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翔 《家长》2013,(2):58-58
惩罚和宠溺是现在中国家庭最为常见的两种教育方式,这些父母或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惩罚式教育,或采取对孩子呵护备至、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全的宠溺式教育。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教子方法。那么,如何管教孩子,既能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又不伤害孩子的感情呢?  相似文献   

2.
小说《边城》的主人公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翠翠“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然而,在人教版必修5的《边城》(节选)中,“从不动气”的翠翠却背‘三骂”。这“三骂”,是否有...  相似文献   

3.
赵翔 《家长》2013,(1):36-36
放养孩子,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成长,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做到的家长有几个呢?回想我们小的时候,尽管当时的社会环境绝对称不上完美,但至少父母用不着整天担心我们遭人绑架,我们有机会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甚至可以玩儿“危险的游戏”。可是,如今的父母全都在收紧对孩子的管束。有太多的意外让家长担心,家长不敢让孩子自己上学,不敢让孩子与陌生人接触,规定孩子放学之后立即回家,每隔一个小时就给孩子打一个电话……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女孩.小时候很乖、很听话。因此,不仅父母经常夸奖她,就连父母的亲朋好友见了她,也免不了要夸上几句:“这孩子真乖,真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小女孩上学后,学习很自觉,成绩也很好,时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父母更是将“赏识”奉为法宝,天天夸奖、处处赏识。即使她做错了什么事,父母也舍不得说一个“不”字。渐渐地,她一天听不到表扬,就心神不定;  相似文献   

5.
胥加洲 《湖南教育》2014,(12):44-45
最近看了一篇博文《闲暇出智慧》,写的是建议家长和老师,适当给孩子一些“玩”的时间,让孩子放松心情,释放童心童趣。我从教十几年,对此也深有感触,其实好学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玩”出来的。尤其是德育教育,如果不能以“玩”的形式轻松呈现,那么那些空洞、乏味的德育理念是断断走不进孩子的心灵的。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女孩,小时候很乖、很听话。因此,不仅父母经常夸奖她,就连亲朋好友见了,也免不了要夸上几句:“这孩子真乖,真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小女孩上学后,学习自觉,成绩也很好,时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父母更是将“赏识”奉为法宝,天天“赏识”、处处“赏识”,即使她做错了什么,也舍不得说一个“不”字。渐渐地,她一天听不到表扬,就心神不定;看不到父母赞许的目光,就什么都不想干。如今,无论干什么事情,一旦听不到周围人的表扬,就立刻退缩。  相似文献   

7.
一天上午,我教的班上有个小女孩跑到我跟前,对我说:“田老师,小枝的爸爸有车。她妈妈也有车哦!” “那又怎么样呢?”我问她。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质疑新记< 大公报> 的“小骂大帮忙”》一文试图完全推翻“小骂大帮忙”之说是站不  相似文献   

9.
我一向反对中午看班的规定,为何要强求老师?其实每天中午我都会给孩子们布置好要做的事情,或者自由阅读课外书,或者书写身边的见闻,或者闭目养神积蓄精力迎接下午的上课,或者处理课堂老师留下的练习……他们自由处理不好吗?我想让孩子们知道自律,不需要老师看的时候依然在学习,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总比老师在的时候很安静,老师不在的时候很疯狂那样的效果要好吧!要知道,我最希望看到的灿烂的风景就是让我的学生做到:  相似文献   

10.
《陕西教育》2014,(3):41-41
打开网页,两则河南新闻触目痛心。一则是南阳唐河不满15岁的初中留守少年舟舟,残忍地将多年抚养他的奶奶杀害,另一则是濮阳17岁的高一男孩刘振,因不满意新分班,在开学第一天坠楼,在与死神抗争9天后。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1.
赵翔 《家长》2013,(8):63-63
教育孩子,有两个基本内容:一个是“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即培养孩子的信心和对世界的好奇心,进而刺激其对学习的兴趣,使之在一生的奋斗中有更大的主动性,这就是所谓“以孩子为中心”的启发式教育;另一个则是“给内心的火焰加柴”。孩子为了兴趣主动读书当然好,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注意力时段很短,不愿意经受漫长、枯燥的训练,面对挫折容易灰心甚至放弃。孩子内心的火焰即使点燃了,烧一会儿往往也会灭掉。  相似文献   

12.
楚冬丽 《河南教育》2011,(10):38-39
赏识教育的理念人们似乎都知道.可是对于赏识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不清楚.甚至错误地认为“赏识”就是容忍孩子所有的过错.即使孩子做错了,也不能批评孩子。这种无条件的满足、无原则的让步.只会让那些家里的“小太阳”们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便可能导致他们自私、霸道、蛮不讲理、骄傲自满。  相似文献   

13.
罗明华 《父母必读》2013,(11):109-109
“不”“我不要”“我不吃”“我不走”,他不亦乐乎地沉浸在一个说“不”的世界里,这真是让爸爸妈妈很挠头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李学才 《师道》2013,(11):13-14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长越聪明.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笨”,但现实却恰恰与父母的愿望相反.一些孩子的“笨”正是父母一手“教”出来的。不信,我们就来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谁都愿意成为耀眼的大人物,为人父母后,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则更成了普天下父母们的期待。反思自己,虽然还算是个堂堂正正的人,但离“人物”,尤其是“大人物”则相距甚远——我顶多算是个“小人物”罢了。也因此,我无时无刻不在梦想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可以成为“大人物”。  相似文献   

16.
令人感到忧虑的不是孩子们知不知道“人为什么要吃菜”的道理,而是他们脱口而出“不知道”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的“不思维”状态。  相似文献   

17.
Liwa 《父母必读》2010,(10):128-128
5-7岁 让他认字,他玩手里的玩具;教他数数,他读两个就跑掉。能引起他注意的只有虚幻世界的卡通主人公!为什么我的宝宝这么不爱学习,将来上学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吴颖 《父母必读》2014,(6):120-125
正~~  相似文献   

19.
苏灏 《陕西教育》2014,(1):66-68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更是父母的希望和寄托。“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然而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要经历很多阶段.初中阶段应该算是孩子最叛逆。最令家长头疼,也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个阶段了。这个阶段是一个人理性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性格、情感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赵翔 《家长》2013,(Z1):58
惩罚和宠溺是现在中国家庭最为常见的两种教育方式,这些父母或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惩罚式教育,或采取对孩子呵护备至、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全的宠溺式教育。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教子方法。那么,如何管教孩子,既能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又不伤害孩子的感情呢?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请认真阅读《轻松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