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末清初时事小说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中叶以后,政治腐败,权相与宦官轮流把持朝政,阉党与东林党斗争激烈,民族矛盾尖锐,后金崛起壮大,构成对明王朝的严重威胁;压迫深重,经济凋敝,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明王朝已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引起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忧虑与愤懑,用文艺形式抨击朝政,揭露奸佞,已成为强大的潮流。戏曲,小说交相辉映,互相影响与促进,这说明时事戏和时事小说是时代的产儿,是时代的晴雨表。在戏曲创作中,揭露权相严嵩专政的《鸣凤记》,是明代时事戏的开山作品。此后,时事戏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2.
万历以后,党争频仍,王学与程朱学在学术领域内分庭抗礼.政治与学术的变轨,对晚明文学的嬗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尤以东林党议影响下的江南地区最为突出.这种政治与学术的联姻使文学也着上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其脉络因之而清晰起来.即出现了复古--性灵--复古的二律悖反.看似回归原点.实则是政治危亡时期更高层面上经世致用理念的反拨.  相似文献   

3.
东林党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士人群体,它们参秘了明新晚期的党派斗争,结果一败涂地。以往的研究基本上只是从历史必然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将东林党争的原由归之为历史局限或阶段性等等。本文则从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东林党争的“必然性,首先分析了东林党人的政治意识,认为他们的结党意识极鲜明,这是他们参与党争的主观因素;然后本文以借鉴了系统整合理论和精英政治理论,分析了东林党人的政治定位,指出决定他们的历史宿  相似文献   

4.
东林党与复社是相继崛起的士大夫群体,对于晚明社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二者在人员构成上师传衣钵;政治活动上声气相求;政治理想上志同道合;学术观念上一脉相承,是对于晚明政坛党社一体化格局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明清两朝时事小说兴起的原因,指出时事小说虽然艺术性不高,但作为在特定历史时期兴起并随着不同历史条件发展、消亡的小说类型,它与当时变幻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环境密切相关,体现出文人士大夫强烈的主体意识,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文学传统、社会时局、思想空间和传播载体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了时事小说的兴盛。  相似文献   

6.
晚明东林党是由一批富有历史责任感的士大夫组合而成的政治群体,作为这个群体的精神领袖,顾宪成以程朱的“理本论”学说为政治斗争展开了理论论证,形成了较系统的思想学说和具有个性的学术风貌,后人名之为“东林学派”,从时代氛围,儒家化这些宏观背景和顾宪成的家庭身世,从政经历等微观视角,来解读其思想,以期较全面地理解东林党的政治主张及活动。  相似文献   

7.
<沈鲤奏疏>是明朝万历年间东林党重要代表人物沈鲤的代表作之一.他面对社会政治逆流,极力主张匡正国史中有关明朝建文、景泰两位皇帝史实的不实之词,建言推行"兴天继绝"之仁,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此文是研究晚明东林党与浙、昆、宣"三党"斗争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8.
在崇祯皇帝继位、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垮台以后,当时的文坛出现了三部揭露谴责魏忠贤阉党的小说:《警世阴阳梦》、《皇明中兴圣烈传》和《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在这三部斥魏小说中,《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的历史意识与文学意识结合得最好,是最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作品,这部书令人瞩目之处是,该书作为一部历史小说,用艺术的手法,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晚明时期东林党与魏党进行顽强斗争的过程,在历史小说的写作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作为明代"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阵营的重要组成成员,郑善夫是福建文学发展史上较早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著名诗人。其诗"黄河冰凌,得杜之骨",既能以杜诗作为古典诗歌最高审美典范,又能"知其所长、又知其弊",是明代中叶学杜的集大成者。通过其"善陈时事"的现实主义笔调下的时事诗,不仅可以认识诗人在明弘治、正德年间的突出贡献,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明中后期文学思潮与文学风格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0.
范芳 《成才之路》2021,(14):26-27
在政治课堂上开展时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利于坚定学生社会主义信念。政治教师可以从搜集时事材料、运用时事分析培养学生政治思维、结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公共参与意识、让学生从生活中领悟政治内涵、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开展时事教学。  相似文献   

11.
晚明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表现在:沉暮开新的动荡时局是晚明文学思潮的催化剂;丰盈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晚明文学思潮的沃土;庙堂文化一统及复古流弊是晚明文学思潮的动因.  相似文献   

12.
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的独特身世,使其对汉高祖刘邦高度认同,由此兴起了一场《汉书》经典化和刘邦神圣化的运动,《汉书》从史学意义上的典籍一跃而为政治意义上的经典,刘邦也从宋元时的无赖形象陡升至圣人和偶像的地位。这一运动对明代君臣的行为取向、政策指向、史学倾向和文学转向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代台阁体文学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小禄 《天中学刊》2006,21(1):78-81
根源于台阁政治基础和理学学术基础,明代台阁体文学表现出相互联系的三大特点:文统上的政治性、文学观念上的非文学性、文学写作上的独占性和台阁气。正是它们较长时间地占据主流,阻滞了明前期文学思想的拓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文人结社现象贯穿有明以来近三百年历史,晚明文人结社的数量和规模均为史前所罕见,构成士子人生、文学、政治生活、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本文拟就晚明文人社团经费来源进行研究,其中以复社为代表进行集中探讨。  相似文献   

15.
明代禁毁小说的文化伦理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明一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也是古典小说理论发展的一个奠基阶段,然而对于古代小说的禁毁同样开始于这个时期。明代禁毁小说的背后,不仅隐藏着直接的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有潜在的文化伦理方面的诉求和冲突。  相似文献   

16.
《七修类稿》是明代学者郎瑛撰写的一部笔记。该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语言学价值。该书在语音、词汇、训诂、文字等方面,提供了一些对汉语史研究有参考价值的语料,有助于汉语史的总体研究。  相似文献   

17.
明代,安庆是南方重要的都市。安庆城池不仅是明朝在地方统治的象征,而且它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明代安庆城池的变迁与明王朝的盛衰兴亡密切相关。安庆城池的四次变修与当时的战争变乱、自然灾害、政治变迁、社会文化发展紧密相关,以明代安庆城池的历史变迁作为切入点,有助于了解明王朝的兴衰历程。  相似文献   

18.
孙秋克教授的《明代云南文学研究》以正统文学(诗文)为主体,以新体例对明代云南文学的崛起、发展和重要文学现象、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和理论概括,梳理了明代滇云文脉,明确了明代云南文学在全国大格局中的基本地位。云南传统文学崛起于明代,一代文学家以地域色彩浓郁、人文底蕴深厚的创作成就,成为我国明代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明代政治发展的特点作了分析,认为考察明代政治发展进程,必须将其置于14至17世纪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变化的总体历史背景之上。这一时期,中国逐步由领先于世界走向落后,明代政治的影响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沧州基层学术社团发展迅速。明代沧州士人以弘扬理学为己任,重视理学的理论建设,士人结社的学术意味浓厚。明清之际沧州士人结社的学术性发生了明显的政治转向。从清乾隆统治时期开始,沧州社团的政治性慢慢向社会文化意义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