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课例】 小学《语》第十册第20课《小青石》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的同时,要特别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有独创性的理解。"这使我想到了朗读教学。我认为朗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理活动,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都不一样。在课堂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指导他们在个性化朗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朋友》一课,整堂课中窦老师着重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个性,读出情感。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朗读上找准切入点,让学生用心与文字碰撞、对话、交流,激发学生的情趣,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的内涵,从而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呢?  相似文献   

5.
吴星光 《教学随笔》2013,(16):23+62
只有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强调了课程不仅是文本知识,更是体验课程,下面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谈谈自己的做法。一、“一词一句总关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作为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一字、一词、一句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因素,准确把握字里行间跳跃的情感脉搏,做到“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二、通过创设情境,提供情感体验的时空。如学习《三峡》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欣赏大屏幕上的长江三峡美景  相似文献   

7.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课届的朗读训练要求。每个班级教材都安排这项练习。但“质”至今仍未见大的起色。不少班级学生,读起课文还是冷漠淡然,毫无情感。细究起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忽略学生情感领域的耕耘。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情感”的阅读教学,是一种“跛足”的教学。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朗读教学的“质”呢?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感受母语的情感体验,提高小学生对母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小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是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朗读与听朗读两种教学方法,是感受母语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所以,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职责。  相似文献   

10.
“阅读”将伴随人的一生。培养阅读能力应从培养朗读能力做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和默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这就更突出了朗读的理解和感悟功能。朗读成为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基本有效的方法之一。朗读是少年儿童增强语感、领会文义的最好方式。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符号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手段,拨动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与语文所流淌的情感交汇、碰撞、升华,学生才能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美的真谛。因此,教师要注重朗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熏陶学生享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最基本而且非常重要的训练项目,是学文悟情的最好方式。本文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如何使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谈谈本人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对评价的目的作了如下的表述:"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标准>同时指出:"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去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透视文本的情感焦点,让孩子们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他们个性的张扬,让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  相似文献   

15.
一、言传身教,以情激情 教师通过教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并且以其自身的示范激励作用,对学生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工作的负责、对学生的爱,在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相应的情感反馈,起到"爱屋及乌"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有情感色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幸福.  相似文献   

16.
罗蓉 《云南教育》2008,(5):49-5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好的朗读指导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师生交流,启迪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朗读感悟,可通过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及展开多元化评价等方式,让琅琅的读书声重新成为校园里最美的晨曲,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语文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8.
让花香沁入学生心扉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花瓣飘香》,通过聆听读书声辨别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  相似文献   

19.
当前,学生对文本思想的理解往往都是借助于教师的精讲细说,或者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获取的.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也能促进学生对文本思想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的,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理解,不是学生自主去获取这种情感体验的,所以这种理解不深刻,不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文本思想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的自主朗读.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倡以朗读为主、理解为辅,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朗读的情境,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会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