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自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学院派专业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声乐为主,艺术歌曲是他的作品中特别有价值的,全面分析《思春曲》这首作品,可以归纳出黄自先生声乐创作的音乐特点,便于声乐演唱者对于作品艺术的科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王薇 《科教文汇》2007,(8X):200-200
黄自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学院派专业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声乐为主,艺术歌曲是他的作品中特别有价值的,全面分析《思春曲》这首作品,可以归纳出黄自先生声乐创作的音乐特点,便于声乐演唱者对于作品艺术的科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胡波  谷穗 《科教文汇》2007,(1X):182-183
本文通过对声乐套曲《冬之旅》音乐创作与演唱特点的分析研究,分别从歌曲调性布局、器乐伴奏手法、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以及常见歌曲形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舒伯特“艺术歌曲”演唱特点。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文化》2007,(10):38-38
风靡世界的歌曲《家,甜蜜的家》的作者约翰·佩恩是个街头艺人,他长期流浪在外,几乎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住处。他说:"我经常在巴黎、柏林、伦敦或其他城市听到人们在演唱《家,甜蜜的家》。可我呢?身无分  相似文献   

5.
王恭 《学会》2017,(7):63-64
正古琴曲《风云际会》最初载于清同治三年出版的《琴学入门》下卷。编者上海邑庙玉清宫道人张鹤,是当时闽派琴家浦城祝桐君的弟子。张鹤在《琴学入门》凡例中这样介绍内容:(一)是谱(指《琴学入门》)分上下二卷,上卷摘录《与古斋琴谱》(祝桐君著名琴论著作,以后将另文介绍)。(二)下卷专列琴曲"分为五调,别以五音,共计二十曲。在这二十曲中,他特别提到"风云际会"、"渔樵问答"、"平沙落雁"、"石上流泉"、"阳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声乐套曲<冬之旅>音乐创作与演唱特点的分析研究,分别从歌曲调性布局、器乐伴奏手法、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以及常见歌曲形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舒伯特"艺术歌曲"演唱特点.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苑》2007,(10):F0004-F0004
孙泳新,男,山东招远人。自幼酷爱绘画艺术,拜写意国画大师崔子范和孙其峰先生为师。其作品深得先师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及崔子范大师意蕴。其创作的《红牡丹》获中国和平统一国际书画大赛金奖;《墨牡丹》获亚运会书画大赛铜牌;《岁朝图》获1992年国际老人节南北书画精品展一等奖;《春曲》获金鹅奖国际书画大赛铜牌;《墨竹》获国际书画精品大展金奖。他曾在东南亚及东欧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被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文化政策委员会评选为中国百杰画家。邓小平、李鹏、杨尚昆、刘华清、余秋里、雷洁琼、王光英、程思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收藏其作品。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美术馆、画院都收藏其作品。他还有近500幅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先后有200余幅作品作为国礼送往40个国家和地区友人收藏。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孙泳新被邀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保护人类共同遗产,促进国际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华人著名美术家环球绘画和平之旅。在慈善中华行"龙子心"工程中,他的一幅"龙"字在新疆助学拍卖会上以三万六千元成交。他对慈善事业的推动不遗余力,全世界都留下了他为慈善公益活动而来的串串脚印和片片善心。  相似文献   

8.
德国波恩大学赖希尔教授1989年访问新疆之时,听说柯尔克孜族著名歌手居素甫·玛玛依老人会演唱二十三万多行的巨型史诗《玛纳斯》,此外还会演唱十多部英雄史诗和长篇叙事诗,因此提出一定要拜见这位歌手。他如愿以偿,访问了这位伟大的民间歌手。后来,赖希尔教授在美国举行的一个国际民间文学学术会议上,报告了居素甫·玛玛依及其演唱的史诗《玛纳斯》。代表们深感震惊,他们没有想到在中国不仅存在“活形态”的史诗,而且还存在着“活着的荷马”。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诠释与处理为重点进行阐述,从歌曲第一部分的演唱处理、第二部分的演唱处理、《昭君出塞》第三部分的演唱诠释这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诠释与处理力度。  相似文献   

10.
郑杰 《科教文汇》2012,(28):150-151
歌曲《阳关三叠》由同名古琴曲改编创作而成,是以降A为主音围绕商调式为中心的五声调式歌曲.其音调纯朴,又富于激情。全曲分为“三叠”,每一叠都巧妙变化。演唱过程中气息应扎实、连贯,情绪应委婉悲伤,吐字清晰,表达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琴歌的词、曲、创作手法和审美倾向等方面特征的概括,来进一步讨论在琴歌演唱时,如何将这些特征有意识的溶入到整个练唱的过程中,从而能较准确的把握琴歌演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温艳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3):后插2-后插3
由栾栋主编的《人文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一书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学科理论著作,标志着人文学学科建制的新探索。栾栋长期从事文学的通化性研究,他的"文学辟思""文学他化""文学櫽栝""文史哲互根"等思想,为人文学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概论》作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研改革与人文学中心建设的主要成果,既吸纳了已有的学术积淀,又扎根于高校人文教育的科研实践,堪称该领域学科通化建设的前沿冲刺。诚如《概论》绪论所简述,该书从学科大旨、学理依据与高教践履三个方面,构建起了初具规模的人文学教研平台,奏响了新一轮人文学学科理论探讨的集结号,为高校人文类学科集群建设带来一曲祥和之音。  相似文献   

