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修《昼锦堂记》和苏轼《韩魏公醉白堂记》均为以“议”为“记”的范例。其特点都是名为“记”,却通篇议论,体现了这类山水景观记在唐宋时期的变化。细读文本,会使我们得到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2.
苏轼散文名篇中的“五记”是指《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石钟山记》,本文较为细致地分析了这“五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书院记是以书院为题材,以"记"这种体裁为形式载体撰写的文章.起源于北宋初期,南宋时出现第一次兴盛局面.宋代书院记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即议论化倾向,表现手法多样,文学性增强."记"展现了当时书院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学术思想的兴盛,反映了宋代"记"体文的创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第五册《祖冲之》一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在记叙的基础上于结尾处用了一句议论的话,以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我认为在那句议论的话中,有用词不够准确的地方。这段文章的内容是叙述祖冲之在刻苦钻研理论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实践。文章说他从小就“专功数术,搜炼古今”,但又不“虚推古人”。同时,他研究问题总要亲自作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每每“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叙述的内容仅仅如此,但是作者在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时,却说“他能批判地接受前人的科学遗产,利用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敢  相似文献   

5.
所谓论体文是指以“论”作为标题、以明辨事理为主要内容的议论性散文,它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散文的创作中,是古代散文的一种重要文体。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大量使用“论”,它是孕育论体文的土壤。庄子、荀子等作家以“论”题篇的文章出现,标志着论体文的成熟。“论生于易”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它的提出只是出于儒家的宗经观念,论体文的源头应该是先秦诸子散文。‘  相似文献   

6.
《紫钗记》在保留唐人传奇《霍小玉传》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同时,再造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别开生面地演绎李益和霍小玉的爱情故事,提升了小说文本的艺术内涵。就其主人公塑造而言,霍小玉的身份因母亲加冕而成为光彩照人的大家闺秀,上演的是一见钟情、一往深情、无怨无恨的角色。男主人公李益也由小说中的负情薄幸郎,改写为多才至诚的君子,了却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紫钗记》别于唐人传奇故事原本,亦别于汤显祖自己早年本于传奇的剧作《紫箫记》,人物性格的全新大改造,改悲剧而为大团圆,盖汤氏“尚情”以至褒扬“至情”戏剧观之必然。惟其如是,方成其“临川四梦”格局。  相似文献   

7.
黄州,今湖北黄冈。苏辙的散文《黄州快哉亭记》, 因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历来被人推崇备至,公认为是一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好文章。最能体现苏辙为文纡徐条畅、汪洋澹泊的风格。这篇文章由写景叙事入手,而后转入议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过渡自然。写景,能曲肖其景,但又不实不死,做到情景俱出,境界深远,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叙事,能于简要之中插入闲情,磊落跌宕,分外远致。  相似文献   

8.
“记”,古代称杂记,是一种记叙文体。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记”体文10篇。一、内容驳杂,题旨鲜明古代的“记”属于杂记之类。所谓“杂”就是指内容包罗万象,写法灵活多样,其特点是叙事,也间有议论和抒情。古人,尤其是唐宋以来的古文家善于用“记”这种文体去描摹山水景物,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卒章显志来阐明自己的观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实际上是《桃花源诗》的序文,写的是武陵渔人发现、进入、出而复寻桃花源的经过,作者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  相似文献   

9.
一个“秋”字,几乎贯穿整部中国文学史。笔者展读当代散文家李华章的《秋风亭记》,正是“秋风起兮”之时,于是《秋风亭记》的“秋意”又多了一层氤氲。《秋风亭记》浓郁的“秋意”,大致可概述为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是“秋风亭”这个历史古迹称谓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介词“以”及其语法格式为出发点,以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为基本资料,对其中的介词“以”及“以”字介宾结构按意义和用法进行分类,并对“以”字介宾结构在动词谓语前后出现的情况进行数量上的统计、归纳、分析,从中得出如下结论:1.“以”字介宾结构在先秦以后趋向前置,《搜神记》中动词谓语带宾语的,“以”字介宾结构98%前置在动词谓语前。2.表时间的“以”字介宾结构在《搜神记》中出现新特点。3.《搜神记》中出现数量较多的“把”字句的萌芽形式,即由“以”构成的固定语法格式表示处置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正>读《醉翁亭记》,学生多为两个问题所困惑:一是名为醉翁亭作记,但全文摹写醉翁亭的只有“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等寥寥几笔,所“记”俨然不在于亭,何以如此?二是文中明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山水之乐”,却又道“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该做何解?对此历来多有探讨,这里笔者也献芹一二。问题一:“记”不在亭,则“记”在何处?何以如此?  相似文献   

