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41年,巴人在新加坡、印尼度过了七年战斗生涯.撰写发表了大量的反法西斯、反殖民侵略的文章,还创作了一些长、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作品.在新加坡出任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宣传部长:在印尼苏门答腊,参与组织领导了苏岛反法西斯总同盟,主编革命刊物《前进报》、《前进周报》和《民主日报》等报刊,大力宣传反法西斯、反帝反殖的斗争.大力宣传华侨与印尼人民团结友好,共同抗敌,得到印尼军民的高度信任和尊敬.他摆脱病魔死亡威胁后,又遭荷兰侵略者逮捕关进监牢.1950年出任中国驻印尼特命全权大使.  相似文献   

2.
著名文艺理论家巴人和全国侨联副主席王源兴先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里和印尼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艰难斗争的岁月中结下了患难之交,新中国成立后巴人出任中国首任驻印度大使,又与侨领王源兴胜利重逢在异国土地上,并得到王源兴先生的鼎力相助。作者在文中披露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为研究现代文学史与华侨史提供十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巴人作品达一千多万字。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史诗,诗歌创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出版《鲁迅全集》、中国古典现当代及外国名著,建立了卓越劳绩;巴人是杰出的杂文家,有一千多篇杂文;巴人是成就卓著的小说家;巴人对文学理论有独特的建树与贡献;巴人是罕见的史家,他以个人的力量,撰写出了印尼通史;巴人一生,充满曲折,富于传奇色彩;应从文化史上研究他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巴人不象现今的急功近利者,却如王夫之、曹雪芹等大家,身后有六百余万字遗稿,其遗著之巨,可谓中国作家之最。同时,也表现了文化巨子的谨严、苛于律己的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4.
自1941年,巴人在新加坡、印尼度过了战斗生涯。撰写发表了大量的反法西斯、反殖民侵略的文章,还创作了一些长、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作品。在新加坡出任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宣传部长;在印尼苏门答腊,参与组织领导了苏岛反法西斯总同盟,主编革命刊物《前进报》、《前进周报》和《民主日报》等报刊,大力宣传反法西斯、反帝曹荷兰侵略者逮捕关进监牢。1950年出任中国驻印尼特命全权大使。  相似文献   

5.
全国首次巴人学术讨论会于十月六日至八日在巴人家乡宁波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作家、教授、学者和研究人员及巴人亲属一百多人聚集一堂,研讨巴人对现代文坛的贡献,称赞巴人对革命事业的赤诚。这次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艺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浙江省文联、中国作协浙江分会、浙江文艺出版社、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杭州大学中文系、奉化县人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巴人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鲁讯研究、印尼研究、反法西斯斗争等几个方面概括、评价了巴人战斗的一生,并通过他的命运、人生价值去透视一个时期,以及所获得的重要的历史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巴人从二十年代初开始就以表现家乡的风土习俗、农民的遭遇命运而为文坛所瞩目,直到解放初还在努力修改《莽秀才造反记》这幅五十年前“中国江南农村生活的风俗画”。乡土小说的创作纵贯了巴人整个文学道路,并以其个性特色和可观的艺术成就而在新文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巴人的乡土小说创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本文拟就其变化发展作一番探析。一“乡土文学”这一概念来自鲁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所作的导言。按鲁迅  相似文献   

8.
明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文艺评论家巴人(王任叔)同志八十五周年诞辰(1901~1986),为缅怀巴人同志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和新文学运动所作的贡献,浙江省文联、作协浙江分会、宁波市文联、宁波师院中文系、奉化县人民政府等单位经协商决定于1986年10月在宁波市举行巴人学术讨论会。为广泛交流巴人的文学创作、文艺思想等学术成果。我们特公开征文,通知如下: 1、文章内容以巴人的文学创作、文艺思想的研究为主,也可兼及巴人的党史活  相似文献   

9.
剡社作为一个地方社团,与巴人早期的革命活动关系相当密切;《新奉化》则是剡社的会刊,是巴人青年时主编过的刊物,里面还发表着他的文学作品和政论文章。但由于资料散失,有关剡社和《新奉化》的一般情况,人们似乎至今还所知不多,连巴人自己在有关著述里也语焉不详,至于《新奉化》上的巴人作品更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笔者最近在巴人家乡找到了两册《新奉化》杂志,看了一些资料,拟结合巴人的《旅广手记》及地方党史的有关材料作些探索,以供巴人研究者和地方社团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吊巴人     
益友良师忆巴人,文章百代见精神。锦溪城内熊熊火,白马湖边淡淡春。海外输诚忧国志,沪滨抗战救亡薪。疾风方显头颅硬,今日吊君泪满巾! 附注:①巴人(王任叔),是我同乡、良师、益友。前年我曾先后写《忆巴人》、《纪念巴人》两文,分别发表于《宁波文艺》及英国《世界日报》. ②1925年巴人在宁波由张秋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奉化,巴人参加声援“五卅”群众运动。六月七日,奉化各界组织成立“五卅”惨案奉化外交后援会。十日,万余群众冒雨集会。会上发现县知事沈秉诚没有到会,巴人  相似文献   

