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优霞 《福建教育》2010,(7):126-126
一次单元测试,习作要求学生写《分一点阳光给最需要的人》的读后感。尽管学生练习过写读后感,但他们对这种文体总是掌握不好。此次测试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只是对原文内容进行转述。自己的所思、所悟写得极少,无法达到“写读后感,重在写感”的要求。于是。我进行了一次读后感习作指导。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开发习作资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为学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表现“真我”积淀厚实的生活基础。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3.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4.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体现个性,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导写重点1.写读后感时如何选择感受点。2.如何在读后感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导写过程一、交流激趣,初识读后感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哪些文章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什么感受?小结:…  相似文献   

3.
习作要求从最近读的书或文章中,选择印象最深刻的,写一篇读后感。习作指导·轻松解文题“读后感”就是读后的真实感受。可以写读后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示,可以写对文中内容或人物的理解与分析,也可以写读书时想到或感悟到的东西。同学们读文章后经常用“好”、“有意思”、“很感人”一类的词语对文章进行评价,但如果写成读后感,这样写感受显然不行。要把感受具体化,并联系生活实际想出来,把文中的感受与生活的感受紧密地结合起来。·大胆寻思路写读后感,无论采取什么表达方式,都应该有一定的规则。那就是,首先把你读的作品进行简单地叙述,…  相似文献   

4.
现行教材中单元导读“导”的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综合训练中的习作要求大都没特别提出达成目标和训练重点。即使有所渗透,也提得很笼统。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习作:读了这组课文和搜集到的材料,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想吧!让我们就课文或读过的其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写好后和同学交换看一看,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到底怎样写好读后感?达成的目标和训练重点是什么?教材中并没有提出。  相似文献   

5.
五下第二单元:写读后感特邀审题、点评老师:吴云香(高级教师,绍兴市塔山中心小学)审题要点分析本次习作要求是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从习作要求中我们不难得知,首先明确“读”的内容,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那“感”从何而来?同学们在读书看报中往往会产生自己的感想,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一些事情会让你受到触动,有时文中讲述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把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相似文献   

6.
(三)怎样写读后感习作要求本次习作要求写读后感,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积累·运用三。习作指导!文题分析读了文章、书籍有了一些体会和想法,把这些体会、想法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要求中并没有对所读内容进行规定,那么只要是思想健康的文章和书籍  相似文献   

7.
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是学习写读后感。具体要求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积累·运用三。习作指导:在读书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情感常常会随着文章的内容而起伏,或兴奋、或悲伤、或崇敬、或憎恨……如果我们将读书时的真实感受写下来就是读后感。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第一,细读原文,把握文章主旨及观点要写好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由读而产生的,没有对原文的细读,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在“读”字上下功夫,对原文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在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主要观点。第二,多向思考,寻找自己的感…  相似文献   

8.
第九册基础训练3习作要求: 这次习作学习写读后感。读了文章、书籍有体会,有感想,把这些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首先要读懂这篇文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谈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的重点句子、段落,写体会。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的感想。  相似文献   

9.
【习作题目】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习作要求】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影视节目,读后或看后会有很多的感受,你可以用读后感或观后感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想法,也可以针对  相似文献   

10.
【习作内容】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影视节目,读后或看后会有很多感受。你可以用读后感或观后感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说清楚读的是什么书或看的是什么节目,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想法,也可以写对其中某些内容的不同看法。请你从最近读的书,看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观《×××》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如果你对上次即席演讲的题目很感兴趣,也可以不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而把你演讲的内容整理成一篇作文。【设计理念】本设计顺…  相似文献   

11.
五年级第九册积累·运用三习作要求:这次习作学习写读后感。读了文章、书籍有体会,有感想,把这些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首先要读懂这篇文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的重点句子、段落,写体会。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例文一读完《宝贵的一分钟》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分钟的价值,懂得了时间的宝贵。“激光一…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学写读后感"是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训练。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让学生懂得,读后感就是把读文章、书籍后的体会、感受写下来。  相似文献   

13.
第九册积累·运用三习作要求:这次习作学习写读后感。读了文章、书籍有体会,有感想,把这些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首先要读懂这文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的重点句子、段落,写体会。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  相似文献   

14.
这个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写读后感或观后感,我兴致勃勃地翻阅了孩子们刚交上来的本子,有丽个发现——写读后感的人比较多,其中以《读(一夜的工作)有感》为题的人最多。粗略地看了一下,同题的几篇文章大都对周总理的“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发出了感慨,赞叹了总理如何为国忧劳,如何克己奉公,表达了要“以周总理为榜样”的决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用心灵舞蹈     
第十一册积累·运用四习作要求: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影视节目,读后或看后会有很多感受。你可以用读后感或观后感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说清楚读的是什么书或看的是什么节目,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想法,也可以写对其中某些内容的不同见解。请你从最近读的书、看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题目可以用“《×××》读(观)后感”或“读(观)《×××》后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如果你对上次即席演讲的题目很感兴趣,也可以不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而把你演讲的内容整理成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6.
《学写读后感》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3的习作训练。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让学生从例文中感知读后感的写作方法,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抓住书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并能自拟题目。  相似文献   

17.
习作要求: 请你从最近读的书、看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题目可以用“《XXX》读(观)后感”或“读(观)《XXX》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  相似文献   

18.
一、精读原文把握中心精读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要写好读后感,首先要精心细读原文。“读”不细,“感”就不深。写读后感之  相似文献   

19.
六年级第十一册积累·运用四习作要求: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影视节目,读后或看后会有很多感受。你可以用读后感或观后感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说清楚读的是什么书或看的是什么节目,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想法,也可以写对其中某些内容的不同见解。请你从最近读的书、看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题目可以用“《×××》读(观)后感”或“读(观)《×××》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如果你对上次即席演讲的题目很感兴趣,也可以不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而把你演讲的内容整理成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20.
第十一册积累·运用4习作要求: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影视节目,读后或看后会有很多感受。你可以用读后感或观后感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说清楚读的是什么书或看的是什么节目,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想法,也可以写对其中某些内容的不同见解。请你从最近读的书、看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题目可以用“《×××》读(观)后感”或“读(观)《×××》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如果你对上次即席演讲的题目很感兴趣,也可以不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而把你演讲的内容整理成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