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和颇有文才的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他们俩在京都相国寺尽兴对饮。酒意正浓,佛印和尚乘兴挥毫写出一首“酒色财气”诗来: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来.  相似文献   

2.
从单本诗话研究,到诗话学的建构,中国诗话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但其中某些问题仍存有争议,如诗话释名、诗话特性、诗话溯源等,亟需厘清。由诗话创作过程界定"诗话"涵义应为众人谈诗、论诗之语;由诗话产生背景确立自由、随意为诗话的源生特质;由诗话溯源说的争议辩证中国诗话史应以《六一诗话》为界线,划分为先宋诗话与宋后诗话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诗话输入日本的过程为背景,研讨了中日诗话各自的缘起及特征,分析了从平安到江户早期日本诗话作者的自撰诗话及对诗话体制的选择,并通过日本诗话作者对诗话的认识进一步探讨了日本诗话的体制特征及原因.江户以前日本诗话经历了从辑钞中国诗话、编著中国诗话、自撰日本诗话的三个过程,体现了异域文化传播由输入到仿制,再到自创的三步曲规律.江户时期日本人自撰诗话则集中体现了对汉诗格律、体势、声病等技法问题的专注,说明异域学者一方面严守来自母体文化的形式,一方面也表现出为适应本土汉诗初学者的需要而对诗话体制及内容的主动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东坡认错     
乐乐 《良师》2011,(3):40-40
宋朝有一个大文学家叫苏东坡,能文善诗,填词作赋,样样皆精,在翰林院为大学士,人都称他苏学士。苏东坡文思敏捷,才华横溢,也因此自命清高,目中无人,甚至在宰相王安石面前有时也恃才狂傲。  相似文献   

5.
诗话两则     
《小学语文》2012,(4):36-36
王荆公(王安石)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人”。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相似文献   

6.
清明诗话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古代有关清明时节的诗甚多,其中不乏名篇佳句,有些至今广为传诵,并被赋以新义而常常引用。  相似文献   

7.
宋神宗是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他曾任用王安石变法 ,进行过元丰改制 ,从他的用人和改制两方面可看出他的吏治思想 :厚禄养廉。但这一措施没能改变他上台时面临的严重社会危机 ,其主要原因在于宋朝的封建专制体制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中,曾有过一种独特的气象:汉魏以后,由于佛教的传播和禅宗思想的流行,以诗论禅、援禅入诗渐成风气。诗人谈禅,禅师占诗成为雅趣,历代诗人以此相沿成习,诗学与禅义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及至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之论一出,却又引发了一场是非之议。争论的焦点就是诗歌的创作欣赏和学习是否等同于参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诗话研究之特定视角切入,充分论述了诗话之学的崛起对开创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新局面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深刻意义,第一次提出“东方诗话圈”这个崭新的学术概念,认为在世界的东方早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国诗话为中心,跨越时空领域的巨大的诗话圈,从而高扬起“东方诗话学”这面新的学科旗帜。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传统节日,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长河,注入潺潺不尽的源头活水,构成别具风味的节日诗篇。被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他的《元日》诗,描绘了春节除旧更新的气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相似文献   

11.
春茶诗话     
《甘肃教育》2008,(5):33-33
从古到今,诗人对春茶的褒扬多姿多彩。唐代诗圣杜甫在《重过何氏五首·之一》中写道:“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相似文献   

12.
梁章钜的诗话著作卷帙繁富,蕴含深厚,有很高的学术与文献价值,其晚年最后两部诗话《雁荡诗话》和《闽川闺秀诗话》均编撰于耄耋高龄之际。《雁荡诗话》构思独特,融自然胜景、诗人诗作、精严考证和编撰者品评于一体,是中国诗话史上一个创举。《闽川闺秀诗话》是专门为明清两代闽省闺秀编撰的一部诗话,对于彰显地域文学特别是地域女性文学来说,自有其开创意义在。诗话保存了许多闽地女诗人的作品和资料,于乡邦文献亦有所增补。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和刘攽的《中山诗话》均为北宋较早出现的诗话著作,两人都于作品中粗略地表达了自己的诗学主张.论文从两者对诗歌创作的首要关注点、对待西昆浮艳风气的态度、关于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关于诗歌之"病"等四点对两部诗话的诗论主张进行比较,以便洞悉欧阳修和刘攽的主要诗论侧重点所在;同时对两部诗话部分观点相似的现象作出一定的解释,从而增进对北宋初期诗话创作情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五四”以降中国文论界推崇西方诗学而漠视中国诗话的理论倾向性,从对诗话的具体分析入手,以宏观审视的态势,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诗话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论中仍然保留着相当的诗话传统。这种"现代诗话"的现代性在于其思想武器、论诗眼光、论述方法、理论观点等与传统诗话均有所别。现代文论对传统诗话的继承主要体现在诗性与逻辑性统一的多重对话性,片断性与整体性统一的文体结撰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诗话中文学史意识产生的渊源:一、受到诗话的鼻祖──《诗品》对五言诗史的论述的影响;二、类似纪传体的诗话受到史传中论述文学史的影响;三、受到古代文学选本论述文学史的影响;四、诗话作者评述文学史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7.
风筝,古谓之"鸢",不仅作为娱乐工具而深得世人喜爱,也成为文人墨客歌咏的素材,留下了诸多妙趣横生的诗篇。据《考工志》载:风筝有弦有笛,因而"天际频传钲鼓乐,云端隐闻丝竹声"。  相似文献   

18.
哲学诗话     
周德义 《教师》2010,(13):116-125
为官,尽职尽丽,建树颇多;做学问,弹精竭虑,视角独特,别有洞天;创作,写诗文,流水行云,舒卷宇宙,万事万物皆着哲心,精微突显,华光毕现,周德义先生慧眼观世界,诗话展心灵,其心血之作《哲学诗话》又是一部上乘佳作。本刊特辟专栏,分期刊载,与读者诸君共享美妙,共享万物天伦!  相似文献   

19.
诗话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论体例,它以独特的民族个性自立于美学理论之林。自诗话诞生以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不断向理论化、系统化、专门化方向发展。追根溯源,宋诗话的开创之功不容忽视,而宋诗话中优秀之作,更是为我国古典诗歌理论的完善作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五四”以降中国文论界推崇西方诗学而漠视中国诗话的理论倾向性,从对诗话的具体分析入手,以宏观审视的态势,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诗话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