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根据国内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地区专业化是实现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测算"兰州-西宁"10个地区20072011年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地区间专业化指数,探寻各地区专业化差异状况和分工程度,并通过建立固定影响变参数模型,采用10个地区5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白银、西宁、海东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武威、临夏、海北和黄南地区专业化水平一般,定西和海南州专业化水平较高;5年间各地州市相对专业化指数变动呈差异化发展;"兰州-西宁"地区专业化分工越来越不明显,产业同构现象较重;经济增长与地区专业化指标有的呈正相关,有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是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在测度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考察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提升;(2)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制造业及高新技术行业企业,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提升具有更强促进作用,且该影响在长三角核心地区、数字经济高水平地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中更显著;(3)机制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降低企业资产专用性程度以及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两个途径促进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上述结论揭示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分工的机理,拓展了企业边界的相关研究,可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别从地区专业化、地区间专业化以及制造业中心值等多个角度,对武汉城市圈2000—2007年间制造业地区专业化水平作了测度,并对其演进特征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果发现:考察期间城市圈专业化指数值是上升的,其中大多数城市的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城市间制造业行业结构差异在增大。2000年和2007年两个时间截面城市圈各城市间专业化水平的测度表明,城市圈九城市分化为两大集团,两大集团间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行业差异增大。而集团内部各城市间专业化水平却是下降的,行业同构加强。城市圈制造业中心值分析发现,整体上城市圈制造业在空间上是分散的,且9个城市形成了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低的原因,提出提高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可行性解决建议,以期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化问题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5.
采用2003-2013年中国26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来探讨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在加入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和公共基础等控制变量后,服务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其次,在模型中加入地区哑变量,将全国分为四大地区,分别来看服务业集聚在不同的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区别的,服务业集聚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大,故而能够看出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地区间差异。  相似文献   

6.
立足"一带一路"倡议,基于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差异角度,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消除经济效应后的甘肃入境外汇收入为测量指标,分析计算甘肃省入境旅游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并运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剖析甘肃省2001—2019年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和时空变化,研究发现:1.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呈无规则非均衡特征发展,绝对差异持续呈现变大趋势,而且差异变大速度越来越快,相对差异集中极化程度较高,竞争程度小;2.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呈双核心非均衡特征发展,离散、集聚特征不明显,兰州和酒嘉地区成为发展核心。基于分析结果认为,甘肃省应该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培育兰州、酒嘉、天水、甘南为入境旅游核心地区,由双核心发展迈向多核心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分工发展史角度出发,剖析了分工深化和职业演进的逻辑主线,以及数字经济时代新职业促进专业化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表明,新职业是社会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纵观人类社会分工史,可以总结为六次社会大分工,在每次社会分工大背景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职业,新旧职业交替见证了社会发展,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新职业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从数字技术、产品、人才、企业等多维度促进了专业化发展,开启了"分工深化→新职业产生→专业化发展→生产率提高→市场扩张→分工深化"循环持续机制,发挥了"永动机"作用。数字经济时代,新职业不仅促使我国传统产业活力得到极大释放,而且也驱动新兴数字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提质增速的新动能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兰州新区2009年和2017年2个时相的Landsat系列卫星图像,在监测兰州新区城市扩展信息的基础上,采用新型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兰州新区2009-2017年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估算.结果表明:2009-2017年,兰州新区建成区面积净增长78.89km2,年均增长9.86 km2,整体呈向东北方向扩展的趋势;在RSEI的4个单指标中,代表绿度的NDVI和代表湿度的WET对生态起积极作用,代表干度和热度的NDSI和LST对生态起消极作用;兰州新区整体的生态质量略有改善,RSEI均值从0.431提高到0.457;但局部扩建区域使耕地破碎化,生态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有利于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文章选取2009-2018年成渝地区高等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28个数据指标并通过耦合度模型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σ收敛性检验判断成渝整体耦合协调差异趋势并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究影响耦合协调差异的因素。