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献可替否 “献可替否”这句成语的含义是:进献、提出应予肯定的正确意见,以代替、废止应予否定的错误意见。 这句成语源于春秋时齐国卿相晏子的话,事见《左传·昭公二十年》。 公元前522年的一天,齐景公打猎回来。指着身边宠幸的近臣梁丘据,和晏子有一段对话: “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良心     
记得50年代有一部翻译影片,剧中的法官说过一句给人印象十分深刻的话:“法律不承认良心,良心不能代替法律。”当时,对这句话印象虽深,但没有什么切身体会。 自开放改革以来,随着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各种法律、法规陆续公布、实施,人们的法制观念也随之增强,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普遍有所提高。这无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然  相似文献   

3.
又是岁末年初时,档案部门的同志碰到一起.总爱互相问一句:“新一年我们干些什么?”这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却几近一种现象。仔细琢磨,又耐人寻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08,(4):28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不能见容于希腊的民主政体,被判服毒处死。行刑前,苏格拉底面色从容,平静地对他的悲痛欲绝的学生们说:“你们去生.我去死,到底何者为佳,只有神灵知道。”当毒药进入他那颗伟大的心脏.他对在侧的学生说:“克里托,我还欠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公鸡.你会记住把这债还了吗?”这句看似平淡的话就是苏格拉底最后的遗嘱。苏格拉底用给医神献祭的方式告诉人们:人生就是一场疾病,死了,病也就好了。对苏格拉底来说.他不是正在进入死亡,而是正在进入生命,一种“更加丰富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回顾与思考     
不久,人民邮电出版社就要迎来它的40华诞了。这40年,我与之同行了31年。我时常在想,这40年的风风雨雨,40年几代人的奋斗,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新的起跑线上,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和力度奔向未来?这是值得我们思索的。一、抓根本与赶“潮流”在办刊的时候,我们有一句常说的话,叫“紧跟形势”。这话仔细琢磨起来并不错,但掌握不好也容易搞偏了。很长一段时间,刊物文章的“穿靴戴帽”习以为常。文革期间,更发展到了大半本刊物转载“社论”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主要不能怪编辑,因为他们大都也是违心的。可是,出版界“一窝蜂”、赶“潮流”的现象却是一阵接一阵的,一会儿是“人体艺术热”,一会儿又是“捧‘星’热”。有时热到忘了自己是什么出版社、什么刊物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受草原文化的影响,白岩松对儿子的教育也是阳光式的。这是他给孩子寄出的一封“人生邮件”:我的儿子饱餐一顿后,安静地  相似文献   

7.
十三、“说”这个词后面用什么样标点,根据它在句中的位置和引用话语,应有所不同。例如:1.林小姐哭丧着脸说:“妈呀,全东洋货!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2.“妈呀,全是东洋货!”林小姐丧着脸说,“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3.“妈呀,全是东洋货!明儿叫我什么衣服?”林小姐哭丧着脸说。4.我跟老工人聊了一会儿,老工对我说:“我儿子是个工人,出来好几了,这次出了一点儿事故,他们单位领导通知我,让我来看看他。我们单的工会领导也特别关照我,专门给我了火车票。我是第一次到杭州。”5.我跟老工人聊了一会儿,老工对我说,他儿子是个工人,出来好几了,这次…  相似文献   

8.
2010年9月6日,《华商报》在西安新闻版刊登一条消息,有游客在论坛上发帖称他发现大雁塔被翻译成大野鹅塔( 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或the Giant Wild Goose Pagoda),游客反映的情况在大雁塔北广场附近的路牌上得到证实.消息一经登出,就被吵得沸沸扬扬.有人称“雷人”,有人说“差点笑趴下了”.甚至有人撰文,慷慨陈词地说,西安马上要开世园会,也正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各国友人将云集于此,或旅游,或商务,那么各种旨在服务于外国友人的标牌、指示牌等,在翻译工作中,最起码得让人看明白,而不至于让那些外国友人满景区里找野鹅吧.这种不求甚解的翻译,不仅仅贻笑大方,甚至可以将服务窗口的形象抹杀殆尽.  相似文献   

