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纠正学生的错别字,养成学生正确、整洁的书写习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一般说来,中学生笔下出现的错别字,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部首错误。如把“礼、福、神”等字的礻旁写成了“衤”,把“初、袖”等字的“衤”旁写成了“礻”。  相似文献   

2.
<正>形近字是第一学段识字的难点,尤其是相似的偏旁部首,学生更容易混淆,如:"衤、礻""冫、氵""亻、彳"等等。在作业中,经常有学生将形近偏旁写错,如:将"初""被"等字写成示字旁,将"祖""礼"等字写成衣字旁。本课旨在寻求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衤、礻"的来历,依据造字规律形象地分辨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同时亲近汉字文化,增强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从而举一反三分清其他相似的偏旁和相似偏旁的字。  相似文献   

3.
知识卡片     
《小学生》2006,(1)
汉字的家族庞大的惊人,稍 不留心就会弄错,不要急,让我 们告诉你汉字的规律,让学习 不再辛苦。 “衤”和“礻”是两个形体不 完全相同,意思有差别的部首, “礻”作偏旁是由“示”简化来 的,示字的原意是,把事物摆出  相似文献   

4.
"被"是"衤"部小精豆总是将"被"字写成"礻"部。要知道"被"字不能是"礻"部,这是为什么呢?用"被"字组个词语,你就明白了。棉被,夹被,毛巾被……现在,你是不是已经理解了"被"字的意思了——被子。被子,一般是用布或绸缎做面,用布做里子,装上棉花或丝绸,所以"被"是"衤"部。"嗽"字的右边是"欠"小精豆提醒小朋友,"咳嗽"的"嗽",它的右边是个"欠",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一咳嗽,欠吃药了。这样记,很简单吧。  相似文献   

5.
常用字辨证     
古代汉语上衣叫“衣”,下衣叫“裳”。“衣”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像一件上衣的样子:上端是衣领,两侧是衣袖,底部是下摆。“衣”旁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用于左偏旁时作“衤”。原来是祭祀用的石制的供桌,甲骨文呈“”形或“”形,金文之后演变为“”(音qí,...  相似文献   

6.
教学总目标:1郾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郾比较“礻、衤”,“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3郾看图读熟词语,能借助图画来理解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4郾培养识字能力,感受识字乐趣。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匀称,能够区别形近偏旁。教学难点:能比较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能够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郾比较“礻、衤”这一组易于混淆的偏旁。3郾看图读熟词语,能借…  相似文献   

7.
民间的风俗习惯叫民俗。“社”这个字反映了许多民俗。“社”的左旁是“礻”,它是“示”的变形。凡从“礻(示)”的字,意义多同神佛或鬼怪有关。迷信的人认为天地万物的“创造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课外的搜集,认识一些带有"礻"和"衤"的字词、成语、诗句等,提高学生的识字量。2.区分"礻"和"衤"的含义。3.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汉字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课外的搜集,认识一些带有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字词、成语、诗句等,提高学生的识字量。【教学难点】1.区分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含义。2.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和  相似文献   

9.
[下文中的(一·1)表示出自第一册第一课后。]语法类1.(一·1)识偏旁辨字。通过例“礻和衤”,教给学生如何掌握偏旁的形体及表示的含义。2.(一·6)莫泊桑例。准确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3.(一·10)释“枣”字。教给运用工具书的方法。4.(二·10)司马迁:“助皇后悲”。通过“助”字例,说明用词生动性、典型性。5.(五·11)释“咸亨”意思。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叫“咸亨”酒店。基础知识类6.(一·9)画景:紫红色的雾。用绘画例说明用好形容词,也要仔细观察,掌握特征。7.(一·13)词牌知识。回…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十二册第15课《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一些词语,如果理解错了,就会在解释诗句时产生偏差。“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里的“衣裳”是两个词:“衣”和“裳”。古人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chang)”。所谓“下衣”,也不完全像现代人穿的裤子,而像今天妇女穿的裙裤,不过古人男女都穿。而在现代汉语中,“衣裳”是一个词,泛指衣服,  相似文献   

