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时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相似文献   

2.
主演:荆轲、太子、龟丞相、西门吹雪、嬴政话说战国末年,秦国最强,有吞并六国之野心,于是,引出了以下这则可歌可泣的事迹——荆轲刺秦……第一幕(密谋)人物:燕国太子(黄袍)座右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龟丞相(官服)座右铭:你管天管地,还管得了我拉屎拍马屁?天气:晴空万里地点:燕国皇宫后花园一个美好的早晨,鸟语花香,太子和龟丞相在后花园散步。太子:唉……(摇了摇头)丞相:太子何故哀声叹气?太子:如今天下大势,尽归秦国,其他五国已灭,现在他们已经把矛头指向了我们。到时,我怕再也不能一边听着Jay的《简单爱》,一边开着心爱的宝马到海边去兜…  相似文献   

3.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定国号为明,改元洪武,建立了一个新的封建王朝。 “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以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但由于中书省“百司纲领,总率郡属,”权力极大,易对皇权形成威胁。恰好,此时出现了左丞相胡惟庸“谋不轨”事件。明太祖为巩固封建专制主义皇权,断然采取措施,于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且“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至此,废除了自秦以来实施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帝方自操威柄,”集大权于一身。传统的说法是,明太祖废除丞  相似文献   

4.
张星 《考试周刊》2014,(7):30-31
<正>1.丞相。秦、汉定制,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太尉掌军,御史大夫掌监察,又兼为丞相之副,起互相制约的作用。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但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魏、晋以后,真正担任宰相的多用其他名义,而丞相只用位置权臣如曹操、王导等,往往进一步即登皇位。一直到南宋孝宗以后,才又采用左右丞相名称。辽、金、元亦同,但是此时的丞相已无汉代丞相的实际权力。明初亦设左右丞相,不久即废,只以内阁诸臣参与机务,自此以后不再有丞相之名。但习惯上唐、宋之同平章事亦以丞相  相似文献   

5.
札记二则     
(一)“如律令”掇琐 汉朝诏书制策末尾多赘“如律令”三字。《史记·三王世家》:“六年四月戊寅朔,癸卯,御史大夫汤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诸侯相,丞书从事下当用者。如律令。”《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二年五月:“癸未,诏曰:‘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又,“建武六年正月辛酉,诏曰:‘往岁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其命郡国有谷者给禀,高年鳏寡孤独及  相似文献   

6.
草书张丞相好草圣而不工,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绝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其侄曰:『胡不早问,致我忘之?』(宋·邢居实《拊掌录》)  相似文献   

7.
关于小篆字体的产生,历来有秦丞相李斯作和程邈作两种说法。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而在提及王莽时六书,三日篆书即小篆一句下,又  相似文献   

8.
工之侨为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勿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  相似文献   

9.
一、古文助读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译文:张丞相喜欢写字但不够工整。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可是)丞相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一天他得到佳句,拿来笔很快去写,(以致)满纸龙飞凤舞。(写完后)…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中,丞相作为“三公”之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谓是位高权重,而作为丞相的重要属官——丞相长史,史书记载相对比较零散,故对其职能的认识也还是停留在比较宏观和浅显的层面。文章综合相关历史典籍,认为丞相长史的职能主要是:承丞相之使,逐捕坐法人员;参与案狱的审理;给丞相出谋献策,提供意见参考的职能。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中,丞相作为“三公”之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谓是位高权重,而作为丞相的重要属官——丞相长史,史书记载相对比较零散,故对其职能的认识也还是停留在比较宏观和浅显的层面。文章综合相关历史典籍,认为丞相长史的职能主要是:承丞相之使,逐捕坐法人员;参与案狱的审理;给丞相出谋献策,提供意见参考的职能。  相似文献   

12.
追韩信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阅读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初辟丞相府吏,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茂性不好争如此。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  相似文献   

14.
自钟惺的《诗归》开始响誉晚明文坛,托名之作也陆续出现。其中题名钟惺的《名媛诗归》是一部较为特殊的评选集,因为此书所选评的对象主要是女诗人的作品。评点者反对复古模拟、崇尚自然真实,这些观点,与钟惺文学理论所强调的内容大致相同。《名媛诗归》的评点也是很有价值的,它一方面宣传了妇女文学的魅力,另一方面宣传了竟陵派的文学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相似文献   

16.
经学僻于孔子,盛于两汉,西汉中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由是大振。元、成以降进入其鼎盛时期。清代经学家皮锡瑞曾说:“经学自汉元、成至后汉,为极盛时代,其所以极盛者,汉初不任儒者,武帝始以公孙弘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元帝尤好儒生,韦、匡、贡、薛并至辅相。自公卿之位,未有不从经术进者。青紫拾芥之语,车服稽古之荣,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以累世之通显,动一时之羡慕,后汉桓氏代为师傅;杨氏世作三公,宰相需用读书人,由汉武开其端,元、成及光武、明章继其轨。  相似文献   

17.
诗经·采薇     
《学语文》2009,(5):1-1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相似文献   

18.
[原文]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相似文献   

19.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职设于秦,西汉时渐成定制。西汉三公制演变分为三个阶段,西汉初期,以功臣为三公,丞相位尊权重;西汉中期,太尉易名大司马,横跨中外朝;西汉后期,大司马专朝,御史大夫禄秩同丞相,三公制日臻完备。  相似文献   

20.
一、古助读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惜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日:“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