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晋是中国封建生产方式继续发展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的奴隶制度依然严重存在。奴隶制的存在是否给西晋政治产生一定的影响呢?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西晋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奴隶制的严重存在 西晋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下述两种形式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一是以佃客劳动为基础和以地主大土地私有制为前提的社会生产方式。其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一)、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即地主拥有的“田宅称是”,其田园“周遍天下”①;(二)、耕种地主土地的劳动者称为佃客,“客皆注家籍”②,对地主有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三)、佃客主要受地主的实物地租剥削,“其佃谷皆与大家量分”③。由于地主阶级是这种生产方式的代表,因此,可简称其为地主制封建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
清代土地所有权分配不均,是當時普遍的事实。大量私有地权集中在地主阶级之手,大的地主佔有土地至數千畝數万畝乃至數十萬畝(註一),中小地主也各自佔有百畝乃至數百畝。這般地主把佔有的土地们与农民。收取高額地租以進行封建剥削。而在全国農戶中佔大多數的雇农與貧农(后者包括佃農舆自耕兼佃農),却沒有土地或仅有少量土地,而不得不從地主們租入地地耕种,或出賣勞力為地主耕種。佃农舆自耕兼佃農在貧雇农中又佔絕大多数。  相似文献   

3.
答:“照旧交粮纳税”和“着佃交粮”都是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前者是国家允许地主向佃户收租,再由地主向国家完纳钱粮。后者是国家不通过地主而直接向佃户收取钱粮。“照旧交粮纳税”实际上是承认地主的存在,“着佃交粮”则是不承认地主的存在,太平天国同时实行这两种办法,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是互相补充的。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耕农并不多,大部分农民没有土地,要佃地主的田来耕种,被称为“佃户”。佃户每年要把所收获的农产品拿出一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封建地租不仅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具有密切关系,而且是中国经济史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史学界逐渐重视。但过去谈的主要是实物地租及货币地租。解放前中国有没有劳役地租?其具体情况如何?从来没有专文论列。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看法,希望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5.
清代前期,江西地主阶级追逐地租的欲望有增无减。围绕着分配问题,阶级与广大佃农之间的斗争进一步激烈,斗争的原因大致是佃农反对地主的夺佃、佃农急取永佃权、佃农要求减租、佃农反对交纳押租、预租以及反对地主的残酷镇压等几类型,其中,由地主阶级残酷镇压引起的佃农抗租起义,将清朝前期佃农抗租斗争推向了新的阶段,使清朝的封建统治处于风雨遥之中。  相似文献   

6.
董建石 《历史学习》2001,(10):11-12
现行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课本多次提到封建领主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但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无论是人教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还是其他教辅材料都没有明确完整的阐释。所谓“封建领主经济”亦称“领主制经济”,它是在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直接生产(农奴)的基础上,以劳役地租来剥削直接生产无偿劳动的经济形式,是封建生产方式的一种类型。“封建地主经济”也称“地主制经济”,地主将拥有的土地分租给农民,以地租来剥削生产的经济形式。这是封建生产方式的另一种类型。两的区别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走马楼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中关于佃田的个体单位,出现了“町”、“处”二种不同形式的记载.其中佃田记“处”的竹简,具备五个共同特点,应是单独的一类.即佃田记“町”和记“处”,并非随意书写,其差别在于,记“町”佃田是平地之田,而记“处”佃田则是山地之田.  相似文献   

8.
根据最新发现的清代徽州佃仆文书,部分佃仆不再住屋佃田后,即可不再为地主服役,中止人身依附关系,取消主仆名分,表明部分清代徽州佃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仆”,而是具有自由选择权力的“佃农”,清代徽州佃仆制已经发生变异,由以严格隶属关系为主向自由租佃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5页:“另一些人则把土地租给别人经营,以收取地租”中的“地租”一词虽不能说错,但用得不准确,很容易使学生感到疑惑:收取地租的应当是地主呀,怎么是资本家?其实,这里的地租是资本主义的地租,而不是指封建性的地租。所以笔者认为应在地租前加上“资本主义”。这样会更加准确,使人看了一目了然。“资本主义”地租$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叶德季  相似文献   