11.
高小语文第三册共有六个练习。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字的练习:1. 辨别形近字,练习一至五中的第一项都是;2. 辩别汉字结构上某些相似的组成部分,如练习五的第二项,以及偏旁部首“卩”和“阝”、“礻”和“衣”等等;3. 认识汉字印刷体和手写体的不同。二、词的练习:1. 辨别意义相近的词,如“坚持”和“支持”、“读”和“宣读”、“领”和“率领”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最近讲到杜牧的《阿房宫赋》,其中有一个句子“戍卒叫,函谷举”,这个句子一般都看成被动句,翻译成“戍边士卒一声叫喊,函谷关就被攻占了”。这里虽然没有任何词语能够翻译成“被”的意义,但根据上下文的文意,这个句子必须翻译成被动,这种被动句可以叫做“没有标志的被动句”或“意义上的被动句”,也就是说“被”字是翻译句子时根据文意加的,而其中的“举”字应该翻译成“攻占、攻取”等义。但是,跟随课本的非常权威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文言文必读(必修3—5册)》(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设计的习题却把“举”翻译成“被攻占…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一些古汉语教材将“衣”字带宾语或受副词修饰作谓语中心的用法视为“词类活用”的问题,章引用了大量例证来说明“衣”字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绝不是临时的、个别的现象,因此,“衣”字在古汉语中应当是一个兼有名词和动词语法特点的兼类词。章还分析了“衣”字活用说产生的原因,提出严格界定活用与兼美的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二册《答李翊书》中:“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其中的“何”字,《教参》译成了“为什么”的意思。结合文章原意,我以为如此解释欠妥。这句话,韩愈不仅称赞李生“辞甚高”的才华,而且还赞扬了他谦恭的态度。“下而恭”前附一“何”字,是对其谦恭的态度从程度上加以修饰,属副词,作“多么”讲。全句可译成“你的来信文辞很好,而  相似文献   

15.
一、部首区别法对音同义不同的汉字,采用部首区分法效果较好。如:“蔽”与“避”,都有遮掩自己,使其不被发现的意思。但“蔽”字是草字头,表示用草等遮盖物,将其掩盖起来,不被发现。“避”字是走之底,需离开原地。才能不被发现。因此。“蔽”字一般用于“隐蔽”、“遮蔽”;而“避”字却只能组成“逃避”、“躲避”等。二、部件区别法对形近义不同的汉字,宜采用部件区别法: 如“哀”“(亩衣)”“衰”三字、只有中间“一”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在“孔雀胆”悲剧故事的史诗中,阿(衤盖)公主作的挽诗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孔雀胆”事件是元朝来年震憾整个云南的历史事件,是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酿成的一场大悲剧。对于阿(衤盖)和段功的悲剧故事,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对教材中容易写错笔顺的字作了教学提示,对教师的备课很有帮助。但笔者发现有几个字的提示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规定的笔顺相抵触,兹提出来商榷辨正。①第21页讲到“稻”字的笔顺时说“左边是禾木旁,右边的笔顺是“爫(?)舀”。第69页讲到“插“字的笔顺时说:“右半部容易写错,笔顺是:丿(?)千(?)臿。这里实际上是关于“臼”的笔顺问题。在《通用字表》中,“臼”的笔顺是:(亻(?)臼)。《通用字表》按每个字的笔画数目排列先后,同  相似文献   

18.
青春文学炫势力 关注问题少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恭小兵:1982 年出生,20 岁触网,是目前人气 正旺的网络写手。他的网络小说《云端以上,水面以 下》为时代写真,反映了一种社会原生态,被收入“红 鹤文丛80 后青春小说炫势力”。(《课外语文》简称 “课”,恭小兵简称“恭”) 课:读《云端以上,水面以下》的时候,我一直 保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我不知道你们的冷酷、“嬉 皮”和貌似坚硬的“无所谓”缘于怎样的背景和心理 历程? 恭:确切地说,我们这代人应该是经过了克诺 那、耳洞、班尼路以及“小河儿荡开波浪”长大的人, 70 年代的伤感呀或者说天下己任什么的,…  相似文献   

19.
李老师: 关于您的语文教学工作和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一些问题,我早就想跟您谈谈。今日,特借这个机会,说说我的意见。您在教学中传授误读的汉字不少。象今天上课讲的成语“脍炙人口”,你把“脍”读成了“会”(应是Kuài。当学生再问时,您还答是“会”),“炙”则念成了“jiàng”音(应是zhì);把“玉树琼枝”的“琼”念成了“凉”(正确的是qióng)。还有,您在讲课时偶然讲到了岳飞抗金的故事,误读的字更多。“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叶圣陶建议,1950年“国语”(小学)、“国文”(中学)始称“语文”。“语文”二字一般被人们误解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实际上,“语”指言语,即口头语;“言”指文章,即书面语,因此,“语文”的含义应是语言。基于以上认识,语文应属言语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