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父亲形象在余华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创作时期、90年代的转型期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创作中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在不同时期父亲这一形象所代表的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轨迹也反映出作家在不同阶段的写作历程与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2.
"父亲"是余华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其先锋时期作品中挖掘"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塑造出颠覆传统观念的丑恶之父,到上世纪90年代创作转型后,重塑善良的温情之父,反映了从"弑父"到寻父的转变。余华作品中父亲形象的流变背后蕴藏着形式与哲学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3.
“父亲”形象是余华小说中一个值得研究的亮点。在作品中该形象主要可以分为“受伤的父亲”和“消失的父亲”两大类型。“受伤”和“消失”两大精神特质彼此交叉,集中表现出“父亲”这个他律机制被弱化。  相似文献   

4.
人对于自身的理解,一直在以人性论为支点发生偏移和转动。而亲缘关系被认为是人性中最为稳固的坐标。因此,父亲的形象就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人性指示作用。父亲不仅仅是一个家族身份,还因为内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结构里,所以父亲一直代表着权力和威严。与之相对的,则是被压抑和忽视的子一辈。由此等级关系引申出来的顺从也好,反抗也罢,通常在思想更新的时代里"父亲"会被认为是阻碍社会进步和人性解放的负面形象。但是,随着对于人伦的认识加深,父亲的形象也不再是固执的权威或无赖的流氓,他们终于从恶的废墟中爬出来,回到了真实而平稳的秩序中。  相似文献   

5.
李安电影蕴涵着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他将这种文化的冲突与交融隐身放置于电影中"父亲"这一角色之中,使观者透过"父亲"形象来完成对世界不同文明的体认。同时,李安借由"父亲"的象征意蕴把代表民族、文化、宗法制度的情感表达出来,让父亲这一形象顺理成章地成为他想表达的文化原型。具体结合李安导演的影视作品浅析其电影中的"父亲"形象,透过对"父亲"形象的剖析来解读其背后隐藏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六>一文中展现了在文革中受迫害而在多年后流落街头的疯子生父与和母亲重新组合家庭后的给女儿带来快乐的继父这两个充满强烈反差的父亲形象.本文认为这两个父亲形象其实代表了处于文革这一历史悲剧中的两种个体选择:纵情投入和竭力逃离,并对这两个父亲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来解读这两种选择背后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小说中父亲形象的特征是:出身大户人家,是个破落户、遗少;抽大烟,吃喝嫖赌;没有父爱,对孩子不是训斥,就是算计利用;有古文修养。张爱玲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明显地带有张爱玲亲生父亲的影子。他们的成功塑造说明了缺失性体验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奥斯丁和张爱玲小说中父亲形象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父权制社会里,父亲,即家长,是父权社会的统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妻子、子女总是在父权的统治之下,并逐渐形成父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思维定势。文化标榜的父亲形象更是坚强、勇敢、刚毅、伟岸的代名词。然而,在奥斯丁和张爱玲的笔下,传统高大伟岸的父亲形象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愚蠢、虚伪、懦弱、  相似文献   

9.
在父权制社会里,父亲,即家长,是父权社会的统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妻子、子女总是在父权的统治之下,并逐渐形成父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思维定势。文化标榜的父亲形象更是坚  相似文献   

10.
自相继发表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后,有评论根据上述作品中父亲形象的变化,认为余华叙事风格发生明显变化是其由先锋重又回归传统的表现。余华是否已然向传统回归?文章通过解读余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认为余华虽已进入转型期,但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却仍然保持着与其“先锋期”相似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细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中国现当代作家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都能够感到强烈的父子冲突。作家余华在谈论到其创作时承认受卡夫卡影响深远,余华的写作具有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特色。这两位作家在塑造父子关系中带有颠覆传统的叛逆性,但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得《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作品较为成功地学习了西方文学的特点,又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吴崑 《培训与研究》2009,26(4):8-10
自相继发表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后,有评论根据上述作品中父亲形象的变化,认为余华叙事风格发生明显变化是其由先锋重又回归传统的表现。余华是否已然向传统回归?文章通过解读余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认为余华虽已进入转型期,但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却仍然保持着与其“先锋期”相似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华裔文学出现了对抗华人"刻板印象"的自觉创作,成果显著,父者形象的建构是其中颇有价值的一部分。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的父者形象主要指第一代移民群体。试从否定现实父亲,追寻精神之父和重构历史,彰显华裔英雄本色两个方面来分析父者形象建构的策略,并由此解析这一形象建构的意图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库切小说中对传统父亲形象进行了解构,传统意义上的权威化身的父亲形象沦为软弱无能与丑陋堕落的同义词。父亲形象在叙事策略上也沦为边缘角色甚至处于"无名"状态,这隐喻着殖民主义和白人权威的坍塌和社会伦理结构的重组。  相似文献   

15.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一定学理基础上的实践活动。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一个具体专业实践情境中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蕴味。要主动重构由"学校主导"的专业建设主体、"社会本位"的专业建设目标、"内涵主体"的专业建设规模、"学生中心"的专业建设实施、"共同愿景"的专业建设趋向。  相似文献   

16.
英国十九世纪初的小说家简·奥斯汀,以知识女性的独特视角,颠覆了传统作品中男性理智、宽厚的完美形象和绝对、权威的领导地位。她的小说塑造了一批浅薄自私、懦弱无能、不负责任的真实男性人物,解构了传统文学作品中的男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论曹禺剧作中的父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剧作中的男性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懦弱型”的儿子,一类则是“权威型”的父亲.作为对立面的父与子,强与弱的反差造成了父子之间的冲突缺少一种斗争的张力,因而曹禺剧作中的“父子冲突”始终未能真正形成.而曹禺的这种创作倾向是与他的个性气质、家庭环境、童年生活及民族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相关的.对曹禺而言,他的创作可能无法超越自身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传统父亲的理想的幻灭--对白嘉轩的原型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鹿原》是90年代引起过极大轰动效应的家族小说。本文运用原型批评学说,从父亲这个原型意象的“符号象征——审美”意义出发,在作者创作活动与读者想象反应之间的心理同一性的层面来解读《白鹿原》中的“父亲”白嘉轩。他的权威是在一系列的父子冲突中树立起来的。他在父子冲突中的失败,预示了传统父亲权威的消解,大儿子“父亲”权威的树立,昭示着新型“父亲”诞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余华对文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理解为基础分析了余华前期先锋小说和90年代转型后的小说,并探讨了它们形成的原因。最后指出了余华的文学史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20.
“召唤性”是西方接受美学理论的一个术语,它存在于文本的各个层面之中。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争议的文学家,但他小说文本中的变换多姿的颜色词语、叙述视角独具风格,都在不同层面展示了召唤性,给人们提供了崭新的感受方式来触及自我的存在,表明郁达夫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在审美开掘和人文关怀方面进行的种种努力,使爱国信念和民族忧患意识得到合理性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