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幼儿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需要顺应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行动的特点,采取循序的、正面的、耐心的、一贯的教育措施。特别是现在社会生活日趋丰富,传播社会影响的途径也日益增多,幼儿接受社会行为的影响也将随之提早与增多;且幼儿思想幼稚、简单,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目前又多是独生子女,因此,要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必须十分讲究教育的方法。现将主要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心理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应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通过多种活动,反复练习,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六带一"的教养下,幼儿普遍存在着一些诸如任性、攻击性行为、不合群、不善合作分享等心理问题。《指南》中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园应该为幼儿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幼儿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都说,不读书的孩子不会怎么样,但读了书的孩子一定会不一样:他们的心灵会充盈起来,他们的眼睛里会多一些亮晶晶的东西,他们的脑子里会多几个问号,他们的脸上会多几丝笑容……阅读,在孩子的心理萌芽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目标,以卫生科学、体育科学为内容的教育,也是向幼儿进行保护自己身体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健康教育可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对个人卫生、公共卫生的态度,形成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期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幼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3-6岁的幼儿知识贫乏,不懂得怎样保护自己和…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19):151-152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基于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涉及幼儿的全面成长,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的心理辅导和引导,鼓励幼儿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社会交往,并且以正确的心理状态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等,逐渐形成正确的心理状态。本文将从幼儿教育的细节教导之处、家园联动时机、教学游戏环节等有效引导,让幼儿受到健康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与心理卫生专家共同研究,他们认为,心理健康的幼儿智力发展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笔者从事幼教事业多年,也发现了诸多问题。如幼儿之间的互不相让,报复行为;幼儿的过分胆小,懦弱;幼儿的好吃懒做,讲究穿戴等。幼儿身上表现出来的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决不能忽视。因为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小问题很有可能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那么,家长朋友们应该如何来塑造幼儿健康的心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活动、游戏、节日活动等)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幼儿在幼儿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渡过的。他们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等都会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所反映,而且某些心理障碍和症候行为,也常常会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表露出来,这不仅能使教师更广泛、更真实地掌握幼儿的心理健康,而且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来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可以说,各种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心理卫生工作最主要的阵地,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除了进行一些专门的心  相似文献   

8.
龙素华 《甘肃教育》2011,(19):46-46
学龄前幼儿(3-6岁的学龄前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能力较低下,自我意识也还处在萌芽状态,因此,极易受到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而学龄前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将对他们今后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形成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活动、游戏、节日活动等)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幼儿在幼儿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渡过的。他们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等都会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所反映,而且某些心理障碍和症候行为,也常常会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表露出来,这不仅能使教师更广泛、更真实地掌握幼儿的心理健康,而且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来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可以说,各种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心理卫生工作最主要的阵地,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除了进行一些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辅…  相似文献   

10.
教育活动 (包括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节日活动等 )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幼儿在幼儿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度过的。他们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适应能力、人际关系都会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所反映,而且某些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也常常会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表露出来,这不仅能使教师更广泛、更真实地掌握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而且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来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为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除进行一些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辅导外,更应重视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卫生工作。 …  相似文献   

11.
刘娟 《早期教育》2003,(9):12-12
在改革的大潮中,身处激烈的竞争环境,许多幼儿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不只是他们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幼儿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有意无意地在其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并最终对幼儿人格的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只有教师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幼儿教师怎样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幼儿期是建立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时期,开展幼儿健康教育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能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使幼儿健康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针对当前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几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一、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一个健康的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不单是文化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思考方法等,这往往就是我们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一直忽视的一种人格教育。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就是利用语文教学,熏陶、感染、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异化,促进人格的高扬与发展,为孩子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健康的人格底色。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应该渗透一个理念,那就是培养和形成学生的社会化个性。要使学生具有社会性,但同时也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并以此维持“人类学平衡”。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一个健康的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不单是身体的健康,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等心理品质。这往往是过去的传统教育中一直忽视的。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觉、乐意接受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合理要求,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取,让学生在学习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应将“成功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幼儿正处在道德品质的初步发展阶段,要使他们从小具有良好的个性和品德,必须从道德认识的培养着手。幼儿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具体体现为他们的道德评价的发展水平。而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已为他们道德评价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幼儿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是在环境影响下逐步进行的。他们的心理活动的目的性和独立性是在社会交往中得到增强,并逐步学会按成人的要求调节自己的行为。凡成人表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他们也认为是正确的行为,反之便认为是“不好”的行为。“好”与“不好”是幼儿最初的道德评价水平,这对他们以后个性品  相似文献   

17.
林春梅 《新课程研究》2009,(10):120-121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一个健康的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不单是身体的健康,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等心理品质。这往往是过去的传统教育中一直忽视的。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觉、乐意接受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合理要求,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取,让学生在学习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应将“成功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一个健康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不单是文化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思考方法等。这往往是我们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一直忽视的一种素质。因此,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觉、乐意接受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合理要求,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  相似文献   

19.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生理成长、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对学龄前的儿童进行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心理教育,使幼儿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本文结合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念,提出一些创新策略,以期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幼儿的成长与幼儿园环境息息相关,健康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身心得到合理发展,但每个幼儿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的爱好和优点都不相同,有人喜欢学习,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唱歌。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营造有利于幼儿个性发展的健康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