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今年代,经济报道已成为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一些老生常谈,空洞无味,庸俗肤浅的所谓经济新闻充斥荧屏,败坏了观众的兴致。如何搞活经济报道,是所有新闻同行都在努力探讨的问题。 1994年夏天,笔者在乡下采访,遇到正在田间为棉农解决生产困难的省农业厅负责同志,便现场采录了《植棉大户有困难,政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搞活经济报道成为新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一年,我们在加强经济活动报道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出现的专业户,大都是有文化、懂生产技术,或有一技之长,善于经营,勤劳致富的带头人。许多专业户自己富了不忘大家富,主动帮助别人致富,他们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但是,自然经济的旧观念、旧思想加  相似文献   

3.
4.
去年6月7日至10月1日,山西大同日报对大同矿务局水泥厂发生的产品质量事故,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连续报道。这次报道,不仅促进了该厂的工作和生产,并使大同市许多工厂企业受到较大的震动。去年5月初,该水泥厂销售了一批废品水泥。对此,大同日报按照“惯例”,曾发了一条  相似文献   

5.
跳出传统圈子搞活经济报道浙江日报副总编辑钱吉寿搞活经济报道,这是省级党报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一个颇令众多新闻实践者不断探索的课题。近年来,我们浙江日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跳出业务工作圈子,多做观念文章,增强思想性搞经济报道,经常被困扰的一个问...  相似文献   

6.
不少经济类报道引用数字多,专用术语多,语言枯燥乏味,读者不太爱看。这个问题常常困惑着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本文试就如何搞活经济报道,作一些初步的探讨。读者不太爱看经济报道的症结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的重点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报编辑部为了适应这个转变,把经济报道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苦心经营”,有关经济类新闻条数显著增加,一般的占新闻  相似文献   

7.
改进经济宣传,搞活经济报道,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改进经济报道,首先要找好突破口。笔者认为借助非经济视角来采写经济新闻便是其中之一。所谓非经济视角,是指在报道经济新闻时,不局限于从经济角度报道经济活动,而是把经济活动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中进行透视,观察经济活动中的非经济现象,把握影响经济的非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活动已渗透到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反映并适应这种变化的经济报道也在起着深刻变化。同时,受众已不满足于就经济谈经济的报道,更多地需要从对社会、文化等非经济因素的了解中去把握经济现象,从经济活动中去观察了解社会。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应重视借助非经济视角采写经  相似文献   

8.
9.
10.
魏巍 《新闻传播》2004,(7):60-60
当前,经济报道已经成为各媒体新闻报道的重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经济报道究竟应该怎么搞,怎样从枯燥乏味的数字堆积中挣脱出来,变得更加鲜活有趣,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有许多经济稿件篇幅不短,提出的问题也不少,就是“不听响”,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2001年5至8月,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农民不断投书或电告随州日报:“感谢党报牵线搭桥,传递信息,为农民解决了大难题……” 曾都区政府领导也专门撰写文章,称赞“随州日报刊登的菜豌豆系列报道动手早,问题抓得准,为秋季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组经济报道为什么能得到如此众多群众和领导的好评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这组经济报道触及了经济生活中的矛盾。随州日报关于菜豌豆的系列报道,在搞好地方党报经济报道方面,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并获得了有益的启示。特殊的背景催生一组特别报道 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搞活经济报道有一定难度,去年我们坚持改革,努力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由动态型报道向思辨型报道转变 1990年,南京的经济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态势。我们发现,企业的经营者和人民群众对经济的发展趋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这一变化,我们感到,报纸作为舆论工具,如果仅仅限于对经济动态和治理整顿措施作简单化的报  相似文献   

13.
抓线索瞄准“动”点打破经济报道程式化是新闻界多年来探索的课题之一,但时至今日,程式化的现象仍然盛行。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成效开头,取得成效的原因随后。这种报道模式,读者将它贬之为“通用机件”。因为它只需有一个“螺母”(点子),用它在绝大多数单位都可套上“螺钉”(例子):效益不行说产值,产值不行谈销售,再不然就横比、纵比,总有一个可以配上套。造成这类新闻的大量出现,虽然原因很多,但与我们传统习惯——注重结果有很大的关系。这并  相似文献   

14.
7月8日、9日两天下午,人民日报经济部举办了“搞活经济报道一招”演讲比赛。总编辑邵华泽和副总编辑保育钧出席了演讲会。经济部主任艾丰说,这次演讲会是为形成“百舸争流”、奋发争先的机制的一招儿。33位同志就提高报道质量、经济报道贴近群众生活、恰当触及经济工作的矛盾、抓好经济报道的拳头  相似文献   

15.
7月8日、9日两天下午,人民日报经济部举办了“搞活经济报道一招”演讲比赛。总编辑邵华泽和副总编辑保育钧出席了演讲会。经济部主任艾丰说,这次演讲会是为形成“百舸争流”、奋发争先的机制的一招儿。 33位同志就提高报道质量、经济报道贴近群众生活、恰当触及经济工作的矛盾、抓好经济报道的拳头产品、扩大报道面、改进经济新闻的图片、加强经济报道的可读性、增加分析预测型的报道,以及解放思想、改进写作方法等等问题,提出了许多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怎样利用好经济主管、综合部门的刊物搞活经济报道呢?我们的做法是: 一、根据内刊提供的情况,制定经济报道提示。去年初,我们根据各部门内刊反映的全年工作中心,举办了“效益杯有奖征文”、“税法在我心中”等栏目,各经济部门都非常支持。他们赞助资金,配合报道,发动本战线职工投稿,来稿量猛增,质量提高,将去年的经济报道搞得有声有色,部门领导满意,读者也觉得报纸离自己更近了一层。二、综合各部门内刊的消息,从宏观上把握重大事件的整体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报纸靠读者生存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与必然,面对这个现实与必然,作为党报如何去争取更多的读者,从而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权威,发挥自己的指导性,党报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07年上半年以来,猪肉、禽蛋等副食品价格一路走高,一时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笔者所在的河北省保定市,数家地方媒体对副食品涨价也进行了突出报道,一致认为:涨价"冲击"居民菜篮子,而6日13日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读者对于经济报道更为关心。但是,大家又觉得有些经济报道像是隔靴搔痒,不够解渴。原因之一是,离生活太远,可读性不强。1991年12月3日北京日报一版关于《’91好个9“了”》的报道,反映大不一样,都说这组报道抓得好,把经济建设的成就写活了。这组《’91好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