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通过操作加强感晤,是低年级学生形成新知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够顺利迁移,克服思维障碍,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但是不是在每节新授课中,只要安排了动手操作,教学效果就一定好呢?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袁曙 《湖南教育》2010,(3):54-54
“交流—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个人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阅读教材,然后去思考问题,探求知识,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积极性,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思维能力。其基本模式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相似文献   

3.
有专家认为,精品课程应该是“名牌课程”,应该是“示范课程”,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应该是“普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等等。具体地说,精品课程应该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利于带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应该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  相似文献   

4.
“让每节课都精彩”是我始终的追求,“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是我最大的愿望。多看报教学实践使我感到;每一个学生都是千里马,需要教师用伯乐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用玉人的利器去精心雕琢,用满腔的热忱去用心浇灌。  相似文献   

5.
在各地的音乐教学中,公开课、优质课仍是教研活动的主要项目,那些执教者在台上挥洒自如、驾轻就熟,抽象的音乐理论被他们讲述得津津有味,枯燥的原理知识被他们描绘得有声有色,听这样的“精品课”的确让人感到是一种享受。如果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能像上公开课、优质课那样上好每一节普通课,那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吴建军 《宁夏教育》2009,(12):61-61
在学习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三家并立》一课时,在课前,我首先将讲桌移到了教室墙角,此时“受到冷落”的讲桌只起放置教具、教案和粉笔的作用,而不再有往日“教师尊严和知识权威”象征的风光。这一小小的变化自然引起了学生少许议论,更增加了与学生的亲和力,形成了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提高的态势,同时也表明课堂不再有权威的观点和现成的结论,需要我们一起来探索。然后鼓励学生要大胆和老师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操作是手与脑协同活动对客观规律的感知过程,又是脑与手密切沟通把外部动作系列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这是学生学习与认知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通过摸、剪、拼、量、画等手段,调动手、脑、耳、眼等感官来参与探究,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操作中再现知识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9.
正"让每一个学生去动手做科学,而不是在课堂上听科学"是现代教学论特别提出的最新要求。在数学课上之所以让所有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养成爱动手的习惯,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学生的思维可以全面地展开,这样做就很容易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把学生推到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对课本上的理念理解得更清晰明了了。所以为了使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快、更正确地理解课本上的数学概念,教师就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日常教学中课本上的大多数概念都比较抽象,而且是教学的重点不容忽视。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为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要上好每节课,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就要从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富有创意着手,使教学过程科学高效。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每节课都富有创意呢?本文就此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邱素萍 《家教世界》2012,(2X):17-17
<正>数学是思维的体验,而"思维则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条件,组织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实施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动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教具或者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讲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的含义,防止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15.
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片段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意义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师:计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你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吗?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教师板书)师:谁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没有学生举手,教室一下子沉静了下来。见学生没有反应,教师马上发出了第一个指令——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教室里马上传出嗡嗡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但学生讨论依然没有结果,没有学生肯定1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也许,这已在教师的预料之中。只见教师又一次发出了指令。师(故作神秘):1平…  相似文献   

16.
教师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学生发生影响.而学生动手操作是通过触觉来产生认知效应.前者是间接的,后者则是直接的.为了强化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思维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与实验.这对学生身心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任何教具都无法代替的.如:在一年级教学“10”的组成时,先让学生摆出10个圆片,各自将10个圆片分成两堆,看有几种分法.通过操作表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发现有: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这几种分法,然后由这些分法中引导整理出:这样使10的分解与组成不遗漏,不重复.  相似文献   

17.
动手操作要注重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课堂上要有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引导学生开展操作交流成为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加深概念的理解,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能力。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学生仿教师演示操作。如什么是“横截面”学生不易理解,教学时,我让学生每人带一块泥,按教师指导捏成不同的柱体。首先由我动手将底面是梯形的柱体用刀横切下去,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横截面,观察得出这个柱体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随后学生仿教师切割各种不同的柱体,并让学生观察各个柱体横截面是什么形状。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想象堤坝、水渠、水管等的横截面是什么样的图形。这样学生在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的同时,既增强了空间观念又为学习柱体体积打下了良好基础。二、学生仿课本图示操作。如教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时,我首先让学生将自备的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相似文献   

19.
启示1:“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学习”,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学习”的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变为组织,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盲人放驴不松手”的弊端,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惟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因为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一般理解得比较透切,掌握得比较牢固,能动性比较强,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促进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