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团圆》给“张迷”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兴奋点,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的读者,对这部小说都有太多的感受需要表达。文章立足《小团圆》所勾勒的盛九莉的人生之路,直逼盛九莉和作者张爱玲本人最真实的人生姿态--充满“竞争”意味的一生,深入探讨《小团圆》文本内外的“竞争”意味,归纳“竞争”的特点并分析成因及结局,并试图重新评价张爱玲一生及《小团圆》的艺术得失。  相似文献   

2.
《小团圆》的出版问世,掀起了"张爱玲热"的又一个高潮。《小团圆》蕴含着对于"伟大传统"的解构思想。这种解构主要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倾城恋曲"对"维多利亚主义道德风尚"的反叛;第二个方面是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第三个方面则是群体性反抗的解构行为。这些都为解构"传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阅读视角,同时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全之 《中文自学指导》2010,(2):120-120,117
《忏悔与虚实——〈小团圆〉的一种读法》原稿曾请郑树森教授审评,未曾轻率为之。文章登出之后,竞发现补充意见之需要。所幸零散诸条似乎未犯重复哕嗦之病,遂一一补充于此。  相似文献   

4.
检视学术界对张爱玲《小团圆》的研究,从对作品体例的关注、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对艺术形式的研究三个方面,回顾《小团圆》出版至今的研究成果,归纳与辨析研究观念与研究方法,展望《小团圆》 研究的可能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透过作者的创作动机,追踪作者的心理和经历在作品中留下的烙印,考察《小团圆》作为自传文本所传达出的传记实践意义,探索心理传记的结构模式及真实的多种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6.
《小团圆》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张爱玲在人性方面深刻入微的挖掘,也不仅在于她的剧烈的创伤体验,更多地在于她令人惊叹的炉火纯青的语言。荒凉悲戚的音韵,浓烈阴郁的色彩、独特新奇的比喻,显示了张爱玲晚年不衰的艺术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小团圆》深受中国传统人情小说的影响。一方面,它继承《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的传统,着意描写"日常生活的况味",揭示世俗悲欢,暴露人性的软弱、自私与卑劣。另一方面,它又借鉴才子佳人模式,企图借"言情"拯救"世情"。但言情最后却被荒凉的世情侵蚀、破坏,越发显出世情的虚无。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戏曲多以“大团圆”为结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大团圆”结局的形式、原因以及前人的评价.主要论述了传统戏曲作品因追求“大团圆”的结局而造成的对人物个体意识的忽视,从而反映出整个汉民族个体意识的缺失。最后指出,人物个体意识的缺失并不影响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9.
颜色表达是《小团圆》中具有特色的语言点之一,其表达方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从普通色、“张氏”色以及颜色的文本应用入手,以观物取色、得意忘言、道器不离等语言学角度来解释颜色的文本运用以及颜色作为语言符号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结构、语言、意象、典故、心理描写等方面分析《小团圆》的艺术特色。文章认为《小团圆》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复杂精巧、语言的繁复精炼、意象的繁多含蓄、典故的丰富贴切、心理描写的细腻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部女性自传体小说,《小团圆》借助小说的形式及虚构性来展示自传的内容及真实性,在阅读理解上很多读者难以把握人物、叙述者、作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而这最主要是由小说的叙述人称及视角的多变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郭媚 《学语文》2021,(2):76-77
萧红的写作,与生命同行。她的人生始于北国的呼兰小城,在她的生命将近终点的时候,她写下了《呼兰河传》这部巅峰之作,小说在五、六、七章分别写了三个悲苦的人物: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小团圆媳妇的故事被放在首位,这足以见得它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小团圆媳妇的一生是短暂而又悲苦的,但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不仅是呼兰河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文城》中,余华从爱情故事起笔,引向漂泊人生。爱情神话之陷落、欺骗与受骗导致的双向后遗症、溪镇与“文城”的格格不入,造成了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文城”之间的错过“。文城”这一空间意象既指向虚无、荒诞和无止境的漂泊,又象征理想之域,发挥着催促人物行动、推动情节展开的重要功能。小说结局未设置成“大团圆”模式,也没有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而是在审判之后施予救赎,故而丧失者在失去后有所获得,受罚者在挣扎后终得解脱。在很大程度上,《文城》是一部书写“小团圆”的作品,《文城》中的“小团圆”书写彰显出余华对人性的体贴、对精神信仰的关怀。  相似文献   

14.
“大团圆”的喜剧结局是中国古典悲剧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元杂剧悲剧也不例外。本文分析了元杂剧悲剧“大团圆”结局的原因有四个:古代阴阳气论的影响,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影响,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和元代社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悲剧中的"大团圆"结局这一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在不同的文本中"大团圆"结局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在表达悲剧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可谓是中国古典悲剧不同于西方悲剧的一大特色。但在当代,"大团圆"结局面临的困境,只有在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有所扬弃地继承、发展,才能最终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张爱玲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小团圆》在作家过世15年之后隆重推出,被誉为"张爱玲的又一部巅峰杰作"。但认真阅读后,会发现其文学价值并不高,存在着叙事线索混乱,叙述文字生涩,情节平淡等败笔。其原因和作者生存空间有限、小说题材狭窄,以及文学内涵提升不够有关。巅峰之说不过是商业炒作罢了。  相似文献   

17.
九莉、九林与母亲蕊秋、父亲乃德的亲子关系是分离型、半分离型的亲子关系,母亲对子女的情感交织着母性本能与自私本能的交织,父亲则表现出父爱的缺失与私欲的凸现。其亲子关系体现出融合—疏离—断裂的发展变化特征。两性关系则呈现出不稳定、变动频繁的特点,并在在融合与断裂这一生态链上轮回。《小团圆》中出场的大多数人物都处于族亲关系网络中,偶有与外界的朋友关系,这些关系也经历了从融和到断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在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中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盛九莉的故事,书写了自己个人的成长史、家族史和情感史。小说通过对九莉与母亲蕊秋、恋人邵之雍以及童年往事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爱情和童年的难忘回忆。文章据此分析张爱玲在创作《小团圆》时持有的老年心态和对自我形象的文学化书写。  相似文献   

19.
《小团圆》以穿插的叙事结构,以“罗生门”的角度,呈现了对生命原始创伤的深度勾勒与书写:在战争背景下的衰颓的家族,残缺的爱情以及一颗敏感孤傲的心,总结了作家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情感记忆.“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无疑是张爱玲对这场生命的终极表达.  相似文献   

20.
吴晓东:张爱玲《小团圆》的出版发行,某种意义上构成了2009年上半年文学界甚至文化界的事件。我参加大陆版首发式的时候,得知《小团圆》首印量就达到了50万册。从发行到造势,继而是媒体上对《小团圆》的各种言说,使得张爱玲的轰动效应又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个现象本身也是值得讨论的。前段时间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声音大体上还是文化消费领域对于《小团圆》的反馈。当这个高潮渐渐平歇之后,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真正从文学批评的意义上对《小团圆》进行客观、公允、深入的讨论。所以我们今天回到小说文本,从这部小说在张爱玲创作生涯中的位置,以及小说自身的艺术水准等角度切入,看看从文本分析的意义上能够谈出什么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