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庆阳市如西峰、庆城、镇原、华池、合水、正宁、宁县以及环县合道乡亦如关中多数方言点那样,第三人称单数“他(包括镇原的‘那’)”字受“我你”两个上声字的感染也读作上声.庆阳市多数方言点不具备关中以“我你他”变作阴平来表示复数的特征,只有与关中毗连的正宁、宁县、西峰区温泉镇如关中方言那样,以“我你他(撵=)”变作阴平来表示复数.关中方言区只有定边和麟游(麟游限于次用)复数的标志为“们”,庆阳市很普遍地以“们”字为标志.庆阳多数方言点“兀”读作去声,跟关中多数方言点一致;庆阳多数方言点远指代词分为两个层次,其第一层次亦如关中多数方言点那样,是不太远、看得见的;第二层次亦如关中多数方言点那样,是很远、甚至看不见的.  相似文献   

2.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1)连动句。谓语实际上只有两部分:一,“徒步入华山”;二,“为黄冠。”表示动作先后的是“入华山”、“为黄冠”。“旧中涓”跟“范君养民”构成复指成分。 2)“中涓”,本来是汉朝的官名。《汉书·曹参传》:“参以中涓从。”颜师古注:“涓,洁也,言在内主知洒扫清洁之  相似文献   

3.
华山神韵     
提起西岳华山,我能如数家珍般地说出“五峰并立”、“千尺幢”、“苍龙岭”等华山奇观。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在我的集邮册里有一套让我爱不释手的邮票——《华山》,是它让我了解了华山,认识了华山。华山的神奇、华山的险峻,已随着这套小小的邮票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4.
据史料载,东汉灵帝熹平年间,出现了三支道教组织,其一在关中地区。长期以来,人们把关中的楼观台处理为道教发祥地,是缺乏可靠依据的。经对《华阴县志》、《华岳志》及有关史料考证,源起于关中地区的道教组织在华山。故应确立华山为我国道教组织三大发祥地之一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补语”和“状语后置”的位置都在谓语后面,因而容易混淆。如:①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沛公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③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陈涉世家》)①句中介词结构“于长勺”补充说明“战”的地点,作补语。②句中“王”后面省了介词“于”,“王”活用作动词“称王”,“关中”作“王”的补语,补充说明称王的范围。③句中介词结构“以尉首”补充  相似文献   

6.
<正> 褒禅(bāo chán)山亦谓之华山。(点明褒禅山褒禅山也叫它华山.的别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唐朝和尚慧褒最初筑屋在它的山脚,而且终于埋葬(在)那里;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点明褒禅山名称的由来。)今因为这个缘故那以后取名它叫“褒禅山”。现在  相似文献   

7.
“绝秀”——黄山黄山伟岸,博大。黄山峰六六,面面青芙蓉。正所谓“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石、松、云、泉,堪称人间“四绝”。在这里,大自然的鬼斧社工让你叹为观止。“险秀”——华山华山清瘦,挺拔。自古华山一条路,不到华山不知险为何物。然而走在华山,悬崖峭壁上的栈道会激起你挑战生命、挑战自我极限的昂扬斗志。“名秀”——庐山庐山通幽,从容。近代伟人足迹皆荟萃于此,除了欣赏满山缭绕的云雾,还可以尽情瞻仰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宋美龄等名人的避暑小庐。“文秀”——泰山泰山深厚,绵博。据史书记载,历代共有72位皇帝到泰山封…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民歌中常出现“欢”字,如“所欢”“卖欢”。观其义应是青年女子对其男性恋人的代称。如: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华山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沈水香,依作博山炉。(《读曲歌》)闻欢下杨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不断流。(《莫愁乐》)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采桑度》)  相似文献   

9.
<正> (一)唐初军事上的“内重外轻”布局本文所谓“内”、“外”(或曰“本”、“枝”),系就广义角度而言:前者指中原(包括唐朝京师所在的关中),后者则指边疆。唐初,沿袭隋朝府兵制,全国共置折冲府约六百三十四个,基本上分布在中原地区;其中京师所在的关中即达二百六十一府,约占全国军府总兵力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另一方面,当时边防军镇较少,除西域之外,边疆其他地区尚无重兵驻守。于是,就形成了所谓“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0.
对于《孔雀东南飞》诗末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华山傍”的“华山”一词,大多文本注为:安徽省庐江县境内的一座小山。近代学者刘大白疑其即天柱山,又名霍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西部,因其主峰如“擎天一柱”故而得名。这个结论与诗中所言故事发生在“庐江”是吻合的,从地理上指出了“华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孔》的最后一段“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戒之慎勿忘。”中的华山,书中的注释为:“华山,庐江境内的一个小山”,这样解释令人生疑。为何不葬他处,独埋华山,且最后一段只是虚构的一种理想,定有其因。查《中国典故说粹》(辛夷著),乃大悟。《乐府诗集》卷四十六《清商曲辞》引《古今乐录》载:南朝宋时,南徐一读书人,路经华山  相似文献   

