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读者》2005,(8)
请您读一读下面三封来自小读者妈妈的信,您一定感奋不已,会盛赞这三位妈妈的爱心和责任心的。希望小读者都能推荐给自己的父母读一读,看看他们有什么反映?最好能把家长反映写信告诉我们。拜托了,谢谢!——编者  相似文献   

2.
我是《学语文》杂志的忠实读者,期期必看.篇篇必读,并积极地做刊出的测试题。如果《学语文》杂志一天没到,我就翘首等待,度日如年。  相似文献   

3.
4.
妈妈来信     
亲爱的妈妈:你好!我最近身体好()一般()不好()学习累()一般()不累()。有钱()缺钱() 看到这时,千万别以为这是一封女儿写给妈妈的信,恰好相反,这封信是位细心的母亲写给女儿的。请看备注:女儿,你好,我好久没有接到你的来信了。妈  相似文献   

5.
《小读者》2006,(7)
暑假快到了,我们向全国小记者介绍山西太原市煤气化一中(57)班王颖嘉早先时间作的一次精彩调查。我们之所以说她的调查精彩,一是调查项目由她设计,调查人员由她确定,调查内容贴近实际;二是调查结果对我们很有参考价值。希望全国小记者也能向王颖嘉学习,趁放暑假的机会搞一次别开生面的采访或调查,这是争做优秀小记者的好机会,也可以算作是对全国小记者的一次考察吧!——编者  相似文献   

6.
(摘要) 编辑同志: 我十分高兴地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全党工作着重点要转移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联想到我们教育战线和自己的工作,如何使我们的思想、工作适应这个伟大的转变,感到有很多话要说。这里,想就几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考试》2010,(1)
编辑老师:您好!提笔写这封信,我其实还蛮矛盾的。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英语成绩还算不错。只是一做完形填空题就犯迷糊,我对文章的意思经常会产生歧义,还自认为选择的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带入原文,读起来还挺通顺的,失分现象  相似文献   

8.
辛诚同志: 您好! 我1985年从幼师职业班毕业,分配到乡中心幼儿园任教。十年来,《早期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每当从贵刊上看到一些同行们为幼教事业不懈奋斗的动人事迹后,我感慨万分。我最宝贵的黄金时代是在孩子们中渡过的,我为幼儿教育事业辛勤奋斗了十年,无怨无悔。而今,我已是孩子的母亲了,生活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在这里,我想诉说自己对幼教工作的感受以及一些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9.
妈妈的来信     
在“我”5岁的时候,一场车祸夺去了爸爸的生命,半年之后,妈妈去德国从事一项重要的研究。这么多年来,虽然不能见到妈妈,却能经常收到她的来信。然而,卡特先生告诉我她没去德国,她早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10.
即使在遥远的地方,有了这内外俱秀形神皆美的传奇神灯,我相信我的人生终将辉煌,我的灵魂终将幸福。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总编:您好!我是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大三的学生,曾经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上周整理书本时突然发现了当年每月必读的《作文成功之路》,厚厚实实五六十本,忍不住翻了一下,依然感觉很熟悉和亲切。表妹今年上高二,妈妈叫我送几本《作文成功之路》给她,说留着也没什么用了,我当时就不同意,告诉她:“我学习累了可以翻看一下,就像您工作累了翻看相册一样。这是我成长的足迹,虽说里面全是别人的文字,但是它陪我走过了最艰苦的日子:中考、高考!”妈妈改口说:“那么就借几本给表妹看看,成功的东西要和大家分享!”我笑着答应了。现在书本都整理好…  相似文献   

12.
妈妈的来信     
雪儿:这么多天来,我一直在想,妈妈是不是彻底地错了一次。看着你一页一页撕毁自己的日记本,看着你一滴一滴的眼泪流过脸庞,看着那些碎纸屑在风里犹如飘絮,妈妈的心都要碎了。雪儿,你知道吗?当那天我无意间看到你写的日记,得知你在暗恋一个面孔酷似黎明的男孩后,错综复杂难以名状的感情一起涌上心头。女儿已长大了吗?女儿何时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你想过妈妈的那时的感受吗?我怎么能明白昔日那个天真活泼爱学习对所谓青苹果故事不屑一顾的女孩竟会以痛、累为主题的字眼写满一本厚厚的伤心不已的玫瑰日记──心有千千结?我又…  相似文献   

13.
李鹭 《今日教育》2008,(11):5-5
我是一位从教30余年,至今仍深深眷念着三尺讲台的退休语文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同样从事教育工作的女儿那里看到了《今日教育》。这是一期暑期合刊,封面上《暑期特别策划:压力在左,生活在右》的大标题一下吸引了我。作为一名老教师,坦率地说,  相似文献   

14.
翻开2002年第3期<老年教育>,喜悦、兴奋与感动顿时涌上我的心头--"连心桥"栏目刊登了我孙子邓宁题为<爷爷的来信>的文章.当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杂志在全家人手中一一传递时,我分明听到了他们心中同样喜悦与激动的心声.  相似文献   

15.
16.
编辑叔叔:你好!你刊81年1期刊载的《小猫力擒老鼠》是一篇很好的范文,是我们初中学生的一篇优秀作文。学习后我收益不小。但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开头的“今天晚上”一句不够确切。因为今天晚上发生的事,今天怎么知道?今天又怎么写?不知是印刷错了,还是你们审稿时忽视了,特提出向你刊请教。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 自从看了两期《下一代》杂志之后,我心里无比激动。它在我面前展开了一片新天地,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它里面的内容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我是一个残疾女孩,可恨的脑瘫剥夺了我生活中的许多乐趣:我的腿伸不直、没有力气,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在大自然中奔跑;视力不好,连电视都不敢多看;手也不灵活, 写字时间稍微长了就会酸痛。  相似文献   

18.
都市 《职业技术》2006,(5):11-11
大学生,是个特定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综合问题,和政府的教育政策有关,和国家的人均GDP有关,和学校的收费有关,和家庭收入有关,和学生本身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社会的消费潮流,甚至和社会、家庭的教育观念都有关系。在此,我们涉猎的是消费者学生、供养者家庭问题。有史以来,学生是以简朴著称的,没有学生因为简朴而受到嘲笑的。在偌大的社会上,除了书店,在商店、饭店和实质性娱乐场所都很难见到学生的身影。可是,现在不同了。几乎任何一个大商场和娱乐场所、学校周围各种风味饭店、咖啡店、酒吧、烧烤店、火锅店还有网吧、礼品店都是他们熟悉的消费场所,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一代,是社会上一支有力的消费大军,是他们的父母和兄长羡慕的一代。但是,他们的潇洒却和他们父母的不堪重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于是,问题出现了——本期特别策划,试图从各个层面上来揭示、探讨和解决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以其引起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从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政策法规和实际步骤上来解决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位退休老教师的来信孙云晓同志:看了《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上登的文章《杜撰的"较量",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作为一名有30年教龄的退休老教师,我也感到震惊,我想对您,《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说几句话:1.去年下半年,《较量》一文经各种传媒...  相似文献   

20.
<正>小区门口的牛肉粉,汤鲜味美,我常去吃。周六早上,一对母女与我同时走进店里。女人进了店就说:"来一碗就行,我和孩子只能吃下一碗。"那时,店内只有一张空桌子,我与她们母女相对而坐。我看到女人穿着简朴,皮肤黝(yǒu)黑,似乎是长期在阳光下干活的人。牛肉粉端上桌,女人尝了一口,然后加了一点盐,把粉条推到了小女孩的面前。小女孩或许是饿极了,或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