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先生一生,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真性情,一直在追求自由、民主、科学,一直在追求尊重规律和人性的自然回归,即所谓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去甚,去奢,去泰的本色天然之道。 相似文献
2.
一些人豪迈地打点行装,开始了下一个旅程。一些人的身影,悲壮地消失在征途的烟尘中。还有少数人,沉重地堕落了……但传媒人的故事将永远说下去!不管天上有乌云还是太阳,传媒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生动的。而传媒人的脚步,总是那样的来去匆匆,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3.
采访是社会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好的社会新闻稿件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作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掌握采访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新闻采访在一定层面上讲是一门艺术。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的文章。那么,作为社会新闻记者,如何提高采访质量呢? 相似文献
4.
正当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省举办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征文”活动,全省有73个新闻单位踊跃参与征文活动,收到121篇稿件,大多是具有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的好文章。其中有28篇稿件获奖。本刊此次刊登的是其中获得一等奖的7篇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纪录了我省新闻记者与共和国共同成长和投身改革开放的足迹,有的写了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采访亲历的惊心动魄的过程,有的写了追踪采访先进模范人物受到贴身感化的动人经历,有的写了在新闻采访第一线艰苦劳作而乐在其中的体会,读来令人感动和深思。 相似文献
5.
一
我195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新疆日报工作.在30年的新闻生涯中,多数时间是做夜班编辑,同时也多次外出采访,曾四下边远贫困的南疆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每次几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亲身感受到了记者工作的艰辛.
如实报道新闻事件,是记者的天职. 相似文献
6.
7.
记者从掌握新闻线索,到深入采访,再到稿件的形成、发表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掌握话语权的新闻记者,必须利用一切手段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杜绝因新闻报道而产生新闻暴力. 相似文献
8.
9.
天高云淡的时节,有一个记者节.一年一度,催促我们的脚步,又让我们歇一歇,看看鞋子上的泥土,听听内心的召唤,再出发.这个记者节,好多人在路上,天南地北“走基层”,不知怎的我由此想起一个人.马锡五.马锡五是谁?我也陌生.只是前几年办报,习惯性地做了一则手记,摘自《南方周末》一篇文章《马锡五“复活”》(2009年6月11日),才知道历史上曾有一位马锡五. 相似文献
10.
笔者刚从事记者工作的时候,尽管一年到头忙着写稿,但在内部评选时好稿却寥寥无几,而一些老记者虽然稿件数量不多,却篇篇中的。分析其中原因时,才发现自己稿件质量不高,是不重视到基层面对面采访,只是把所搜集的会议总 相似文献
11.
无限风光在险峰,对公众新闻人物、对人们已经熟知的新闻事件的报道,常规的新闻采访方式写出来的稿件可能没有什么新意,提不起大家的兴趣,如何做到推陈出新呢?本文用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和大连晚报记者卢真珍采访实例,说明记者要写出独家的好新闻,必须改变传统的你问我答式的采访模式,采用体验式的新闻采访方式,这样的报道才能有所创新,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在热线新闻部门工作已逾5年的记者,我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项正在大力开展的活动可以说是深有体会.我一直认为,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握读者的思想脉搏,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脱离群众的作品绝不会是好作品.这些感受是我在以往的工作中逐渐体会到的,并不断在工作中得到印证.在步人新闻记者这个行业之前,我是一名主修英文和经济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如果不是在最初的采访中就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我很难了解百姓的想法和关注点.社会新闻涵盖内容广泛,社会新闻记者与各阶层人士均有接触,只有努力使自己贴近采访对象才是赢得精彩新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采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是永远的追求,能采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前提是要有好的新闻线索。那么,好的新闻线索从哪里来?如何得来?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新闻前辈告诉我,新闻记者要有能上天、能入地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好新闻。在新闻采编一线工作10余年,结合多年的采访经验,笔者想谈一谈"如何发现好新闻"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4.
15.
"大事件"带来新看法
新闻界流传一句话:有多少想当记者的人,就有多少种当记者的方式.但是,如果让他们说说最愿意参与的报道,恐怕只有一个回答:大事件.
亲身参与重大战役性报道,往往会使记者在锤炼中迅速成长,最终成为身经百战的"高手".不过,经历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后,我对此有了新看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新闻界》2019,(11):29-39
自"四力"提出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掀起了多轮的学习、讨论、践行与研究的热潮。总的来讲,这些行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于"四力"的理解与推动了对于"四力"的践行。但仔细分析之后则会发现,已有研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目前学界、业界对"四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现当下所处的时代、历史语境进行横向的、剖面式的解读与阐释,而相对缺乏从历史维度沿着思想发展的脉络进行纵向的发掘与探析;第二,目前学界、业界对于"四力"的研究,主要是从本地区、本单位、本人的一些具体的媒体从业经验、采写经历、具体的教育实践或采风活动等出发对如何进行践行"四力"的经验总结式、报告式、心得体会式的研究,而相对缺乏反思性、批判性的研究。故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文章将从新闻思想史的视角对"四力"进行一个历史-社会学意义或维度上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综合考察与探析。研究认为,"四力"思想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着其自身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渊源。从历史的维度来讲,则是指承继于来自中国新闻业界实践经验的总结、新闻学术传统与政治新闻学传统中关于新闻或新闻业务的思想阐发;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则是直接来源于中国当下所处的时代、技术与社会语境。具体而言,即中共党报理论通过将新闻记者的基本业务素养与党的基本工作方法—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相勾连的做法,实现了"四力"思想的创新与发展。最后,文章认为,"四力"思想的创新将十分有可能成为中共党报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创新的立足点与突破点。 相似文献
20.
1月24日,大年三十,武汉疫情相关报道扑面而来。当天值班的我,心里一丝隐忧闪过,‘春节假期大概是要泡汤’,看了看微信里刚抢到的初三回家的高铁票,我吸了口凉气。很快,有关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铺天盖地地被各大媒体播发出来,我们采访部主任沈泽宁说:‘看来我们有一场硬仗要打了!’由此,作为媒体人、新闻记者,开始了我的抗‘疫’报道行动,记录‘逆行勇士’的战‘疫’故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