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  相似文献   

2.
一位年轻的妈妈在洗衣服。她的孩子见了,也好奇地上前要帮着她洗。可他一会儿把盆里的水弄洒了,一会儿又把洗衣粉倒到了地上。妈妈烦躁地说:“你这孩子真不老实,尽给我帮倒忙添麻烦,快到一边玩去。”说着,就把孩子赶走了。家庭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孩子很有兴趣地要帮助父母做事,可由于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的孩子经常演唱一首歌叫《我的老师像妈妈》,把孩子们对老师的依恋心情形象地表达了出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是要像慈爱的妈妈那样关心孩子,爱护孩子。我的孩子是她奶奶带大的,没有享受到多少母爱。我把这份母爱更多地给了我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事业,给了我所教的孩子们。小班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一年前,表姐得意地跟我说,她现在不用管孩子了,每天有大把的时间玩,生活过得很轻松.见我一脸疑惑,她笑嘻嘻地告诉我,孩子的姑姑在市里一所寄宿学校教书,她便把孩子转到了那所寄宿学校,并委托孩子的姑姑照管.孩子平时住校,放假了就待在姑姑家,家都不用回.  相似文献   

5.
经典智慧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有个母亲,因孩子把她刚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常发现一些教师动不动就把犯错误的孩子狠狠地批评一顿,暴风雨似的,让孩子无所适从;哪怕是孩子不经意的犯了个小小的错误,也不轻易放过他们,有的甚至请来家长,把孩子的错误扩大化,夸张地处理。其实,作为教育者,我们完全不必这样做,我认为有时候闭上一只眼睛看孩子,也许就不会那样,也许还会出现一种意想不到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中华家教》2011,(7):33
有位母亲,因为孩子把她刚刚买来的一块金表当成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接着这位老师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那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一(1)班的孩子入学已经一个多月了,从今天开始有课堂书面作业了。他们把字写完,我对他们说:“请把本子从后面一本一本传上来。”我的话音刚落,有的孩子立即站起来,有的孩子嘴里在不停地说着“把本子传上来”,也有的则说“要把本子打开”……教室乱成了一锅粥。  相似文献   

9.
家访时,一些家长总要唠叨一阵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顽皮。你看,他把小闹钟给拆散了,又把原子笔给拆断了,开录音机又把音乐磁带给洗掉了……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后,孩子就被狠狠地训一顿,甚至遭受皮肉之苦。其实,孩子的这类“破坏”行为,是幼儿期孩子好奇、好动,并有极强的探究欲望的一种表现。人类飞向  相似文献   

10.
今天是周六,又到了学生们上演讲课的时间了,许多家长兴冲冲地把孩子送到了少年宫,趁着课前十几分钟的空挡,七嘴八舌地和老师交流起来。我家孩子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偷着练,却死活不让我们听。我家孩子平时说话声可大了,也不知咋整的,一有个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妈妈下班回家,显得很累,孩子迫不及待地给妈妈搬来一把小椅子,但不小心把身边的角缸打碎了,弄了一地水。这时候妈妈该怎么办?再例如,孩子看到路边一位小朋友摔倒了,急忙跑过去扶,但不小心踩进水坑里,把刚买的新衣服弄脏了,这时候又该怎么办?常常看到性急的妈妈遇到这种情况,总是板着面孔责备孩子,而孩子往往显得很委曲。孩子是出于好心,却偏偏被家长误解了,他没料到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那么,  相似文献   

12.
1.尊重孩子,让孩子发表对学校和老师的看法。当孩子产生了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后,家长首先要以一种温和的态度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发泄对老师的不满,这种发泄还可以起到一种平衡心理的作用。家长提供了一双耳朵,认真地倾听,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烦恼得到了尊重,就会毫不隐瞒地把自己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成全一棵树     
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苗栽在门前。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  相似文献   

14.
沙晓付 《贵州教育》2010,(10):21-22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的玩具给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这位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位母亲不解其意,这位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我和孩子在桌前一起剥毛豆。好奇的孩子跟着我把剥好的毛豆放入碗中,豆壳堆放在桌上。孩子不小心,一个豆壳掉在了地上,他并不在意。这时,我弯腰拾了起来,并有意地说了一句:“豆壳丢在地上不卫生,我把它捡起来。”孩子明亮的眼睛朝我望了望。剥完毛豆,我和孩子一起把豆壳捧进畚箕里。真没想到,孩子以后再也没有乱抛瓜皮果壳的事了。孩子正玩得起劲,鞋带散了。按他往常的习  相似文献   

16.
《父母必读》2013,(11):20-20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们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原创,而不是父母的“复印件”!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如何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必读杂志特邀知名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V和大家分享“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微访谈。  相似文献   

17.
刚刚开始教孩子去认识形式美的时候,千万不要把事情弄得很复杂,甚至连“形式美”三个字也不要说。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家长带孩子到河边,看到夕阳西下,她发现孩子对红彤彤的太阳感兴趣,看得着迷,说:“太阳快下山了,你能把它留住吗?”孩子不答,只是摇摇头,看样子有些惋惜。她接着说:“那就把它画下来,带回家去好吗?”孩子高兴地答应了。其实家长早有准备,把纸和笔拿出来交给孩子。过了一会儿,孩子交给妈妈一张图画并得意地说:“妈妈,这是红太阳,这是那边的山。好看吗?”妈妈说:“啊!好看,画得真好。”  相似文献   

18.
鹰的启示     
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父母把鱼头给了年逾古稀的爷爷,把鱼尾给了年过花甲的奶奶,把味美的中间一段分给了孩子。对于这对父母的做法,我不敢苟同。也许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就是爱孩子;可我觉得如果家长们只一味地让孩子养尊处优,而不注重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给孩子多方面的锻炼和教育,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相似文献   

19.
有一段时间,我们工作很忙,接送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了保姆。保姆对幼儿园的情况往往不管也不问,不能及时地把园里的通知带给我们。一次,幼儿园组织验血,要求小朋友提前一小时到园,由于保姆没把消息带到,孩子错过了验血的机会……一天,保姆有事回家去了,我不得不自己接送孩子。当我牵着孩子的  相似文献   

20.
一(1)班的孩子入学已经一个多月了,从今天开始有课堂书面作业了.他们把字写完,我对他们说:"请把本子从后面一本一本传上来."我的话音刚落,有的孩子立即站起来,有的孩子嘴里在不停地说着"把本子传上来",也有的则说"要把本子打开"……教室乱成了一锅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