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道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命观,它是道教得以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和影响力之所在,其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对于我们现代人也很有借鉴意义。基于此,本试从道教生命观中挖掘出其思想精髓,并论述这些精髓对现代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背景下审视道教生命观,不难发现,道教生命观中所蕴涵的生命智慧是留给人类的一份宝贵遗产,具有当代价值: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升生命,注重伦理道德修养,特别是道教对人现世生命的热切关注和诠释,可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善待生命、关爱生命提供智慧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是道家、道教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天人合一"的系统观,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道法自然"的实践观,指导人们按照自然规律处世;"尊人重生"的生命观,有利于人类对万物生命的保护;"少私寡欲"的消费观,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兴起的绿色政治,实质上就是生态政治.绿色政治运动在理论上对中国道家哲学情有独钟,是因为包括道教在内的道家哲学具有丰富的生态政治思想.道教哲学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爱生、重生的生命哲学,表现在其政治理想中就是主张建立一个人与宇宙万物和谐发展,人与人平等而公正,个人身心健康和谐的“太平”世界,体现出了一种高度的生命关怀.这与当代的绿色政治思潮及其实践在核心观念上是相通的.道教的生态政治观为当代绿色政治运动及理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道教中人在致力于追求肉体成仙等等最高神学理想的同时,也曾深深契入社会现实生活之中,面对社会、人生致思,提出了丰富深刻的生命关怀思想。道教生命关怀思想大体包括个体关怀、社会关怀、终极关怀等等方面的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思想的系统考察,揭示道教生命关怀思想对于现代人生所具有的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长的宗教,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美学思想反映了传统化的民族特色,对现代人追求美学的生活极具时代的实践意义,道教美学的“善-美”、“生-美”、“真-美”,最后归宿于“至道-至美”,以及大道可以修为,人生之美可以寻觅的“有为”思想,对现代人回归大自然,寻求精神生命肉体生命的高度和谐统一,体味真实、鲜活、生机勃勃的生命存在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和平是在战争、战乱中升华出来的人类理想。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意识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中得到了充分反映。道教和平观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反对战争,尊重生命,平安不伤,社会公平,追求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等。道教和平观是一种取法自然的和平观,而社会的太平则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太平为出发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根本上解救春秋末期人的生存危机,老子以哲学的方式探究了人的生存问题,提出了自然主义的生存观.老子教人返本归根,合道同玄,重新找回自然真朴的生命."自然"是老子生存思想的精神灵魂,在老子看来,自然是人之生存的最佳状态,是人之生命的本真存在方式.老子自然主义的生存之道,对于现代人类正确理解人的生命自由,克服现代社会中个体化、虚无化的自由观,重塑新的生存理念及生存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素的大学观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罗素关于大学培养理想品格的人的目的观、实现教学科研服务并重的功能观、质量与效率统一的质量观以及探索知识、专注学术与尊重学生并进的大学教师观是其大学观的核心.这些观念对于人们认识现代大学的功能及大学教育的精髓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校教科所青年教师申国昌、史降云合著的《道教教育观与儒道学习观研究》一书 ,2 0 0 2年 5月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 36万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道教 ,博大精深 ,内涵深厚 ,拨开其宗教迷雾 ,可以清楚地显现出其所包含的教育思想精华 ,譬如《老子河上公注》的教学观与德育观 ,《黄庭传》的养生教育观 ,《阴符经》的环保教育观 ,《三天内解经》的大众教化观等。同时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学习、崇尚读书的民族 ,一代又一代中华学子在其艰苦的治学生活中积累与总结了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学习思想。该书就道家道教的鼻祖老子、战国…  相似文献   

11.
"和而不同":儒道释和谐思想分疏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道释三家都包涵着丰厚的和谐思想:儒家主张中庸之道的和谐观,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家主张天人一体的和谐观,侧重天人关系的和谐;释家主张中道圆融的和谐观,侧重身心关系的和谐。三家虽立意与旨趣各有特色,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但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多元一体"的思想结构。儒道释三家的和谐思想,为建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早期道教与中国古代之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镜的使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早期主要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使用.汉代谶纬神仙思想盛行,铜镜的一些普遍功能逐渐被神秘化、神圣化.这种被神化的镜思想被刚刚兴起的原始道教所接受,并被用于宗教修炼.在这个过程中,道教发展了关于镜的思想,至魏晋时期终于形成三种成熟的镜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克服人生的有限性、实现永恒的生命存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愿望。在中国古代,它曾经典型地体现在道教的神仙理想及其长生理论与实践中。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阐述了儒道生死观,尤其是道教长生思想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探讨了西方宗教原罪意识的文化内涵,进而从生命伦理学的角度反思了未来科技文明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丘浚把天当作最高主宰,强调“神道设教”,一方面肯定阴阳灾异说,另一方面又否定符谶说,这很少见。丘浚抨击佛道二教,无论是在精英文化还是在大众文化,都试图要消除佛道的影响。但丘浚与不少隐士、道士及僧人都有交往,留下不少诗文唱和,其中既有对佛道的批评,又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为,道家自然人格理想和儒家伦理(道德)人格理想相对而立.魏晋士人发现了自然山水,从而救治了先秦道家人格理想在践行过程中的“病态“.也促成了自然山水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大安顿现世人生的精神家园.这一点在今天仍不乏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生活方式的宗教--以瑶族宗教研究问题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瑶族宗教的审视不能纠缠于“瑶族道教”之争,而只能将道教作为我们认识乃至研究瑶族宗教的一个话语表达的参照系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瑶族宗教有着与瑶人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从什么是"道"而展开,说明了为什么"道"论是《老子》人学本体论的基础,并对在此基础上的形成的人学思想进行了总结概括,包括人生价值论、人生态度论、人生理想论三个部分。虽然其人学思想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些许的瑕疵和不足,但其人学思想对人们内心境界的提升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职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可以从儒、道、佛三个角度解读教材中的生命意识:儒家是执著人生,追求不朽;道家是超脱通达,渴求自由;佛家是一切本空,顿悟成佛。文章还对兼受儒道佛三家影响的苏轼作品中的生命意识作了具体分析。最后探讨了受西方哲学思潮影响的鲁迅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9.
人生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普式问题.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反映人类生存问题的媒介,于作品中完成对于人类生存现状的深刻揭示和反思,是文学创作者进行文学创作的初衰和目的所在.苏轼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在面对困惑和无奈的人生问题时曾发出过无数的感慨.其中“人生忽如寄”就是这无数感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如寄的人生”不仅是苏轼对于生命本体存在之短暂的深切体验,更是东坡先生对于生命存在现状的一种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0.
论传统文化对个体主体意识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文化对主体意识的生成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儒家文化中“学无止境”、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思想,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生成,道家文化中对神灵的否定及“贵身”的思想,凸现出个体生命意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中的家族本位主义、中庸之道思想,抑制了主体意识的生成,而道家文化推崇“地为”、“柔弱不争”等思想,阻遏了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