9.
今年第二期《中国记者》的“外国新闻佳作赏析”专栏中刊登了熊昌义同志的文章《“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介绍美国新闻史上的一篇名作》。“赏析”也好,“介绍”也好,属于评论的范畴应该无疑。然而,先读过被评论的佳作,再来读这篇评论,却使人产生一种憋闷之感,不鸣不快。首先冲到舌尖的话是一个问句——这篇新闻名作的新闻究竟是什么?《“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这是一个绝好的题目,然而读到最后,欲从评论中获知“好新闻”内容的读者恐怕会大失所望:这“好新闻”无非是用了巧妙的文学笔法写出的“旧闻”,真真地“没有什么新闻”了。评者(为下面叙述方便,姑以“评者”和“记者”分别称评论的作者和原  相似文献   

10.
有两家全国性报纸,相继出现了这样的报道:一则是关于送货下乡的,说是“大篷车”下乡来了;一则是送戏下乡的,说是“大篷车”剧团就是好。送货下乡就是送货下乡,送戏下乡就是送戏下乡,这不是很简明扼要、名副其实的话吗!谁看了都会一目了然。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绕个大弯,去与外国电影中的“大篷车”挂钩呢?什么“大篷车”商店,“大篷车”剧团,多费猜!况且,这样的称呼能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赴宴     
芥川龙之介在《侏儒的话》里有个说法比较别致:"人生好像一盒火柴,严禁使用是愚蠢的,乱用是危险的。"最近看到一句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话,突然就像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又非常切中时弊:"人生如宴会,人只应在所有被提供的  相似文献   

12.
一百多年前,上海的社交界曾经起了一场风波。原因是中国驻英使臣郭嵩焘在宴请外国宾客的宴会上,带了夫人,这是中国上层女性第一次进入官府接待外宾,在外国这是寻常礼节,在中国却引起舆论大哗。1878年11月15日的《申报》就刊出什么“传为笑柄”、“群指郭公为淫佚放荡之人”等等耻笑怒骂的文章,郭嵩焘本人更是受到上级和同僚的叱责。在众夫所指中他无以告白,闷闷不乐,直至郁郁而终。  相似文献   

13.
“很多时候,走了太久,忘了出发时的路”——用这句箴言形容中国的“三网融合”,其实是很贴切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图书“走出去”的重视,对外输出图书获得政府的扶植.当前制约图书“走出去”的不是资金支持,而是选题、内容的不对路以及对外翻译困境.本文认为,“走出去”不能满足于宣传的泡沫,应真正按照外向的需求来设计选题、内容求实,并切实改善翻译环境,善于利用外国译者、扩大国际合作、建立高端翻译人才队伍并提升翻译家地位与待遇.  相似文献   

15.
茅盾曾说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大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史及外国文学史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现代杂文的兴起.  相似文献   

16.
以丑开局     
一个杀牛的到一个杀猪的朋友家串门,杀猪的不在家。他的儿子避讳说父亲去杀猪,就说:“父亲出亥去了。”杀牛的回到家,对自己的儿子大赞人家儿子聪明,会说话。几天过去了,杀猪的到杀牛的家来,杀牛的儿子因记着上次父亲的话,便说道:“父亲到人家出丑去了。”“什么时候回来?”“出完丑就回来了。”  相似文献   

17.
李芳 《新闻三昧》2008,(8):40-41
作为一名跑金融线的老记者,在和金融系统的朋友交往的过程中,经常有通讯员向我抱怨金融新闻不好写。最让人头痛的是不知写什么。“平常都没个什么事,让我们写什么啊?”这几乎成了一句挂在一些通讯员嘴边上的话。  相似文献   

18.
“某一意见,或出于国人之口,或出于外国友人之口,其价值是相同的,怎么能厚此薄彼呢?”。这是1986年10月15日《新华日报》在《细流集》专栏发表的《有感于“洋人告状”》一  相似文献   

19.
在什么人眼里什么是‘黄金’?东翔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将被挤出“黄金地段”所引出的议论,几个月来已成为全国文化界的“热门话题”。作为本文题目的这句读似绕口去发人深省的话,出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者之口:“南京东路书店的问题其实不是迁与不迁的问题。用一句...  相似文献   

20.
编辑部一位同志拿着我的一篇预发稿来找我,他希望能把稿中的“人吃棉酚后,会造成精子的不可逆性复转”这句话改得通俗些,并说,他怎么也弄不明白“不可逆性复转”是什么意思。我接过一看,原来那是句几经努力也未弄通俗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