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昙花     
王生兵 《阅读》2012,(11):14
只看过一次昙花的开放,那种感觉,凄美而壮烈。一共五盆,排在大厅的一旁。圆筒形的主枝,傲然直立。分枝多,呈叶状,枝上巍巍然地挂着即将灿烂地开放的花蕾。我和朋友,坐在厅里,喝茶、谈心。茶原本是甘醇的,话原本是投缘的,但是今晚,整颗心,都去了昙花那儿,心情有点儿焦躁、有点儿兴奋,又有点儿不安。所以,入口的茶,变得无味;入耳的话,变得单调。  相似文献   

2.
写作中的“表达”,是使用不同性质的语言文字的手段。称“表达”为“表达文字”比较准确。鉴于习惯,也可以称为“表达方式”。划分不同的表达方式,应以语言文字的不同性质为依据。表达方式只有叙述、描写、议论三种。抒情、说明不能作为独立的表达方式。它们的职能本来就分别由其他表达方式承担着,现在,应该正此名分。  相似文献   

3.
以前,“小迷糊”听到“数学”两个字就头大,可自从当上了数学科代表以后,“小迷糊”开始转变了。数学单元测试的成绩出来了。同学们的议论让“小迷糊”很难过。又一次数学测试到来了。在老师的办公桌上,“小迷糊”看到了这一次测试卷的答案。“小迷糊”心神不宁地拿着试卷跑回教室。接下来的几天,“小迷糊”做什么都无精打采的。  相似文献   

4.
在路上     
张成红 《阅读》2011,(12):1-1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首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 书山有路。远方,是一片丰沃的原野。我童年阅读的启蒙源自小人书。从小人书到中外名著,在成长的路上,阅读丰满了我的人生。十八岁那年,我初为人师,依然倾情于文字的魔力。我会重温儿时作文课上的兴奋与激动,于是,会经常在全班的孩子面前品读某个孩子的佳作,那个孩子肯定是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5.
嵇康锻铁与服散养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锻铁是嵇康生平事迹中不可忽视之点。它以躲避政治迫害为首要目的,又与当时士林盛行的吃药之风密切相关。它是作为服食家的嵇康的一种身心调养术。嵇康笃信神仙,这就决定他必然讲求吃药,其中以五石散最为常见。锻铁与服散有重要关系。服散对嵇康的生活、性格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加拿大温哥华,朋友带我到海边的公园看大雁。大雁的身躯大得出乎了我的意料,大约有白鹅的四倍。那么多身材庞大的雁聚在一起,场面十分震撼。  相似文献   

7.
莫里亚克的《苔蕾丝·德斯盖鲁》, 在坚持现实主义风格的同时, 借鉴了电影、现代派小说的表现技巧。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严谨巧妙的艺术构思。小说在结构上借鉴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 在情节结构上采用了逆转和突变。二、深刻细致的心理描写。小说在运用传统心理表现手段的同时, 借鉴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三、精湛的景物描写和气氛渲染。小说采用了拟人、象征、比喻、隐喻写景, 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8.
国内学者对目的论的适用性的质疑不够。目的论是否适合文学翻译乃至诗歌翻译值得商榷。弗米尔的目的论忽视了诗歌的形式,无视翻译的准确性。诺德修正过的目的论仍未处理好原文作者和译者的关系,且理论本身仍有其他问题。目的论不适合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9.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各位不妨回忆一下自己儿时学习语文的经历吧。“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流传千古的绝唱,你一定会脱口而出,如品佳酿。这其中奥妙,其实是阅读,尤其是背诵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初中的学习阶段,更需要大量的阅读、背诵,  相似文献   

