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的教育教学观念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三玲 《培训与研究》2006,23(10):85-87
针对传统智力观的局限性,美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是多种不同智能在不同人身上的特殊组合,受个体所属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性。这一新的智能观极大地影响我国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力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元智力理论对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观、结构观、课程观、教学观与评价观也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多元智力理论关于智力的崭新的定义及智力发展与人类学习的“革命性”观点,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内涵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改革中的问题。多元智力理论对成人教育改革中建立积极的学生观、灵活的评价观和“对症下药”的教学观,深化成人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智力观及其对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智力观的弊端日益明显,新的智力观应运而生。现代智力观中以多元智力观、成功智力理论和情绪智力理论最具代表性。这些现代智力观,对我国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培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应成为我国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创新教育为核心;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理念;正确的评价观应建立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基础上,要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智力培养可以培养情绪智力为“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多元智力理论在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而且已经成为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借鉴和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来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指导我们的外语教学:对于我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个性化的学习观和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观;对于促进我国外语教育的改革和学生外语综合素质的提高皆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也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更新智能观念,借鉴多元智力理论,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发展学生的各项智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曹俊波 《中国培训》2006,(11):56-56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是由功能不同、相对独立的不同智能组成,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每一个体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种智能,各种智能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个体的差异在于所拥有某种智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我们不能说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应该说哪个学生在哪一个领域里更聪明。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在于冲破了狭隘的以语言和数理逻辑智力为核心的传统一元智力理论的桎梏,向传统的智力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人才观、教师角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8.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是由功能不同、相对独立的不同智能组成,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每一个体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种智能,各种智能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个体的差异在于所拥有某种智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我们不能说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应该说哪个学生在哪一个领域里更聪明。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在于冲破了狭隘的以语言和数理逻辑智力为核心的传统一元智力理论的桎梏,向传统的智力观、教学观…  相似文献   

9.
加德纳在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出了智力的新内涵和智力的基本框架,并认为不同个体拥有其独特的智力结构,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有如下启示:树立人人成材的学生观、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坚持统一性和多样化的课程观、坚持多元多维的评价观;我们在借鉴和应用多元智力理论时,也会遇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如何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中的音乐智能,指导《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以音乐智能为依据,创设轻松的听力训练环境、创造多元的视听教学环境,增设说话环境。  相似文献   

11.
“媒介即隐喻”是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基本理论命题。该理论继承并发展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在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电视媒体进行批判的同时,对媒介的文化力量进行了独特的揭示,指出了媒介具有强大暗示力,能够影响现实,定义现实世界乃至重构世界。这种理论话语对于反思当下中国社会的娱乐文化现实有着警惕和启发意义,特别是能够提醒媒介受众时刻保持应有的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12.
И.П.巴甫洛夫于1932年提出了从本质上区别人与动物大脑反射活动的学说——两种信号系统学说。巴甫洛夫把以现实的事物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紊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人由于社会生活和劳动,在第一信号系统之外进而产生了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即第一信号的信号,是以说出的、听到的、看见的语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王令训教授在怀化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发表的“论第三信号”一文提出了第三信号理论,认为第三信号是第二信号的代表,如“www”代表全球广域网络,“√”是“开平方”的代表等等,笔者认为这种理论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3.
黄庭坚“夺胎换骨”法与陈师道《次韵答秦少章》诗中提出的“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是宋代诗论中两种不同的“换骨”说。前者源于佛禅话语,是以禅喻诗的著名诗论;后者出自道教内丹学说,是以仙道论诗的典型诗论。陈师道“换骨”说与黄庭坚“学诗如学道”有联系,是指学诗的艺术修养过程,通过勤奋、艰苦的研习,最终达到理想的审美境界。陈师道“换骨”说与内丹炼养有共通性,突出表现在勤奋苦修和养气静心两方面。它对以禅喻诗习气的形成具有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钟嵘“滋味说”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嵘的滋味说是一个单纯而明确的文学审美概念,融汇了前代文论家的味论思想,其内涵是以“三义”为艺术手法,风力与丹彩相济,这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实际上,滋味说揭示了艺术美感的本质——情景交融的意境美、风力与丹采并茂的技巧美,触及到文学风格的领域,成为文学风格的构成元素。因此“滋味说”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仅适用于五言诗这种诗歌形式,也适用于六言、七言律诗、绝句等额体诗和词体。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隔”与“不隔”的美学命题.“不隔”的思想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真切”;二是物我合一,景与情浑;三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从理论来源看,一方面,“不隔”来源于西方的直觉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诗学批评本身包蕴着对直觉的重视.从更深层次说,“不隔”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心物交感的哲学思维.王国维极为推崇“不隔”,并以此作为评价诗歌优劣的标准.然而,作为一种审美范畴,“隔”同样具有一种“意内言外”的美.“隔”与“不隔”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真切”,它们都是紧紧围绕境界说而生发的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6.
自“六书”始,历来学者对汉字结构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探索。从传统的“六书”“三书”理论到如今的“字符”、“字素”等新术语的出现,汉字结构的探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发展脉络。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逐渐认清了汉字结构研究中要区分造字法、用字法、汉字的动态构造方法与字形的静态结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层面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为“核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核心论是对中心论的发展和超越。中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天人关系及人我关系的日益紧张。核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发展的结果是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更加和谐的状态。因此,就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言,用核心论统领中心论,用人的全面发展统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唯一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六书到三书的发展,并比较了六书和三书的异同以及现代学者三书说之间的优长,认为在归纳汉字结构方面,无论是传统的六书还是现代的三书,都有偏颇之处,都不能涵盖古今所有汉字的结构类型。分析了古今汉字的结构类型,用大量的字例证明,汉字的结构原理应该是四书,即表意字、形声字、假借字和记号字。  相似文献   

19.
"政治感伤性"是袁可嘉40年代现代诗理论中较早涉及的现象,同时,也可以视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之一。但现代诗的"政治感伤性"不同于"政治性",它在40年代出现具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指向。为了能够更为全面地揭示袁可嘉现代诗理论的立场、策略以及理论资源,论文以此为线索,具体通过5个主要方面论述其内容及特点。至于其目的,不仅是为解读袁可嘉的现代诗理论引入一个重要视点,而且,也会在具体分析其理论的过程中,触及现代诗的历史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试图阐述一种正统马克思主义,他自己也努力想成为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但是,结果却并没有获得成功,反而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究其原因可能很多,但是最为根本的一点.在于他主张的总体性辩证法否定自然辩证法。而否定自然辩证法主要会导致三个后果:一是致使他的总体性辩证法失去物质基础,成为“空中楼阁”;二是在认识论上批判反映论,反映论因此成为他批判的“靶子”;三是他宣称通过总体性辩证法要实现的“当前目标”和“最终目标”都成为幻影,对于他而言,改变世界只是“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