这些情况,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全员培训.  相似文献   

15.
在对桂林市部分县、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从几个方面探讨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增强思政课整体育人功能的关键。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着自身的内在要求与特点。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目标的断裂与模糊、内容的叠加与重复、教学方式的笼统与评价建设的进程不一等问题。未来的课程一体化建设需要立足不同阶段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在体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阶段性特征中,增进培育效果,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改革探索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动机上,缺乏自主性;内容上,缺乏整合性;方法上,缺乏反思性;对象上,缺乏针对性;形式上,缺乏实在性;后续工作上,缺乏实效性。影响着继续教育的质量,这些地方也是我们改革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上,指出其主要构成要素为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手段与培训管理六个要素,并从各要素的角度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丽丽 《中学教育》2010,(12):37-42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是一种推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合作因为层次、类型、模式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运行机制,相应地会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加快大中小学文化融合,加强校本培训,完善教育技术信息平台,是规避已有合作中的弊端和问题,实现大中小学高层次和规范合作的必要内容,置身式的合作方式会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全息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