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士涛  冯文全 《文教资料》2009,(34):117-118
“两为主”政策的原则性规定不能提供解决农民工子女异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具体的、操作性的方法,农民工子女异地接受义务教育出现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本表现在教育保障机制的缺位和不健全。本文从义务教育政府责任、教育经费管理、法律法规的健全等方面对农民工子女异地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视阈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和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于体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城乡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赋予农民工子女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的教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是: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入学,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规范和扶持;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投资力度;给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注和引导,解决好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是关乎社会公平问题。本文运用吉尔伯特社会福利政策框架,对当前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进行分析,强调国家有义务保障公民的受义务教育权,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教育政策支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供给的现状困境有供给的主体不明确、承担接受者不够有效和现行经费政策不够完善等。基于此,从公共经济学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特性和供给模式的理论视角出发,提出解决困境的建议性对策: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供给主体多元化、多渠道筹集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专项拨款制度、改革现有的教育财政分权制度;鼓励城镇公办学校接受容纳农民工子女、消除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和不公平的收费现象。  相似文献   

5.
简易学校:从自力救济走向自助安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以“自力救济”为主要形式的“简易学校”,是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学校。但由于事实上的“因陋就简”,它不可能为农民工子女提供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从“自力救济”到“自助安置”,其实质是解决简易学校办学和城市管理缺位矛盾的过程。因此,要加强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管理和扶持。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源于没有从理论上确定投资主体.本文基于成本分担理论,分析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投资主体问题,提出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应该是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真正投资主体,而现行的教育财政体制不利于真正的投资主体承担成本,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7.
国家针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文化水平。现有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的"断裂",现有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自身条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注重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公平和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探讨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特点。方法: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对361名农民工子女进行了调查。结果:社会支持在诸多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社会支持源和支持利用度欠佳。结论:农民工子女社会支持有着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农民工不断增加,大量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随父母输入城市,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日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对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基本得到保障。但是,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从制度与政策上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热点传真     
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支持职业技术院校扩大农村招生规模3月2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意见》要求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  相似文献   

11.
龙畅 《上海教育》2008,(8):26-27
截至目前,上海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数超过37万,如此大规模人群的受教育问题注定备受社会的广泛关注。上海市各级政府、各类学校为农民工子女接受规范的义务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提升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质量也付出了切实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分析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领域相关政策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政策网络可以发现,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网络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与网络结构的开放性是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的深层次原因,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在各政策主体高度互动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分析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领域相关政策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政策网络可以发现,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网络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与网络结构的开放性是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的深层次原因,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在各政策主体高度互动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遏制贫困:关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农民工子女实施义务教育、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是政府的责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应从道义性扶贫转向制度性扶贫;适时修改《义务教育法》,明确流入地政府的法律责任;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国家设立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项经费,对“特困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公办学校应承担起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主要任务,加强对简易学校的规范和扶持。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具有跨区域、全国性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中央政府制定的由流入地政府承担管理和经费责任的政策,导致各种地方模式的出现和最终责任下移到区县政府.区县政府规避经费负担和公办学校的自利行为,使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面临很多困难.现行政策存在设计不完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应该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省市政府为主的经费负担体制,规范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入学、收费和资助制度,建立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财政投入机制,尽早形成政府出资、全体农民工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上海市教委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上海市加强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一揽子”计划:提高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公办学校的比例;委托民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体系等,确保在沪工作和居住的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存在许多问题,诸如流入地政府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重视不够,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的"门槛"较高等.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不利于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不利于农村社会自身的发展,不利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和谐社会,基于此,教育体制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改进以接纳农民工子女并满足其义务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州和温州两地外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考察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背景变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弹性具有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弹性的培育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对1739名城市农民工子女进行调查,考察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自尊、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相关都非常显著;(2)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水平不仅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也可通过自尊对其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即自尊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3)自尊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师》2010,(1):54-54
<正>为支持和引导各地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2009年12月,中央财政下拨2009年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0亿元,专项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