研究发现:从综合发展指数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两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都呈稳步增长趋势。从耦合协调关系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表现为高等教育投入系统滞后型和经济增长系统滞后型以及高等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系统同步型。从耦合协调程度来看,2009-2018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上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性愈发加强。从σ收敛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以及四川和重庆的耦合协调都呈现阶段性σ收敛,高等教育经费、专任教师数、教学仪器设备资产以及人均GDP和居民消费水平是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耦合协调差异的主要关联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义  任君庆  雷志安 《职教论坛》2018,(3):66-73,80
通过对2010-2016年各省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之间的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类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率均呈现"低速增长"态势,处在发展阶段的"高原期",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较弱;B类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均呈现出相对"稳健"增长态势,处在发展阶段的"平滑期",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最强;C类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率均表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处在发展阶段的"上升期",但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弱。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适中的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最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干预经济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造成的主要问题有:地方割据、产业同构与恶性竞争、区域公共服务缺失。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是追求地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导致了地方经济竞争的失衡。因此,为规避地方政府干预地方经济行为,应从制度、政府、企业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区域林业的发展,从平衡理论出发,必需考虑以下问题;一、处理好物质、人口、环境三种生产之间的平衡;二、注意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的平衡;三、搞好产业体系与生态体系之间的平衡;四、注意林业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基于福州大学《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特点和存在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建设该课程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内容与方法路径,可以从模块化教学组织课程内容与结构等6个方面推进该课程的建设。本文对福州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团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高校该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称代词“我们”这已司空见惯的词语,在人们频繁的交际使用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好多种语义,有的与本义甚至相去甚远,但人们凭着语感能很快很准确地识别出来,并不影响理解和交流。通过对“我们”的语义一定量的书面语料进行历时和共时考察发现,普通话中人称代词“我们”有七种语义: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自己和对方在内的若干人;自己和对方在内的两个人;自己一个人;对方一个人;对方若干人;复指后面所涉及的对象。但个别方言中“我们”也有特殊的语义及变体,在普通话广泛普及的今天象这种小范围的个别现象并不影响人们正常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Hello"一词,从美国地方言的角度,从美国几个不同地方对"Hello"一词的不同说法.从这些地方问候语的方言中,简单谈了一些各地的风俗、文化、经济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城市——通化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化’这一区域品牌成为通化市经济发展的名片,使之不仅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增强了本地域的竞争优势,使区域经济走上了持续发展之路。该文试从通化区域品牌形成路径进行分析,从中看到一个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的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区域品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域研究"与"流派研究"是古代文学研究的两个重要视角,有益于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但必须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以免走向误区。邱昌员的《历代江西词人论稿》较好地处理了"地域研究"与"流派研究"之间的关系,是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18.
绝大多数"985"高校的文科招生和理科招生均呈现出严重的区域不公,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的高校数均占"985"高校总数的85%以上。无论文科招生还是理科招生,"985"高校招生均呈现出明显的属地化倾向,均把大多数的招生计划投放在了少数几个省区。总体而言,"985"高校文科招生的区域公平状况更差,各"985"高校文科招生的省区覆盖面远远低于理科招生的省区覆盖面,在最为不公的10所"985"高校中,理科方面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各占一半,文科方面均为理工类大学。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2):125-130
地域文化是理解当代抗战文学的重要视角和理论资源。地域文化是抗战时期文学重要的发展和存在形态,是当代抗战文学审美表现的重要因素,是当代两岸认同交流的重要资源,也是战后抗战文学研究的重要视角。在地域文化的视角下理解抗战文学,具有文学阐释的历史合法性、审美性、跨域性与文化再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将"敏捷制造"思想引入高职教育,对"虚拟订单教育"进行企业需求与就业导向论证,并提出"虚拟订单教育"和"虚拟订单班"概念。在分析温州区域经济特征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运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依托行业开展"虚拟订单教育",根据集群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开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思路,以探索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学生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