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上线率多年居甘肃省前茅的陇西县,如今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又展现新的亮点:在校学生总数达4000人以上,专业扩展到30多个,每年输送异地就学就业毕业生1000多名。而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业结合的大胆探索,促进了普通教育、职业  相似文献   

2.
关于深度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途径,是职业教育彰显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职业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依据.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指引下,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遵循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普遍发展趋势.在对实践中存在的两种"工学结合"模式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叶智美 《江西教育》2005,(12):17-18
2005年8月19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天津召开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指出:“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彭志斌 《教育导刊》2006,(10):59-61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农村向城镇过渡,大中城市周边的乡镇正在迅速融人城市。在这种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城市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指导好学生择业、就业、创业,使农村劳动力有序、合理转移到城市,成为新一代合格的城市人,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校提出了“城市化意识教育”这种办学新理念,指导本校的职业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高职院校实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企业参与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具有“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订单式”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基本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收到了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TAFE教育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TAFE教育的考察,对我国高职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是立足本地的教育,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职业性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保证,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树超 《职教论坛》2007,(1S):42-44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进人模式转型的新阶段.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这是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必南之路。这一模式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出发。在宏观发展上强化宏观调控.在院校运行上强化市场导向,重视学校与企业合作.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注重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的对接。推进下学结合,是加强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召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8月19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部长吴启迪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鉴澳大利亚对职业教育与社会关系处理的明确思路、职业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有力领导和扶持,我国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重视产学结合、师资建设,推行职业资格标准,发挥行业指导机构的作用,推行多元化办学体制,增加职教投入,构建各类教育沟通衔接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10.
企业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研"优势及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分析了企业职业教育在产学研所具有的五个方面的优势——体制优势、人才优势、设备优势、科研优势和就业优势。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实践为例,阐述了开发和利用这些优势,以提高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锻炼“双师”素质、加强专业建设和促进就业的重要主义。  相似文献   

11.
以"职业人的教育"为核心理念建设职教校园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教校园文化是一种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与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密切结合的校园文化。开展以“职业人的教育”为核心理念的职教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体现职教特色,有利于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就业导向”职业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误区是:认为就业教育是只“教”学生“技能(知识)”,只负责学生“就业”,只需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拓展“就业导向”职业教育的内涵.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内容是序化的工作项目组成的学习领域.教育过程是将就业目标和教学目标融为一体,教育目标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薛晓荔 《成才之路》2024,(10):77-80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强调职业教育要与产业对接、与就业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文章结合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现状,提出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对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在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育改革进程中一直承担着积极开拓创新的角色,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天津市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被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称为"天津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探索与实践为深入落实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机电类专业与天津盛港集装箱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2 1"工学模式的实践,说明了"2 1"工学模式的可行性与优势。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终身化,突出工作本位学习 实际上希腊和葡萄牙等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是以非正规学习为主的模式,这些国家有着非正规学习、自主就业及家庭支持的传统,这有利于职业教育终身化理念的实现,即职业教育不应完全办成“就业准备教育”,从终身教育的视野看,职业教育也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一个阶段,不是终结性教育,要满足学生或就业或升学的需求,应为那些愿意继续求学的职校学生通过补习教育提供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机会。许多欧盟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包括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实行免费教育,参加现代学徒培训的学生还可享受学徒工资。现在,比利时、英国、芬兰、德国、希腊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职业教育终身化的突出特征是强调“工作本位学习”,其目的是解决青年人被社会排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工学结合"是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使用频率最高、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新思路.其独特的方式给我国职教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希望."工学结合"的优势将伴随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前行.然而当前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不可忽视的.因此,优化模式、发展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周稽裘 《职教论坛》2004,(3S):15-18
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们不断端正办学思想,转变办学观念,拓宽办学思路,根据我省实际,确立了职业教育“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服务,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区域共同发展服务”的“五个服务”的办学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紧紧抓住充分依靠企业、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这样一些关系职业教育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切实提升江苏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办出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其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专门技能水平来实现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运作方式,在目前的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回顾并分析了本院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的经验与模式,认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为学生就业打开了绿灯。也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