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小说,被美国文学界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之一。该小说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的极度孤独。本文着重从美国社会历史背景、塞林格的心路成长历程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其作品孤独主题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余艳 《科教文汇》2007,(4S):178-179
《人之树》是一个具有多重主题的文本,本文就“孤独”主题进行解析,将小说中的斯坦·派克、盖奇先生和塞尔玛三个人物所代表的三类孤独形象进行逐个剖析,从中挖掘出作者帕克里特·怀特试图传达给读者摆脱孤独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之树》是一个具有多重主题的文本,本文就"孤独"主题进行解析,将小说中的斯坦·派克、盖奇先生和塞尔玛三个人物所代表的三类孤独形象进行逐个剖析,从中挖掘出作者帕克里特·怀特试图传达给读者摆脱孤独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孤独心理,具体描述了大学生孤独心理的主要表现,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孤独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孤独心理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立明  郭英凯 《科教文汇》2009,(35):256-256
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主题丰富,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如:谎言与逃避,死亡与复活,孤独与疏离感,引起人们对社会、对内心、对生活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袁锐 《科教文汇》2008,(1):143-143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代表作,在美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从精神分析批评方法的角度对作品进行重新解读,试图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7.
吴川 《科教文汇》2009,(13):218-218,220
鲁迅先生的小说《孤独者》和蹇先艾的小说《孤独者》是写于不同时期的同题作品,在艺术上,两篇小说从叙述手法以及作品发展的脉络是相似的。但是两篇小说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品主人公的成因及命运等等。通过两篇小说的比较,我们看到了两个作家对于孤独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孤独和爱情是贯穿《百年孤独》这部名著两根交织的绳索,两者因果循环。通过浅析孤独和爱情因果关系,试图解释布恩地亚家族的百年孤独历史,并解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只有走向团结、复活真爱、建立沟通,才能打破这种孤独,得到真爱。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表现、成因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孤独心理,具体描述了大学生孤独心理的主要表现,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孤独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孤独心理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0.
《长恨歌》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除了具有深远的主题之外,《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王洪 《科教文汇》2020,(13):161-162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贵阳市某工读学校23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工读生孤独感水平与攻击性倾向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躯体攻击水平方面,来自城镇的工读生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在敌意方面,学习期限为3个月的工读生显著高于学习期限为12个月的。攻击性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工读生的孤独感对攻击性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殷文 《未来与发展》2009,30(9):49-52
金融危机以及信用卡危机的爆发揭示了信用卡风险除了金融系统自身的风险以外,有其社会来源。本文指出,消费社会的欲望的不可满足性,消费社会中人们对生活风格和品味的追求以实现向上流动。风险社会所孕育的专家知识的片段性以及风险的不可估量性特征是信用卡风险的社会来源。针对这些社会来源,本文提出了信用卡风险控制的对策:开发追踪工具来测量消费者欲望状况;使用生活风格评估系统;加强消费者风险教育是降低信用卡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知识链接的学源演变从哲学、情报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角度进行了追溯。在此基础上,对于知识链接的内在机理和本质进行了剖析,分析了作为知识链接表现形式之一的受控词表的标题词表→叙词表→本体的进化过程,阐明了知识链接的本质是知识生产,提出了知识链接作为知识生产活动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元生产的观点,以期从哲学的高度对知识链接的理论研究进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发愤著书”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重要命题,它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动力。尽管正统的儒家文艺思想强调“发乎情,止乎礼仪”,但更多身处逆境的文学家们依然走向了一条叛逆之路,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从春秋时期孔子到明代的李贽,他们结合各自所处的时代、个人的遭遇、创作体会,对“发愤著书”理论进行补充、发展,为我们总结了古典文学创作中的“发愤”史,从中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穷且益坚”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结合社会规范理论,提出CSR行为偏离概念,并将其划分为超规范行为和低规范行为。从本土消费者视角,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来源国CSR行为偏离对品牌形象的影响过程和机制。结果发现:在消费者情感和认知反应两个方面,CSR超/低规范行为均存在利弊的两面性;并且在对品牌形象评价过程中,情感胜于认知,起着主导作用。而品牌来源国在CSR行为偏离-消费者情感和认知反应-品牌形象的评价过程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社会保障危机预警意义的基础上,对引发社会保障危机内生誓源、外生警源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从内生警源与外生警源的角度对我国社会保障危机状态进行了预警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警对策。  相似文献   

17.
郭光明  罗雪 《科教文汇》2020,(7):171-172
对于《背影》的解释,人们往往从父子情深着手展开,其主题历来被阐释为“父子情深”。但当我们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重新讲解这篇选文时,应根据新的授课对象,并结合《背影》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成长的心路历程,尤其是文中“四次落泪”的细节描写,重点解读出作者由少不更事逐渐走向成熟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天关系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日益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元极学继承研究了中国传统人天思想的精华并有创新突破。其理论方法以根源与现象的结合为基本特征,从一般重于有形有象的分析,突破到对无形无象的认识,进而达到无有双运的整体掌握,为探索宇宙人生奥秘,揭开人天关系的本质开辟出新的道路和方法,把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更加充分、更为完备的人天整体理论体系展现在人类面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学信息公开政策的法律依据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大学信息公开政策的法律依据,探讨了我国大学信息公开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