12.
登华山     
杨婧旖 《红领巾》2014,(6):52-53
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是一座陡峭的花岗岩体山,它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自古便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关第一”的称谓,也有“自古华山一条道”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在唐代诗人中上过华山而游览的人是很多的,除李白、韩愈等大诗人登华山而留有佳话外,中唐著名诗人李益(748—827)也上过华山,并留下了几首诗。他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大历四年(公元七六九年)进士。他曾任郑县(今陕西华县)尉,久不升迁,颇不得意,便弃官而去,客游燕赵。后为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唐宪宗闻其诗名,任为秘书少监,官玉礼部尚书。他虽名列“大历十才子”,而诗风明快豪放,和钱起等  相似文献   

14.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然其中“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一句,主词和宾词不相应,语病是很显然的。南宋王象先《舆地纪胜》第四十八把此洞写作“华阳洞”。据此,可能当时有人叫“华山洞”,也有人叫“华阳洞”。叫“华山洞”是因洞所在的山叫“华山”;叫“华阳洞”,是因为洞在华山的南面。本文既然说是“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相似文献   

15.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2011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区域城镇化水平及其空间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并借助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实施指标变量的分析运算.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各主要城市的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其空间差异作出综合性定量评价.“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可划分为4个等第类型:城市化水平较高(西安)、城市化水平发展中等(咸阳、杨凌)、城市化水平较低(宝鸡、渭南、天水)和城市化水平发展缓慢落后(铜川、商洛部分县区).提出推动该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习》2004年第2期刊登了《“关中”区位勘误》一文,作者认为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古代史》(选修)第15页《春秋战国时期工程水利图》中将“关中”标注在周都城洛阳以南与韩交界处是明显的错误。笔者同意作者的观点,并十分钦佩作者探索求真知的精神。但就全文而言,笔者认为存在不足之处,体现在对关中范围的勘误不够严谨、所引材料缺乏说服力,以及出现几处笔误。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作者共勉。“关中”作为古地区名,其范围有三种说法:一是专指今陕西关中盆地(或称渭河平原),即作者所持观点。但作者用于证明此观点的材料却不足为据,四…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级中学《中国古代史》选修教材(人教社2003版)第15页的《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中,把“关中”标注在周都城洛阳以南与韩交界处,我以为是一处明显的错误。“关中”最早称呼来自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是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因为它地处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箫关以南、武关以北,四关之中而得名。在战国时,它是秦国的发源地,后来又是秦朝的统治中心,因而又叫秦中;秦汉以后关中称呼一直没变,现在它仍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陕西省也因此简称为“秦”。关中海拔约500米,因为它面积大而号称800里秦川。《中国古代疆域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解读《咏华山》采用一种新课型——“文包诗”。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显的现代白话短文中,“诗”是“文”的话题引子和故事中心,“文”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从课文中体会华山的高大、壮美。3.了解诗、文的联系,拓展文包诗类型课文的学习,渗透学习方法。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有很多名山大川,吸引了中外游人。(课件出示)你们看,这是高耸入云的华山,它的山…  相似文献   

19.
关中方言完成体的主要标记是“咧”.本文根据具有不同动相义[aktionsart]的动词与“咧”的搭配与限制,讨论关中方言完成体的各种体意义.瞬间/存现类动词(如“死”)与“咧”的搭配最为稳固,表示“前状的结束”和“现状的开始”同时发生,后者为语用推理义,更凸显.具有持续义动词(如“写”)与“咧”搭配后,凸显持续动作的结束,同时也有对现状产生影响的语用推理义.瞬间发生类动词(如“咳嗽”)一般排斥和“咧”连用,由于其很难产生影响现状的语用推理义.具有量变特征的状态词在关中方言以至汉语中都可以和完成体标记连用,却不能与进行体连用.“咧”兼表时和情态,但不是主要功能.“咧”和“来”具有一定的对立互补性,主要体现是是否对“现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教社高中课本《过秦论》中有一处注释是值得商榷的。文中“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的注释是“凭着华山当做城,就着黄河当做池”。但此处的“城”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把华山当做城市吗?且不说这一注释的语病问题,单是用原词解释原词的方法就不可取。其实,此处的“城”应解释为“城墙”,原句的意思是秦国把华山作为城墙,把黄河作为护城河,据险而守。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年版)“城”字有两个义项:一为城墙,一为城市。如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这一名句中的“城”就应当是城墙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城墙”,极易被理解为偏正结构,准确地说,它应是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