10.
"二五减租"是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农村的要政,但由于政府推行不力及地主富绅的反对,并未取得预期成效,业佃矛盾也一直冲击着国民党在农村的统治秩序.在1930年前后全面重建的农会组织体系主要是服务于政府之农业建设与社会控制,就减租事务而言,农会可以为调解、缓和业佃关系提供制度救济,并且在实践中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但是,浙江平阳县农会解散案的例子说明,国民党及政府总体上对于农会"代表农民"推动减租始终抱有戒心,防备农会的过激行为冲击正常的社会秩序.同时,农会的组织主导权亦并非掌握在佃雇农手中,因此农会始终难以成为真正的农民利益代言者,只能限于减租宣传及纠纷调解方面,难以有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地主收租组织"典于记"租册记载的松江青浦两县地租减免惯例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典于记"在松江青浦两县仍延续着清以来的地租减免惯例。具体有三种情况:一在农作物的年景收成上有所减免;二在农业的生产用地上有所减免;三在交纳地租的时间上有所减免。地租减免惯例在维持农村社会的经济生产秩序方面具有积极功能。具体说来:一是维护佃户再生产积极性;二是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秩序;三是鼓励佃户及时交纳地租。  相似文献   

12.
一魏晋时期遭到汉未战乱打击的北方地主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这和当时封建隶属关系的激剧发展、即广大自耕农民沦为世族豪强的部曲和佃客,而世族豪强则成为握有武装的地方势力或政府的官吏,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知道,东汉末年,在阶级矛盾极端尖锐的情势下,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革命火焰迅速蔓延到各地,起义群众到处"  相似文献   

13.
在魏晋南朝时期,佃客是农民阶级中最重要的一个社会阶层。这类封建依附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关系,还带有某种程度的奴隶制残迹,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租佃关系。《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说:“客皆注家籍”。根据这条材料,治史者认为当时佃客没有独自的户籍,都是附注在主人的户籍上,并把这一点视为人身依附关系很强的表现。我们认为,这  相似文献   

14.
封建社会里的地租有三种形态:徭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货币地租“是作为剩余价值和向生产条件的所有者提供无酬剩余劳动的正常形式地租的最后形式,同时又是它的解体形式”。目前史学界对明清时代的货币地租已研究得相当充分,在这里,我对一个经济发达地区的货币地租形态的剖析,是希望此一研究有助于了解全中国货币地租的一个侧面。宁绍地区是浙东重要的经济、文化和外贸中心,是浙江省农业,手工业、商业的重要基地。自唐宋以来,这里以经济繁荣和人文蔚起而驰名全国。在宋代,这里的公田上已开始出现货币征祖。明清时代,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地租亦已出现并有了某些发展。下面拟对宁绍地区货  相似文献   

15.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经济平台,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主体.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创建"虚拟空间土地"收取"平台地租"的现象,是地租形态在当前的一种新表现.这种虚拟空间地租与传统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实物空间地租有相似之处,但也有鲜明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地租本质上都是基于租用一定资源使用权而产生的交付租金行为,是所有权在经济上...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士族,由于其历史变化而成为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一方面,有关士族的记载仍不绝史册。另方面,九品中正制的废止和科举制的实施,按官品占田的规定和荫客制、部曲佃客制的消失又使士族失去往昔的几大支柱,似乎士族已徒具虚名,不成其为特权地主。因此,有的同志主张对唐代地主阶级已不宜再袭用士族和  相似文献   

17.
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它与《九章算术》性质相同,但年代比《九章算术》至少要早一个半世纪。《算数书》共分69章,其中有40多章是和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包含了经济生活中生产、交换、物价、分配和消费、关税与地租、信贷、合资经营、贮存与运输、亩制与田地丈量、定额管理等诸方面的内容。《算数书》与《九章算术》、《居延汉简》、《云梦秦简》等相比较,有其独特的经济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批判性地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出现的三种绝对地租形成机制理论.本文认为,以特定制度环境为基础的机制代表了一种合理的理论进路;虽然它解释了绝对地租的历史性产生,但未能解释绝对地租的再生产.因此,本文引入了开发资本家与食利者地主之间的互动,并探讨了绝对地租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三种典型租金即金融租金、知识产权租金和平台租金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考作文因单项分值高达60分(上海卷为70分)而被尊为"天下第一题",同时享有语文学科"半壁江山"的美誉,长期以来受到很高的社会关注度,于是也就有了"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的高度评价。《庄子》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写作"部分提到:力求有个性.  相似文献   

20.
一、马克思的地租论与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制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地租的论述非常丰富,但是,就其最基本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基本观点: 1.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土地所有权是一切地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说:“不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以下马克思言论均见此卷,此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