13.
<正>30余个介入治疗项目,一万余例介入手术,连续4届全国介入学术大会主讲"输卵管介入治疗"……他叫王毅堂,沈阳二四二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的1名老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临床医学里早已镌刻上了他的名字。然而,乘着20世纪末的班车,王毅堂又转战到了介入治疗,这个诞生还没他早的新型学科。在这里,他也已经跋涉了近20年,《中国介入治疗规范化教程》《输卵管堵塞介入治疗规范》《中国医药科学》《中国实用妇科及产科》《中国介入放射学》《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等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相似文献   

14.
河南弦索乐是流行于中原的民间器乐乐种,由此改编的筝曲音乐质朴、热情,《高山流水》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音乐以《老八板》为基础,历经了《单八板》、《双八板》、《流水板头》、《流水十六板》的衍变传承。演奏中运用的大指摇、按音等多种技法,造就了河南筝曲特有的气质。  相似文献   

15.
喜爱欧美流行音乐的人都知道,53岁的约翰·丹佛(John Denver)是演唱美国乡村歌曲的一棵常青树,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乡村歌手之一。提起他演唱的歌曲,我国广大的青年朋友相当熟悉。回想80年代初期,我们就是伴随着约翰·丹佛的《故乡的路,请带我回家》这首歌,开始学唱英文歌曲的。然而,1997年10月,这位深  相似文献   

16.
齐俊秀 《科教文汇》2010,(8):164-164,204
为了了解学生的演唱情况,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歌唱比赛,没想到同学们唱的都是当下最流行的爱情歌曲,如《情人》、《死了都要爱》、《香水有毒》等。他们一个个情绪激昂,欢呼雀跃,掌声一阵高过一阵。可当我提议演唱一些校园歌曲时,同学们都哑然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茫然。这时有一位同学唱了一首《校园的早晨》,  相似文献   

17.
<正>他是学理科出身的德语老师,却机缘巧合地爱上了折纸。凭着非同寻常的"纸"上功夫,他不仅登上了西班牙折纸协会杂志的封面,作品《青花瓶》《鼎》《守护天使》等更是用作中国的国礼。他就是中国现代折纸艺术家刘通。刘通爱上折纸纯属机缘巧合。2006年,刘通被父母送去德国学习机械专业。有一天坐公交车时,他看见一对情侣正在闹别扭,女孩噘着嘴,男孩在不停地  相似文献   

18.
郑楠  郝雪 《科技风》2013,(13):64-65
河北民歌《小白菜》是一首在全国范围内都流传广泛的河北民歌代表作,而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活水平不断进步、人们对歌曲的创作以及艺术价值的要求提高等现实背景下,这首传统的河北民歌经过改编,重新创作出了这首歌曲《小白菜》。要想充分、准确地掌握并演唱新创作歌曲《小白菜》,首先就要从河北民歌的总体概况开始进行探究,进而了解创歌曲《小白菜》的创作背景、旋律(曲式)、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歌词特征等方面。从多个音乐特征方面和河北民歌演唱处理方面来分析理解创作歌曲《小白菜》,使不同层次的音乐读者都能够更好的了解歌曲《小白菜》。论文整体以文献法为核心研究方法,注重对以往的有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理解。同时运用田野调查方法,亲身于河北地区进行音像采集等方面的学习感触,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探索歌曲《小白菜》以及河北民歌概况。学习研究分析创歌曲《小白菜》不仅可以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同时对宣传传统河北民歌文化以及推动河北地区歌曲特有的音乐文化精神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吕晓洋 《今日科苑》2011,(11):145-147
<正>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素问》第二篇的篇名,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意是:应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精神活动,以适合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一什么是"四气"?四气实际上就是指跟四季相关的气。在《黄帝内经》里,皇帝曾经问过他的老师岐伯,到底什么是"气"呢?岐伯在回答的时候非常为难,他告诉皇帝"此先帝  相似文献   

20.
王鼎钧是台湾当代屈指可数的优秀散文作家之一,所著散文集《碎琉璃》、《左心房漩涡》、《情人眼》和《人生三书》等脍炙人口。他显然是继承了中国新文学的"文学为人生"的传统,以"写出全人类的问题"的胸襟来关注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