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具有百年历史的"中东铁路"在呼伦贝尔境内留下了大量的遗址资源,目前沿线已建成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进一步整合沿线遗址和教育基地资源,不断扩展教育内容,将之建成一个点线结合.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长廊.  相似文献   

2.
交通与城市发展关系紧密,清末中东铁路的兴建和通车,对于地处边疆的呼伦贝尔产生深远影响,使其呼伦贝尔交通运输实现了现代化,而海拉尔作为呼伦贝尔地区政治和经济中心,中东铁路促进了海拉尔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空间拓展,转运贸易取得新发展,城市管理也出现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国内外形势异常严峻.为了打破这种不利局面,苏俄先后发表两次对华宣言,力图改善对华关系.因此苏俄两次对华宣言是在特殊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诞生的,通过对宣言出台之前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可知,苏俄希望借此来打破协约国的封锁包围,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4.
中东铁路是沙俄依据《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的铁路,由中苏两国共同管理。“九·一八”事变后,苏联为了维护自身的边境安全,单方与日本、伪满洲国就让售中东铁路问题进行多次谈判并签订了《苏满关于中东铁路转让协定》。这不仅违反了中俄协定,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而且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步伐。  相似文献   

5.
1871—1918年是德帝国时期,这段时间内德国铁路交通发展异常迅速,而中国亦开始了独立的铁路建设。两国铁路交通发展的不同在于:德国铁路交通建设起步早,工业基础比较扎实;中国铁路建设起步晚,工业基础薄弱。德国铁路交通建设的主体是由私营发展至国营,而中国铁路交通建设的主体是由外资筹资、发展至民营为主。德国开始步入交通科学制度化建设时期,形成初步的交通科学体系;而中国在缓慢地推进国内的铁路里程,为后来的铁路建设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尽管毛泽东一再试探和要求,斯大林就是不愿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而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更不想归还中东铁路。但由于中国领导人的据理力争,鉴于当时冷战的国际形势和与中国建立同盟关系的战略利益,斯大林经过权衡利弊最终转变了态度。  相似文献   

7.
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活动的开展,铁路逐渐出现在东方古国印度和中国的国土上。由于两国近代社会的不同特点,导致两国政府在铁路问题上实行了两种不同的政策,其结果分别对两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印度和半殖民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是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基本内涵是实事求是,本质是创新。科学精神的基本特征是自由探索、怀疑批判、大胆创新和严谨求实。科学精神的培植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过程性是实事求是的重要特征,这是由诸种原因所决定的。其中,认识主体的内部矛盾是过程性的主体性原因;认识客体的复杂性是实事求是的客体性原因;“求”的深刻内涵是实事求是的根本性原因;“是”的质的规定性是实事求是的目的性原因。  相似文献   

10.
黎平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转折点.黎平会议确定的战略转兵,实际上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左”倾机会主义斗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1.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总结,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秉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冷静客观,实事求是。正确看待20年发展成绩和"二十个率先"的实际效应,认真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端正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海南再发展,切实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科学前提。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是对发展过程中思想障碍的克服。第一次解放思想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使发展观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了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地位。第二次解放思想解决了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使发展观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第三次解放思想解决了发展价值的准确定位问题,使发展观从偏重物质生产走向"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实现发展观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不仅标志着党内"左"倾错误得到了比较彻底的清算,而且为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在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新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习近平明确把实事求是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基本规范,进一步打通了革命时期思想建党和新时代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历史联结,彰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1929年6月在致林彪的信中,首次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内已初步形成了一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毛泽东1930年5月写作的《调查工作》一文,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以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亦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开创现代建设的新局面,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6.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国内外时局新变化,中国共产党主动捐弃前嫌,调整对台政策,以"和平统一"为基调,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为缓和、改善海峡两岸关系做出不懈的努力,并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一位产生于中国本土的革命家、战略家。他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战略决策思想是其在漫长的革命实践中,努力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炼出来,再放回到实践中加以校验并证明是正确的指导思想。毛泽东自己也说"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毛泽东关于农民和农民问题的理论观点,关于实事求是和全局观的观点,都是在实践中提出,并得到丰富和发展直至完备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