12.
苏轼于嘉佑六年(1061)任职凤翔府,即今陕西凤翔县,并在府衙后凿池种树,垒墙修亭。恰逢当地旱情严重,苏轼被派赴太白山求雨(可参看《凤翔太白山祈雨祝文》)。时隔不久,当地下了一场透雨,而苏轼所修之亭正好完工,因作《喜雨亭记》以记之。  相似文献   

13.
论“气”     
“气”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普遍使用的重要范畴。由“气”过渡到“文气”,“以气论人”为其奠定了基础,“养气”说为其架设了桥梁。隋唐以后至明清,对“文气”的使用,总的趋势是沿袭着曹丕、刘勰、钟嵘所确定的涵义。作家之“气”一旦灌注于作品之中,便使文章具有内在的逻辑、情感力量。它在创作中表现为一股行文的气势,一种潮奔泉涌般的才思。曹丕的以“气”论文属风格论体系,韩愈的以“气”论文属创作论体系。苏轼的“气”是指一种至大至刚、发扬蹈厉的进取精神,刘大魁则把“气”与“神”联合起来,提出以音节求神气。  相似文献   

14.
苏轼  陈琛 《中文自修》2007,(5):46-47
《放鹤亭记》是苏轼的一篇游记散文,写于元丰元年十一月,是作者自请外任期间留下的作品,系作者任徐州太守时为隐士张天骥(张师厚,字天骥,隐居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而作。文章记叙了放鹤亭的建造过程和命名采由,借此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叹羡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后的自我解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游褒禅山记》的教学重点是议论部分。该文的议论部分精辟地论述了成功地做一件事情所需的必要条件。遗憾的是大量的教学参考书和分析该文的论文都遗漏了分析必要条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不随以止”或“不随以怠”。 王安石是这样发论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  相似文献   

16.
“意”是唐五代诗学的核心范畴.“意”的含蕴丰富,既指涉诗歌构思创作中的情思意绪和区别于以景写情的直接抒情的创作方式,又指涉诗歌用意曲折隐微的风貌特征以及诗歌创作时的精神状态、创作冲动与灵感.对“意”的批评,唐人反对“意熟语旧”,贵独创;表意要求言简义丰、声律谐和、“内外意”各自表意完足而又契合无间.唐人以为,“意”是诗歌创作中的主导性要素,并由此提出并丰富完善了“以意为主”、“意先语后”与“意在象前”的论题.在言与意的关系问题上,唐人提出“意在言外”与“语穷意远”,强调诗意表达应含蓄而避免浅露直白,要求在简洁的文字之中蕴藏尽可能丰富的意蕴.唐人论诗以“意”为焦点的现象标志着诗论史上重“意”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与研究》今年第二期载李丹同志文,认为《论语》的“论”应读lùn,以《现代汉语词典》注lún为误。引《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按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章谓《论语》意为“议论的答述”,故“论”字应读去声。文中还  相似文献   

18.
“文眼”,即文章的眼睛,是一篇文章的传神之笔和中心所在。无论是篇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的。这个中心在一篇文章中往往可以凝聚为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这个句子或词语,我们语文教学中习惯地把它称为中心句或中心词。而这个中心句或中心词就是“文眼”。准确地把握一篇文章的“文眼”,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判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准确把握每篇课文的“文眼”,让学生依据“文眼”去悉心品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的个中奥秘,使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以不断提高。那么,如何准确把握“文眼”呢? 一、对于记叙文,要从情入手抓“感”点。 记叙文是以情感人的。无论是叙事记人,还是写景抒情,都是偏重于具体地记叙描述人或事物的情状及变化过程,使人如耳闻目见,而有所“感”。因此,记叙文的“文眼”,就要通过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去把握。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所选的《五人墓碑记》是《古文观止》的压卷之作。吴楚材评价此文:“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当与史公伯夷、屈原并垂不朽。”此文与二般墓碑记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文章以明末苏州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阉党残酷统治的斗争画卷为大背景,  相似文献   

20.
《黄州快哉亭记》是历史名篇,对其解读的文章不少,许多文章读后,总觉得有些隔,对《黄州快哉亭记》的整体分析不清晰.“快哉”,是否写了“三快”?“三快”的关系如何?第二段写了“两快”,一是景物之观,二是人文遗迹.这两段作者放笔写来,确实凸显了快哉亭的美感,令我们一般人看后,都有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