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星衍是清代著名经学家、校勘学家,他对《孙子十家注》精审的校勘工作使得其校定本成为近百年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敷实用的读本。孙星衍在校勘过程中,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校勘方法,并能做到参互相证和启发。虽然其校勘结果尚存有一些问题,但终是瑕不掩瑜,他的校定本的价值和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泲上停云集》是清代学者、文学家孙星衍赴山东任兖沂曹济兵备道期间,与亲友同僚交游唱和过程中所存留诗歌作品的汇编,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一部诗歌总集。该诗集共存有二十八位诗人的九十五首诗作,诗歌内容大多与孙星衍有关,以唱和赠答为主要题材。各体兼备,风格多样,对于保存诗歌作品、考据作家生平、了解文坛风尚、研究总集编纂情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明诚与金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石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始于宋代,并出现了一批对后学影响深远的金石学家和专著,当世名儒多投身其中,赵明诚便是其中杰出代表。他历经二十年搜集收藏两千卷金石碑刻,整理成集撰成宋代金石学集大成之作《金石录》,共三十卷。通过叙述赵氏生平及金石碑刻的搜集整理和《金石录》的成书过程,力图完整阐释《金石录》在金石收藏领域的地位及其内在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金石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始于宋代,并出现了一批对后学影响深远的金石学家和专著,当世名儒多投身其中,赵明诚便是其中杰出代表。他历经二十年搜集收藏两千卷金石碑刻,整理成集撰成宋代金石学集大成之作《金石录》,共三十卷。通过叙述赵氏生平及金石碑刻的搜集整理和《金石录》的成书过程,力图完整阐释《金石录》在金石收藏领域的地位及其内在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邢澍交游考     
邢澍,字雨民,号佺山,阶州(今甘肃武都县)人。生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公元1759年7月23日),卒于道光三年八月初八日(公元1823年9月12日),是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史学家、诗人,尤精天文舆地之学。著述十余种,确知已刊行的有《寰宇访碑录》、《金石文字辨异》、《关右经籍考》、《守雅堂文集》等六种。乾隆五十五年考中进士,出宰两浙,历官浙江长兴县令、江西南安府知府,在山青水秀的南国度过了名垂青史的大半生,结识了一大批闳通淹博的文人学士,如钱大昕、钱大昭、孙星衍、洪亮吉、章学诚、阮元、张廷济等。他们或游  相似文献   

6.
邢澍(1759-1823)是清代乾嘉时期事涉国内的甘肃著名的金石学家、方志学家、藏书家和诗人,与同时代之武威张澍,被尊为“陇右人伦领袖”。他为政清廉严明,治学勤奋严谨,一生著述丰富,可考者多达16种,内容涉及金石、姓氏、方志、舆地、文献、诗话等。邢澍历仕江浙十余年,有“邢青天”之称。政暇,常邀集江浙名儒,以官舍为书斋,说文论史,或呼朋选胜,放歌湖山,诗酒唱和。他和钱大昕、钱大昭、阮元、洪亮吉、孙星衍、何元锡、张廷济等名儒交情深厚。本文仅就邢澍与钱大昕、何元锡、瞿木夫一行于嘉庆六年(1801)三月二十六日游览浙…  相似文献   

7.
“莼鲈”一词在孙星衍诗集中高频出现,透漏出他强烈的归隐意念,与他对官场的厌倦、对学术的迷恋、对父母的孝心、对爱妻的内疚,山水之癖好以及他强项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也与当时的政治、学术语境以及他体弱多病、对家乡人文环境之眷念有很大的关联。通过孙星衍“莼鲈之思”成因的个案分析,可以管窥乾嘉士子普遍心态,也可以探析乾嘉考据之学盛行之原因。  相似文献   

8.
王昶是清代乾嘉时期的文字家、方志学家和金石学家。他一生重视教育,培养人才;为官清正,著述宏富。《金石萃编》是其代表怍,共一百六十卷,起自夏殷,止于金,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金石萃编》有着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以金石文字“证以正史”纠正了史籍中的错误;以金石文字考释历史;为研究我国宗教史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佐证;促使学者对文献资料和金石文资料并重,相互补充,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9.
清代临海洪颐煊《管子义证》在《管子》研究上有独特的贡献:全书在引用孙星衍和王念孙《管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文字训诂为重心、引用时以版本和群书为依据、引用中突出对前人批判的特点。洪颐煊自加案语更能反映其治学成就,表现为在小学上有突出贡献、阐述义理上较前人略有进步以及在辑佚上有所贡献等特色。  相似文献   

