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汉唐时期陕西古典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丝绸之路的出现,汉唐时期独具陕西特色的体育文化和世界很多国家的体育文化进行了相互的交流,更大程度地丰富了体育项目,促进了古典民俗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通过对汉唐体育文化的研究,更多的发掘古典民俗体育的特点,揭开汉唐时期陕西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盛况,为当今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壮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美国职业骑牛起源于美国的西部文化,是美国西部文化的一个重要显现;职业骑牛具有比赛过程惊险刺激、明星效应明显、极强的外来包容性等特点;职业骑牛对于教育青少年、传递国家精神、传承国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借鉴其成功经验,把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现代化的合理改造,从而更好地延续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黎族传统体育发展。主要结论:黎族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祭祀、生产生活与娱乐活动。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现代体育冲击、交流频繁的民族文化、后继无人以及资金匮乏等,都严重制约着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建议:只有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将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才能不断推动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其发展状况如何,全国民运会为其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的大舞台。分析了全国民运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机制,保护与发展状况,传播方式;提出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建议:选择性保护传统体育项目,对于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家园核心的项目要大力进行保护和传承。对于不合时宜、违背人类普世观,与人类发展方向背离的项目应该果断舍弃;辩证性发展体育项目,既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上舞台,也让其扎根民间;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数据库,更加直观、立体地对其加以传承。  相似文献   

5.
云南水族传统体育项目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云南水族聚居区富源县古敢乡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现状进行调查,远离聚居区后的古敢水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了很多变化,主要表现为传承下来的体育活动绝大多数是多民族共有的体育项目,而水族聚居区一些特有的体育项目已消失,现存更多的体育项目倾向同周边其他民族的体育项目融合,同时,古敢水族还创造了自己特有的体育项目,如"吞口舞".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融合后的一些体育项目已经消失或面临消失.  相似文献   

6.
传统武术文化进校园已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形式,尤其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到了开展武术、围棋、象棋、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加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与活态传承,推动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七星螳螂拳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相结合对蒙古族传统体育的民间沿袭进行解读,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剖析其源起、发展、跃升及流失等社会学成因。从研究中发现,文化与环境的变迁使得原有的民间沿袭不再适应项目自身的发展,学校传承已成为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民族个性"的强化、"人性化"编撰教材、培养传统体育项目继承人等途径来完善自身文化体系,以利于在蒙古族区域内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从而较好的保护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梁衷维  赵云 《体育风尚》2023,(5):119-12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基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其传承和发展。本文以壮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例,分析其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出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方法,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教学工作,以期进一步深化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学校是一个文化传承的机构,学校体育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它也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渠道。学校体育有着场地、时间、人员配备等方面的便利条件。而且,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很好的人文社会资源,学生通过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不仅是锻炼身体,学习运动技能,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也是学校实施人文素  相似文献   

10.
以民俗学和体育学为基础,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运用田野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冀东民俗体育的传承进行研究,挖掘与整理了冀东民俗体育项目,探究其传承方式、传承价值以及传承中面临的困境,提出确证民俗体育时代价值,加强非遗申报管理工作;完善民俗体育传承机制,发挥学校教育传承作用;打造民俗体育项目品牌,开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等发展路径,以期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冀东民俗体育创新性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变迁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流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化变迁使社会文化呈现出多样化、流变性和断裂性,同时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生存诉求和身份认同危机。与大多数民族文化一样,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各个方面也在发生流变与转型。在文化变迁视野下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空间依附性流变、民族传统体育主体符号的流变、民族传统体育功能与价值的嬗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访谈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月牙镗的文化起源及其传承方式.结果显示:月牙镗作为侗族村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其传承与开展过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但存在传统文化保护意识薄弱,村落体育认同感缺失,文化传承后备力量不足等困境.为此应构建村落传统体育协会模式,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挖掘整理传统体育文化精华,打造村落体育产业特色;村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新媒体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引入并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现今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与精神内涵,对于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切入,分析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融合的积极意义,最后探讨如何以课程思维为导向,推动高校民族体育特色教学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取得了阶段性的创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凝聚着民族智慧、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性格,在助力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形成民族理想信念和建立文化自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襄阳市传统体育学校建设现状以及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校园的实施路径,目的在于推进襄阳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取得了阶段性的创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凝聚着民族智慧、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性格,在助力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形成民族理想信念和建立文化自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襄阳市传统体育学校建设现状以及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校园的实施路径,目的在于推进襄阳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和社会功能及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多彩,展现了民族地域特有的文化,具有民族凝聚、文化传承、健身、娱乐等重要的社会功能。达斡尔族传统体育应从创新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依托学校教育阵地、打造民族品牌和赛事、拓展公众参与途径、利用节日、加强文化研究等几方面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高校由于其特殊的性质肩负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特质,针对东北地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厘清东北地区高校在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责任,并深入探讨其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有益于相关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具有民族性、传承性和健身性之外,还有许多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当代学校体育值得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资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于高校体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同时对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佤族民俗体育文化。佤族民俗体育文化是在宗教祭祀和节日庆典等习俗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民族个性。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摔跤、拨腰、打鸡棕陀螺、摄弩、脚踢架、集体舞等;主要特征是岁时节庆性、模式化、部族团队性和竞争性;主要的传承花式是家庭血缘传承、魔巴传承和竞争传承。佤族特殊的体育文化传承花式对保持其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和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应当积极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与开展,为高校体育教学注入新鲜活力,有效衔接传统与现代,以及文化与体育,带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发现: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各民族情感;丰富体育教育内容体系,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体育学科教学特色,凸显体育价值。同时,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也面临资金设备不足,难以开展多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师资队伍一般,缺少具有传统体育知识的高校教师;教学体系不完善,缺少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和内容深度的课程教学等现实问题。建议:丰富高校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内容与形式;培养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完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积极开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多元主体交流,以期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提供有效的发展策略,更广泛地普及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