11.
《巴人评传》最近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它被列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巴人生前友好、前中顾委委员韩念龙为主题写书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在扉页上题词:“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巨人。”这本专著是丹东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袁少杰副教授历时七年研究撰写的。全书40万字,分十八章,以丰富的材料,真实的史笔,评价了巴人悲壮的一生,多视角地透视了巴人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是巴人后裔。据汉文献记载,早在4200年前的夏代初年,“巴文化”已出现。春秋战同后,土家族被冠以“土蛮”、“土夷”、“土民”等名称。土家族先民巴人的歌唱才能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剧武王伐纣,  相似文献   

13.
(一)巴人从事印度尼西亚历史研究的背景巴人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他原本同印度尼西亚风马牛不相及,但太平洋战争前夕中国大陆和整个太平洋地区局势的变化,迫使他离开上海,经香港和新加坡(1941年7月),最后于1942年2月与胡愈之、郁达夫、邵宗汉、张楚琨、王纪元等流亡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从此他便同印度尼西亚结下了不解之缘。巴人到苏门答腊后,先后隐居在萨拉班让的亚里岛、巴耶公务、先达、棉兰等地。1943年1月抵达棉兰后,巴人参加和领导了“苏门答腊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简称“反法西斯同盟”),并出版地下抗日刊物《前进  相似文献   

14.
由上海书店印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辑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各社团、流派、著名作家的流传较为稀少的著作,以及作家传记、作品评论、文学论争集等,依原样复印,供研究者参考。巴人的《论鲁迅的杂文》、霁楼编、赵冷(巴人另一笔名)署的《革命文学论集》、巴人与人合写的《边鼓集》、《横眉集》均被收入重新问世。《论鲁迅的杂文》是巴人1940年在上海沦为孤岛时期写的,该书分“序说”、“鲁迅思想的三个时期”、“鲁迅杂文的形式与  相似文献   

15.
今年十月十九日是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王任叔(巴人)(1901—1972)诞生八十五周年。为了缅怀巴人为中国革命事业和新文学运动所作的贡献,推动对巴人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在巴人家乡,由宁波市文联和宁波师范学院中文系共同倡议:召开全国性的巴人学术讨论会。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艺报、浙江省文联、作家协会浙江分会、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杭州大学  相似文献   

16.
武陵源区在先秦时期.是土著人、巴人和楚人生息繁衍之地。土家旅先民就是由古代土著人和以后流入黔中地区的巴人、楚人融合而成的。武陵源区巴人、楚人文物的出土,印证这一地区在先秦时期为“巴楚”之地.  相似文献   

17.
谢淑玲 《丹东师专学报》2001,23(3):14-14,18
巴人不仅为骆宾基处女作的发表而奔波,而且还用生命保护了处女作手稿;骆宾基曾受巴人之托给冯雪峰《鲁讯全集》。结识巴人和冯雪峰都使骆宾基终生难亡。  相似文献   

18.
遗嘱。表现人的思想最高境界,是政治、经济制度及社会思潮、道德观念的反映;解读遗嘱,可以认识历史人物和社会发展规律。巴人有三个遗嘱。本文对遗嘱中的“政治问题”、印尼史的写作、出版问题,关于死后骨灰的鼾等问题作了解读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节奏为音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巴人音乐的灵魂和精髓,是巴人音乐所独具的艺术特色.巴人注重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强劲与抒情是宫廷和民间巴人音乐的节奏特点:强劲的节奏是巴人音乐为军阵之乐的音乐特点所决定;节奏的抒情性特点,宫廷方面主要是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审美情趣在艺术形态和艺术风格上所作的相应的转变;民间方面则主要是以表现巴地民俗风情的民歌、情歌等艺术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节奏特点.强劲明快、强调集体合作精神,是巴人音乐节奏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我今年84岁了,我从青年时代接触世界语.在南京上中学时参加了南京世界语协会,认识了巴人同志(我国第一任驻印尼大使),他使我知道了世界语是先进的语言,了解了对和平的渴望.柴门霍夫提取了多国语言的优秀成分创造了科学、进步的语言——世界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