10.
孙星衍学术思想特点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星衍是乾嘉时期一位名的考据学,然而其学术思想上却有不同于一般考据学的特点。他坚持考据是因器求道的体现,是恢复原始儒学的必由之路;同时他还受西汉今经济学的影响,重视阐发义理。为考证原始儒学,他整理先秦诸子百家,并将其看作是儒家的支流,表现出以儒为本,会通诸子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曲阜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故都,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曲阜有著名的"三孔",即孔庙——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历代孔子后裔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府内有大批历代名人书画、金石玉器、瓷器和孔府的档案材料;孔林——孔子葬地和孔氏家族的坟茔.  相似文献   

12.
“中古音”这个概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曾经等同于《切韵》音,随着汉语语音史研究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切韵》音是研究中古音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但中古音的研究不能只限于《切韵》,从魏晋到隋唐的语音资料,都应该是中古音的研究对象。就韵书音系而言,《集韵》音系的研究,其意义不亚于对《广韵》音系的研究,《集韵》称得上是汉语语音史的一个大宝库。清代乾嘉学人如段玉裁等也很看重《集韵》,但他们的重点在校勘,一是《集韵》的校勘,一是利用《集韵》校古书。孙星衍《与段大令若膺书》说:“《玉篇》、《集韵》校《说文》大有用处。”此乃当时学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在最早的兵书,自流传至今约2500年存在多种版本。从最早的魏武帝注本,到宋朝的《武经七书》本、吉天宝撰《孙子十家注》本,再到清朝孙星衍校定的《孙子十一家注》,再加上七十年代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的出土,为《孙子兵法》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文献材料。本文简单考察《孙子兵法》版本的流变情况,以此来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14.
正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是著名的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曾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夏公兴趣爱好涉猎极广,其中收藏书画是他花费精力较多的方面。20世纪50年代后,他对文物、书画渐感兴趣,常去北京琉璃厂一带觅宝。1991年,《夏衍珍藏书画选集》出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文士知识结构的分析,认为文人大多有收藏情结,而《金石录后序》使笔者从中对文人的收藏情结多有感悟,了解到文人收藏大概有如下几个特点:痴、博、耐、厚。另外李清照在这篇后序中对文人收藏的动机也有所阐述:文人收藏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修身养性,愉悦性情。  相似文献   

16.
孔子这一教育命题,出自《论语·阳货篇》。后人对此误解很多,因此很不容易说清楚。汉代班固认为:“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汉书·古今人表》)这是就其品德而言。清代孙星衍认为:“上知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困而不学。”(《问字堂集》)这恐怕是就人的才智而说的。后人对孔子这一命题的解说,就多从孙星衍这一解释出发了。但如何解释“生而知之”和“困而不学”呢?就又众说纷纭了。  相似文献   

17.
崇敬胡适先生的澳籍华裔学者柳存仁先生,虽然名义上仍坚持吴承恩作《西游记》的看法,但他面对《西》书结构和文本的"全真味",面对宋元明全真教史中的大量资料,多层次全方位地证明了《西》书从构思、演衍到撰稿,均与全真教有关联,从而提出《西》书有一个全真教古本,确是近年《西》书研究中的一大创获.它实际是对"吴作"说的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18.
"梨园"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先有了曲艺才有梨园。据清代孙星衍所撰写的《吴郡老郎庙之记》记载,唐玄宗时有一位很擅长霓裳羽衣舞的艺人名"光",玄宗给他赐姓为李氏,并让他在宫中教习弟子。因为李光爱吃梨,所以在他的住所遍植梨树,取名梨园。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先有了梨园然后才引入了曲艺,梨园最初只不过是唐代皇家禁苑中的一个果园,和桑园、桃园等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皇室及大臣的宴饮游乐之所。只是由于唐玄宗非常爱好音乐,  相似文献   

19.
“风雨故人来”是大家熟知的佳句,可出处却一直不详。据我们考证,它有一个形成过程,《诗经》中的《郑风.风雨》篇似乎是本源,由南朝民歌、唐宋诗词、元曲直到明清部分相关作品,经递相师法与创新,反复点化而成。清代学者孙星衍集句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可能是定型之作。  相似文献   

20.
《抱朴子内篇》是晋代葛洪的一部重要的道教典籍,王明先生的《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是目前唯一一本校勘和注释兼顾的校勘本。本文在其基础上,参校清孙星衍平津馆校刊本、古逸丛书本、明正统道藏本、四部丛刊本、四库全书本、予书百家本,对校释本中的某些校语提出补充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