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提倡所有学科都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一个媒介,只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是教师教学的启示物,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载体.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对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和重新组合.笔者认为,要较好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必须要重视“探究与接受”、“补充与舍弃”、“分散与整合”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教学资源和教师教学所用的素材,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如果教师按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照本宣科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认真谋划、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中要“用活”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  相似文献   

4.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第八次课改提出的重要理念。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到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力凭借。笔者以为,其中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先解读教材,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这是“用”的基础;另一是要将教材中所获的“资源”经过适度转化.整合并优化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用”的灵魂。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用教材教”,谈点个人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灵活有效地整合教材,有利于在新课程背景下,创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真正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教材整合,全面凸显“用教材教”,充分体现“以生为本”,有效实现“整体化”学习,保障完成“系统化”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不同能力,有利于一线教师实现单元目标体系下的有效教学。一、全面凸显“用教材教”教材整合是教师创新教学的一个平台,也是展现教学智慧的一片天地。教师应持积极的  相似文献   

6.
陈柯 《考试周刊》2012,(88):15-16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初中英语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相反,教材应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英语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7.
钟正敏 《考试周刊》2010,(23):57-5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有灵活性和自主性。本文从优化探究性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对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等方面探讨了优化数学教材处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宁 《甘肃教育》2014,(5):53-53
新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有“课本就是一个范例”、“整个大千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的意识。要改变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的局面,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丰富教学内容,有效落实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9.
“适切性”是教学的根本属性.在数学教学中,展开“适切性教学”就是要在教与学之间找寻平衡,努力让教学建基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对教材、学生以及学习方式等进行理性考量.努力在“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找寻平衡.  相似文献   

10.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那么,“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超出教材”?怎样才算是“超出教材”?对于这些问题,许多已经进行了几年课程改革的教师也感到困惑,觉得在实践中不好把握。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研究、挖掘教材,发现其优点和不足,对教材增补、删减、置换、重组,并结合实际,灵活教授。同时,教师应借助教材自匀工具性,对其进行合理整合,让教材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针对语文学科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教学,我们提出了在高二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教学时,放弃传统的“教”,选择学生主动“学”.改编排演课本剧的研究性课。在这一活动中,我们特别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教材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倡导教学要“授之以渔场”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怎样才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其中之一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学生现实水平,立足现实水平,挑战潜在水平。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教材,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来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有效地激活教材知识,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知识体系。在“利息”一节教学中,我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充实相关学习资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把教材变活教材和教学内容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正如教师们平常所说的: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教教材”。这决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目前政治课教材非常简单的情况下,单纯地教教材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而要超出教材,离开教材,对教材本身的内容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改的深入,广大教师对课程资源内涵的理解以及对教材作用的认识日益成熟.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数学.刘默耕教授曾指出:“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可谓高屋建瓴.”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科学而高效地使用教材,恰当处理好“用”与“教”的关系,已成为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个要求隐含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理念并没有被教师真正领会和把握:一方面是多数教师依然故我,不折不扣地“教教材”;一方面是少数教师脱离教材,任意地拓展和生发。  相似文献   

18.
牟敏 《甘肃教育》2011,(21):71-71
1.《新目标》与传统教材的区别。传统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即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都拘泥于教材,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新目标》提倡“材料式”的教学观,即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主张“课程发展就是教师发展”,强调课程与教师一体化,鼓励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融入自己的学科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教  相似文献   

20.
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和谐课堂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转变中学物理教学的教学观念应注重教师角色转变;注重教师“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注重教师“演示实验”向“学生实验”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向“生活实际”的转变;注重教师传授知识向学生获取知识方法的转变;注重教师教学知识向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整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