10.
读书的快乐     
夏玉芹 《阅读》2011,(11):1
我的童年属于无书可读的年代。我出生于农村地道的农民家庭,童年恰逢"文革"时期。那时,家里唯一的书便是红色塑料套包着的《毛主席语录》。母亲不识字,却会勤俭持家。我每天放学后,她便安排我去铲猪草。父亲认字也不多,却会背不少毛主席语录,常常在言谈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膜拜自然、征服自然、协调自然三个阶段。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主要机制是它们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的性质 ,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人性是伦理的土壤,每种伦理理论的构建,不管有没有意识到,都必须建立在明确的人性论基石上。《新伦理学》虽然花了很多笔墨来阐述人性问题,但最终没有涉及到人性问题本身。这在于王海明对人性本身的隔膜,在于他认同了道德人性论传统。客观地看,理性和道德都属于认知判断或价值判断,而人性却是生命存在之内在事实。以此来看,人性客观地敞开为生命存在之自然本性和文化本性两个维度六个扇面,由此生成以“生-利-爱”为轴心,以性爱、血缘为基石,以求群、适群、合群为敞开平台,以“生己-利己-爱己”和“生他-利他-爱他”为两翼生存扇面的人性方阵。这一人性方阵的行动敞开朝向,就是懒馋贪与勤俭智的对立统一运动。在这一对立统一运动的人性朝向进程中,人的利益追求行动和生活是适度乃善,逾度则恶。  相似文献   

13.
王雁 《职大学报》2013,(6):48-50
冰心作品的爱的哲学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母亲之爱三部曲构成,本文主要论述了冰心作品中体现的自然之爱。冰心从小生活在海边,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爱祖国的大海、山川、花鸟、树木。冰心用她对大自然的超强感受力,用清新优雅、轻灵秀丽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自然的山水画。冰心对大自然的独特描写,成为她作品中闪耀着异彩的奇葩。  相似文献   

14.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需要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 ;需要反思人类干预自然的限度及其合理性基础 ,自律自控自身的非理性需求 ;需要运用技术政策等综合手段维护、扩展、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保持自然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中西传统人性论关注的中心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传统人性论关注的核心概念是"善恶",西方(古希腊)传统人性论的核心概念是"幸福".不同的人性论导致了不同的道德观乃至不同的道德教育观.然而,中西传统人性论的分野并非不可逾越,它们共同反映了道德教育面临的几对永恒的矛盾:个体与社会、理性与情感、知与行,而理想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促使这几对矛盾内部保持适度的张力,从而达到人性的至善和人生的最大幸福.  相似文献   

16.
人性假设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假设是西方管理理论的重要方法,它不同于哲学层面的人性讨论,目的指向性明确,具有具体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并形成了自身的研究范式。从方法论的角度理解人性假设,对于把握和借鉴西方管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淮南子》基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思维视角,从道生万物、自然无为和清静无为三方面内容入手.透视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哲学内涵。人与自然是同根同源、和谐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坚持因顺自然、积极事功的思想和少私寡欲、功约事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训练理念的滞后折射出运动训练对科学性的探寻,训练的科学化是提高训练质量的唯一有效途径,创新意识是运动训练科学性的凸显,表明当前运动训练科学性的现实需要。系统性、综合性和实效性是现代科学训练的主要特征;贯彻以专项为核心的训练理念是运动训练科学性的重要要求。运动训练科学性不仅注重对运动“过程”的控制,而且重新审视“比赛与训练”和“比赛与恢复”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的生态美思想--孟子、庄子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时期,孟子以生态美比喻人性善,认为生态美是自然界的本来面目,生态丑是人为破坏的结果.生态美的特征是绿色,其本质是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保护生态美,就必须制止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庄子力图摆脱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局限,强调"无用之用"和生态美的超功利性质,主张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并无意中揭示了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和自由的本质属性.同时,庄子否定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天生万物,本无贵贱,都有同样的生存发展权利.  相似文献   

20.
文学即人学,人性变幻莫测,写出共同的人性,才是最高的文学。芥川龙之介和鲁迅两人是近代东方文学中最善于揭露人性的作家,他们在作品中审视、剖析人性,在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中,芥川觉得"人生比地狱还地狱",鲁迅也被认为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芥川关注的是最普遍意义上复杂的人性,鲁迅在对本民族的精神品质思考的同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